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专利技术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有18063项专利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模块,含有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所述半导体模块包括正极总线与负极总线、中点总线以及基板。正极总线与负极总线分别连接所述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的两端,中点总线连接所述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的中间点。所述半导体组...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身框架(20);具有马达(44)以及收纳马达(44)的摆动框架(50)的动力单元(41);将车身框架(20)及摆动框架(50)连接成能够摆动的连杆构件(70);以及经由三相线(90)与马...
  • 切削工具
  • 在具有排气消声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保护乘员免受撑架部的热的影响。鞍乘型车辆具有车体(10)和排气消声器(36),排气消声器(36)具有内部供废气通过的消声器主体(61)和相对于消声器主体(61)向上方延伸的撑架部(65),撑架部(65...
  •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装置(1),具有:第一光照射部(3),以明区域(a1)与暗区域(a2)交替反复的第一照射图案(P1),向特定的第一配光区域(19)照射光;及,第二光照射部(5),以整个区域为明区域的第二照射图案(P2),向特定的第二配光...
  •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源管理装置以及燃料电池电源管理方法,能够高效地回收并运用气化气体
  • 在电力装置(10)及其控制方法中,第1电路(84)与第1电池托架(40a)及第2电池托架(40b)电连接,第2电路(86)与第1电池托架(40a)电连接,第3电路(88)与第2电池托架(40b)电连接。在第1电路(84)与第2电路(86...
  • 培养装置(10)具有侧壁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培养槽(12),在被收容于培养槽(12)内且经由侧壁被照射光的培养液(L2)中培养微藻。培养装置(10)具有覆盖侧壁的透光性的隔热部(16)。隔热部(16)形成对培养槽(12)的内部进行隔...
  • 一种移动体的控制装置,该移动体能够在车道
  • 位置信息输出方法中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经由网络从包括车辆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其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浸入到连接器外壳的内部,并且能够有效地屏蔽伴随着对电线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噪声。连接器外壳(40)收纳并保持连接器壳体(30),并固定于被固定部件(90)的被固定面(91),该连接器壳体保持电线(...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在车辆中的具有补强肋的油盘。车辆具有内燃机,内燃机具有曲柄轴,曲柄轴的轴向方向与油盘的横向方向平行。油盘具有滤油器安装部,设置于油盘的横向方向的一端部且朝向车辆的下方侧开口。在滤油器安装部安装有滤油器,滤油器设置在...
  •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能够通过角撑架高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具备从底架(18)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19),后架(19)具备从底架(18)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9a)和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可通过简单的进气室一体结构使机油均匀分布于进气室内。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室;多个支管,从所述进气室延伸出且沿气缸的排列方向排列;及窜气通道,连接于所述进气室,将所述发动机的窜气再循环至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每一...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工具,能够轻易地将被安装物确实地安装于正确位置。安装工具适于安装侦测周围状况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固定于车辆的窗户上的托架、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固定于所述托架的一对突起部,所述安装工具包括:弯折部,形成...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可使机油及冷凝水均匀分布于进气室内而不大量积聚。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室;多个支管,从所述进气室的侧面延伸出且沿发动机的气缸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支管具有安装凸缘且用以通过所述安装凸缘而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可避免窜气通道结冰而堵塞。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室;多个支管,从所述进气室的侧面延伸出且沿发动机的气缸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支管具有安装凸缘且用以通过所述安装凸缘而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窜气通道,形成于所述...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该控制系统能够以第一行驶状态、以及比所述第一行驶状态更需要乘坐者对行驶的操作的第二行驶状态行驶,具有:变更单元,其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况,变更能够以所述第一行驶状态行驶的上限速度...
  • 本发明提供抑制电池的安装高度受冷却配管的影响而降低,进而能够确保地面与电池之间的距离的车辆。车辆(1)具备车室(10);设置在车室(10)前方的前舱(20);设置在车室(10)后方且车底板(2)下方的PCU(32);设置在车室(10)下...
  • 车辆(100)具备:前轮(1)和后轮(2);载置部(30),其在前轮(1)和后轮(2)之间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供乘员的脚载置;第一车架(FL1),其以前轮(1)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前轮(1),并具有配置于前轮(1)的上方的转向部(14);...
1 2 3 4 5 6 7 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