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580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在车身框架上,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从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弯曲部(28)构成。后框架(23)为其头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侧表面连接并且向后延伸的部件。在弯曲部(28)与后框架(23)的前部内表面之间设有俯视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7、78)。加强件(77、78)的前缘与弯曲部(28)的后表面以及枢支框架部(24)分别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很多是这样形成的:将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的板材接合在一起而形成车身框架的骨架,由这样的骨架形成车身框架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图 5))。专利文献I中的图5表示的是车身框架的分解结构图,可以参照该图:二轮摩托车(21)(括号中的数字为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符号,下同)主要包括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框架(30)。该主框架(30)为截面呈封闭状的结构体(也叫封闭结构体),由朝下开口且具有凹形截面的上侧部件(31)以及朝上开口且具有凹形截面的下侧部件(32)在上下方向上相接合而形成。具有枢支部的中间部件(50)从主框架(30)的中间部向下延伸,在该中间部件(50)的下端与主框架(30)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侧部件(70)。在专利文献I中,主框架(30)具有与需要满足较高的刚性的中间部件(50)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后减震单元的上端部的支承点,对于主框架(30)而言,在上述连接部与支承点处采用具有规定的刚性的封闭结构。另外,除了上述连接部与支承点之外,支承车座的车座导轨的中间部以及后部也采用刚性较高的封闭结构。因而,专利文献I中的车身框架(21)的整体较重。近年来,对车辆的轻量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要求又能够具有较高的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415310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I为: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具有从头管向后延伸的主框架以及从该主框架向后延伸的后框架。所述主框架由直线延伸部与弯曲部构成,所述直线延伸部从所述头管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弯曲部从该直线延伸部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所述后框架由左侧后框架与右侧后框架构成,所述左侧后框架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面连接,该左侧后框架从该头端向后延伸,所述右侧后框架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右侧面连接,该右侧后框架从该头端向后延伸。俯视时,在所述主框架的后表面、所述左侧后框架前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右侧后框架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该加强件的前缘与所述弯曲部的后表面连接,该加强件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左侧后框架和所述右侧后框架的内表面连接。技术方案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至少所述前缘与所述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用于实现所述加强件的与所述弯曲部、所述左侧后框架以及所述右侧后框架的连接。技术方案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分别由框架后部、从该框架后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框架前上部、从该框架后部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框架前下部构成,从而从车身侧面看时大致呈朝前开口的字母Y形,所述主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曲部的下端的枢支框架部,所述框架前上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框架前下部与所述枢支框架部连接。技术方案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由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上部的前部的上加强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下部的前部的下加强件构成。技术方案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为由左侧部件与右侧部件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中空框架,其中,所述左侧部件由左纵壁部、从该左纵壁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与底面部、从该顶部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上伸出部以及从该底面部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下伸出部构成,所述右侧部件由右纵壁部、从该右纵壁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与底面部、从该顶部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上伸出部以及从该底面部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下伸出部构成,所述左上伸出部与所述右上伸出部相接合在一起,所述左下伸出部与所述右下伸出部相接合在一起,所述加强件上设有收装所述左上伸出部与所述右上伸出部的呈切口状的凹部。技术方案6:其特征在于,在左侧与右侧的所述框架前下部之间,于所述下加强件的车辆后方位置上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在主框架的后表面与左右后框架的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连接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在主框架及其弯曲部的与后框架的连接处会集中受到来自于左右后框架一侧的扭转力。因而,本专利技术中在此处焊接有加强件能够确保一定的刚性以耐受扭转力。加强件不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的整个长度上,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的前部即可。