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98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使树脂部件中的螺栓的紧固扭矩稳定,与轮罩等的车身刚性及强度相匹配地提高。车身侧部构造(1)的后导流板(20)具有:用于经由后内挡泥板(11)而向下纵梁(12)的板状部件(12b)安装的安装部(20b);从安装部(20b)朝向车辆前方侧以第一突出量(t1)突出的螺栓紧固面部(20d);以及从螺栓紧固面部(20d)朝向车辆前方侧开口的螺栓贯通孔(20e)。后内挡泥板(11)具有直径比螺栓紧固面部(20d)大的切缺部(11a)。台阶螺栓(30)在轴向上具有:与被固定在下纵梁(12)的板状部件(12b)上的螺母(14)螺接的螺纹部(30a);小径的圆筒部(30b);以及直径比螺栓紧固面部(20d)小的檐部(30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导流板的。
技术介绍
在车辆行驶时,行驶风与旋转的车轮直接接触时,压力施加于车轮的前方,并且发生紊流,空气在与车轮相比更后方的车辆下部等变得剧烈,从而产生对于车辆的空气阻力及升力变大、耗油量变高、乘坐舒适性的降低、噪音等的问题。因此,通过在车轮的前方设置导流板(整流板),使与车轮接触的行驶风向车轮左右释放的方式进行整流,减小了对于车辆的空气阻力及升力(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下部车身构造中,将以后轮罩周围的整流效果为目的的后导流板设置在后轮罩的后内挡泥板的前部下端。使用螺栓或夹持机构将该后导流板紧固固定于后轮罩或后挡泥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6000号公报(图1、图2)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下部车身构造中,存在以下课题。—般来说,后导流板或后内挡泥板由树脂部件成形。在经由这些树脂部件在车身上螺栓紧固的情况下,若增大螺栓的紧固扭矩则会发生树脂部件的压溃,或作为树脂部件的后导流板或后内挡泥板发生热伸长变形而使板厚发生变化,由此存在螺栓的紧固扭矩不稳定或者紧固扭矩不足等的课题。例如,在螺栓的紧固扭矩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以下课题:作为后内挡泥板的内侧的车身部件的后轮罩内部件、后轮罩外部件或轮罩前方的下纵梁的紧固力降低,导致车身刚性及强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其能够实现在将后导流板或后内挡泥板螺栓紧固在车身上的情况下的螺栓的紧固扭矩的稳定,并通过使螺栓的紧固扭矩稳定而提高车身刚性及强度。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车身侧部并容纳轮胎的轮罩;覆盖上述轮罩的朝向上述轮胎侧的面的内挡泥板;以及经由上述内挡泥板被螺栓紧固在设置于上述轮罩的轮罩侧紧固孔的导流板,上述导流板具有:用于经由上述内挡泥板而向上述轮罩侧紧固孔安装的安装部;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上述轮罩侧以规定突出量突出、并能够容纳螺栓的头部的螺栓紧固面部;以及形成在上述螺栓紧固面部上的螺栓贯通孔,上述内挡泥板在与上述螺栓紧固面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直径比上述螺栓紧固面部大的切缺部,上述螺栓在轴向上按以下顺序具有:与上述轮罩侧紧固孔螺接的螺纹部;直径比上述螺纹部大且比上述螺栓贯通孔小的上述头部;直径比上述螺栓贯通孔大且比上述螺栓紧固面部小的檐部,通过将上述导流板螺栓紧固于上述轮罩侧紧固孔,上述螺栓紧固面部被夹持在上述檐部与上述轮罩之间,并且上述内挡泥板被夹持在上述安装部与上述轮罩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将螺栓牢固地紧固在轮罩上,通过螺栓的头部也能够将螺栓紧固面部以适度的紧固力夹持在檐部与轮罩之间。其结果,螺栓紧固面部不会压溃,另夕卜,即使后导流板或后内挡泥板发生热伸长变形而板厚变化,也不会发生螺栓相对于轮罩的紧固扭矩的降低。因此,能够将螺栓以高的紧固扭矩紧固在轮罩上,能够提高车身刚性及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上述轮罩具有配置在车宽内侧的轮罩内部件和配置在车宽外侧的轮罩外部件,并且上述轮罩具有上述轮罩内部件的车宽外侧端部与上述轮罩外部件的车宽内侧端部重合的重合部,设置在上述轮罩内部件的车宽外侧端部的内侧紧固孔与设置在上述轮罩外部件的车宽内侧端部的外侧紧固孔重合而构成上述轮罩侧紧固孔。根据这样的结构,对轮罩内部件的内侧紧固孔与轮罩外部件的外侧紧固孔进行紧固时,能够共用用于安装导流板的螺栓,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并降低成本及车身重量,并且还能够减少车身的组装工时。另外,与其他部位相比,通过将导流板安装在两个部件重合而板厚变厚的轮罩内部件与轮罩外部件的重合部,能够提高导流板的安装刚性及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轮罩的前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上述下纵梁在后端具有下纵梁凸缘部,上述下纵梁凸缘部具有能够与上述轮罩侧紧固孔一起通过上述螺栓共同紧固的下纵梁侧紧固孔。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轮罩侧紧固孔与下纵梁侧紧固孔螺栓紧固,提高了利用螺栓来紧固的轮罩与下纵梁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使车身的刚性/强度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下纵梁凸缘部的前表面侧、且在上述轮罩侧紧固孔及下纵梁侧紧固孔的同轴上具有供上述螺栓的上述螺纹部螺接的螺母,在上述螺母与上述头部之间夹持上述轮罩内部件、上述轮罩外部件和上述下纵梁凸缘。