如此,能够减小加强件的尺寸,即实现小型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身框架的轻量化程度。S卩,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采用技术方案2,加强件具有至少由前缘与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弯折而成的凸缘部。由于在加强件上形成有凸缘部,与仅仅由平板部构成加强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加强件的刚性。另外,将由三个边缘形成的凸缘部抵接在弯曲部的后表面与左右两侧的后框架的内表面上,从而,在进行连接安装作业时,加强件不易产生位置窜动。如此,使得连接安装作业能够较容易地进行。采用技术方案3,后框架的前部由与弯曲部连接的框架前上部以及与枢支框架部连接的框架前下部构成。从后框架向主框架传递的扭转力被分散在框架前上部以及框架前下部上。如此,能够缓解对主框架造成的影响,保证主框架的薄壁化与轻量化。而且,由于仅由左右的后框架构成车身框架的后部,因而能够实现车身框架的薄壁化与轻量化。采用技术方案4,由上加强件与下加强件对后框架形成加强作用。由于在上下两处位置由上加强件与下加强件进行加强,因而能够提高对后框架与主框架的连接部的加强效果O采用技术方案5,在上加强件上设有用于收装主框架的左上伸出部与右上伸出部的凹部。由该凹部能够防止上加强件与左上伸出部以及右上伸出部的干涉。另外,通过将上加强件连接在左上伸出部与右上伸出部上,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采用技术方案6,在左右框架前下部之间设有横梁。由该横梁能够防止左右后框架在车宽方向上产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二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左侧视图;图3为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图4为左侧的后框架的分解结构图;图5为车身框架后部的分解结构图;图6为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图7为沿图2中7-7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2的箭 头8所示方向的向视图;图9为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图10为沿图8中10-10线的剖视图;图11为用于说明收装主框架的上伸出部的凹部的斜视图;图12为图2的从箭头12所示方向看时的斜视图;图13为沿图12中13-13线的剖视图;图14为沿图12中14-14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二轮摩托车;11车身框架;21头管;22主框架;23L、23R后框架;24枢支框架部;61L、61R左侧与右侧的纵壁部;65L、65R左侧与右侧的顶部;66L、66R左侧与右侧的底面部;67L、67R左侧与右侧的上伸出部;68L、68R左侧与右侧的下伸出部;71L、71R左侧构件与右侧部件;77上加强件;78下加强件;82L、82R框架后部;83L、83R框架前上部;84L、84R框架前下部;87加强筋;100凹部;108凸缘部;121横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图中以及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具有从头管(21)向后延伸的主框架(22)以及从该主框架(22)向后延伸的后框架(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弯曲部(28)构成,所述直线延伸部(27)从所述头管(21)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弯曲部(28)从该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所述后框架(23)由左侧后框架(23L)与右侧后框架(23R)构成,所述左侧后框架(23L)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面连接,该左侧后框架(23L)从该头端向后延伸,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右侧面连接,该右侧后框架(23R)从该头端向后延伸,俯视时,在所述主框架(22)的后表面、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前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右侧后框架(23R)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6),该加强件(76)的前缘与所述弯曲部(28)的后表面连接,该加强件(76)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和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内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93751.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具有从头管(21)向后延伸的主框架(22)以及从该主框架(22)向后延伸的后框架(2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弯曲部(28)构成,所述直线延伸部(27)从所述头管(21)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弯曲部(28)从该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 所述后框架(23)由左侧后框架(23L)与右侧后框架(23R)构成,所述左侧后框架(23L)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面连接,该左侧后框架(23L)从该头端向后延伸,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右侧面连接,该右侧后框架(23R)从该头端向后延伸, 俯视时,在所述主框架(22)的后表面、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前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右侧后框架(23R)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6),该加强件(76)的前缘与所述弯曲部(28 )的后表面连接,该加强件(76 )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和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内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76)的至少所述前缘与所述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凸缘部(108),该凸缘部(108)用于实现所述加强件(76)的与所述弯曲部(28)、所述左侧后框架(23L)以及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3L、23R)分别由框架后部(82L、82R)、从该框架后部(82L、82R)的前端向前延伸的框架前上部(83L、83R)、从该框架后部(82L、82R)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框架前下部(84L、84R)构成,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英亮大野诚坂下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