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轮罩内部件、轮罩外部件和下纵梁凸缘以高的紧固扭矩紧固于螺母,能够提高车身刚性及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具有用于经由上述内挡泥板而向上述车身安装的第二安装部,在上述第二安装部与上述轮罩之间夹持有上述内挡泥板。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以多个紧固点结合导流板,能够更可靠地安装支承。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树脂部件中的螺栓的紧固扭矩稳定,和与轮罩等的车身刚性及强度相匹配地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从左侧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侧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的左侧的导流板的安装构造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从左侧观察图2的的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是图2的的左侧的导流板的安装构造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说明方向的情况下,基于从车辆的驾驶员观察时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说明。此外,车宽方向和左右方向同义。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侧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的左侧的导流板的安装构造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从左侧观察图2的的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是图2的的左侧的导流板的安装构造部分的剖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是左右对称构造,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车辆的左侧的构造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的构造的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I的车辆C是例如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或FR(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乘用车等。I形成了车辆C的侧部,主要具有:设置在车身侧部并容纳后轮胎2的后轮罩1 ;覆盖后轮罩1的朝向后轮胎2侧的面的后内挡泥板11;向后内挡泥板11的前方延伸的下纵梁12(参照图2);以及经由后内挡泥板11被螺栓紧固于下纵梁12的后导流板20。如图2至图5所示,下纵梁12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的中空构造的框部件。下纵梁12具有:下纵梁加强筋12a;以及以从车外侧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由高强度钢板构成的下纵梁外部件13。从下纵梁加强筋12a的后端部突出有朝向车宽外侧方向以L字型弯曲的板状部件12b(参照图3)。在板状部件12b上固定有螺母14。后轮罩10是构成了车身的一部分的半圆状的钢制部件,并具有轮罩内部件15和轮罩外部件16。轮罩内部件15配置于后内挡泥板11的车宽内侧,轮罩外部件16配置于后内挡泥板11的车宽外侧。在轮罩内部件15的车宽外侧端部上形成有螺栓紧固孔15a,在轮罩外部件16的车宽内侧端部上,与轮罩内部件15的螺栓紧固孔15a在同轴方向上形成有螺栓紧固孔16a。轮罩内部件15的螺栓紧固孔15a与轮罩外部件16的螺栓紧固孔16a经由下纵梁12的板状部件12b与螺母14同径地连通。使轮罩当前第1页1 2 3&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车身侧部并容纳轮胎的轮罩;覆盖所述轮罩的朝向所述轮胎侧的面的内挡泥板;以及经由所述内挡泥板被螺栓紧固在设置于所述轮罩的轮罩侧紧固孔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用于经由所述内挡泥板而向所述轮罩侧紧固孔安装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轮罩侧以规定突出量突出、并能够容纳螺栓的头部的螺栓紧固面部;以及形成在所述螺栓紧固面部上的螺栓贯通孔,所述内挡泥板在与所述螺栓紧固面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直径比所述螺栓紧固面部大的切缺部,所述螺栓在轴向上按以下顺序具有:与所述轮罩侧紧固孔螺接的螺纹部;直径比所述螺纹部大且比所述螺栓贯通孔小的所述头部;直径比所述螺栓贯通孔大且比所述螺栓紧固面部小的檐部,通过将所述导流板螺栓紧固于所述轮罩侧紧固孔,所述螺栓紧固面部被夹持在所述檐部与所述轮罩之间,并且所述内挡泥板被夹持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轮罩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村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