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叉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底部开口处且用于放置蓄电池的蓄电池垫板以及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侧部开口处的蓄电池挡板,蓄电池垫板具有让蓄电池取出设备插入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叉车车身结构,通过在蓄电池垫板上设置凹槽,车身底部形成半封闭结构,以便于蓄电池取出设备如叉车或托盘车的货叉能够插入而起升蓄电池,方便蓄电池的移出和移入,操控简单方便,舒适省力,工作可靠性高,而且还可以使车身重量更轻,用料更少,既节约成本,也变相加大了整车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叉车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叉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物流、食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对电动叉车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用户对电动叉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平衡重电动叉车是工业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衡重电动叉车的蓄电池更换过程中,人们普遍采用吊装的方式,然后并非所有的用户都有行车能进行如此操作,因此导致蓄电池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叉车,目的是方便蓄电池的移入和移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叉车车身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底部开口处且用于放置蓄电池的蓄电池垫板以及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侧部开口处的蓄电池挡板,蓄电池垫板具有让蓄电池取出设备插入的凹槽。所述蓄电池垫板为凹字形结构。所述蓄电池垫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蓄电池垫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垂直。所述蓄电池挡板为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空腔内凸出的V形结构。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上方的第三侧板,所述蓄电池挡板设置于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蓄电池垫板为垂直连接。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位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上方的第一加强梁。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位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上方的第二加强梁,第一加强梁与所述第二加强梁为相对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叉车,包括上述叉车车身结构。本技术的叉车车身结构,通过在蓄电池垫板上设置凹槽,车身底部形成半封闭结构,以便于蓄电池取出设备如叉车或托盘车的货叉能够插入而起升蓄电池,方便蓄电池的移出和移入,操控简单方便,舒适省力,工作可靠性高,而且还可以使车身重量更轻,用料更少,既节约成本,也变相加大了整车续航能力。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叉车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叉车货叉侧取蓄电池时的示意图;图3是托盘车侧取蓄电池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左箱体;4、蓄电池垫板;5、第一加强梁;6、第二加强梁;7、蓄电池挡板;8、蓄电池;9、限位块;10、第三侧板;11、
锁紧螺栓;12、货叉;13、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车身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设置于由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形成的底部开口处且用于放置蓄电池的蓄电池垫板4以及设置于由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形成的侧部开口处的蓄电池挡板7,蓄电池垫板4具有让蓄电池取出设备插入的凹槽,凹槽并在蓄电池垫板4的侧面上形成让蓄电池取出设备进出的开口。如图2和图3所示,蓄电池取出设备可以是叉车或托盘车、堆垛车等仓储设备,通过叉车或托盘车的货叉12插入凹槽中起升放置于蓄电池垫板4上的蓄电池。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均为竖直设置,且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相平行。蓄电池垫板4为水平设置,蓄电池垫板4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且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为垂直连接。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蓄电池垫板4上的凹槽为从蓄电池垫板4的一端面开始朝向蓄电池垫板4内部延伸且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的矩形槽,形成的蓄电池垫板4为凹字形结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连接且位于蓄电池挡板7上方的左箱体3,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左箱体3和蓄电池垫板4包围形成一个上下及车身右侧通透的腔体,用于容纳蓄电池。腔体一侧由左箱体3封闭,另一侧具有让蓄电池进出的侧进出口。如图1所示,左箱体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2的侧部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一
侧板1的外侧,左箱体3并穿过第一侧板1。用于容纳蓄电池的腔体上方不封闭,呈敞开状,用以电气线束走线、蓄电池充电、补液。因为蓄电池侧取需要,腔体右侧为开放式的,可以加装可拆卸或者可旋转的门板13以便美观。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且位于蓄电池垫板4上方的第三侧板10,蓄电池挡板7固定设置于第三侧板10上,第三侧板10并位于左箱体3的内侧下方。第三侧板10为矩形平板,第一侧板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垂直连接,底部与蓄电池垫板4垂直连接。蓄电池挡板7为朝向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的空腔内凸出的V形结构,蓄电池挡板7可以对进入腔体中的蓄电池起到限位作用。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连接且位于蓄电池垫板4上方的第一加强梁5和的第二加强梁6,第一加强梁5与第二加强梁6为相对设置。第一加强梁5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梁6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左箱体3位于第二加强梁6的下方。通过设置第一加起来和第二加强梁6,可以提高车身整体强度。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二加强梁6为长条形结构,其一端与第一侧板1焊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第二加强梁6并与第三侧板10相平行。第一加强梁5为L形结构,其具有与第二加强梁6相平行的水平段和与水平段垂直连接且朝向水平段下方延伸的竖直段,水平段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焊接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竖直段与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叉车车身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加强梁5上且
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蓄电池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块9。在蓄电池置于腔体中后,限位块9可以横置于侧进出口中,限位块9与腔体中的蓄电池挡板7相配合,完成置于腔体中的蓄电池的限位和固定。限位块9通过锁紧螺栓11安装于第一加强梁5的竖直段上,锁紧螺栓11与竖直段为螺纹连接,限位块9上设有让锁紧螺栓11穿过的通孔。通过拧紧锁紧螺栓11,可以使限位块9固定;拧松锁紧螺栓11,限位块9可以转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叉车,包括上述叉车车身结构。此叉车车身结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3,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技术的电动叉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叉车车身结构,所以其具有上述叉车车身结构的所有优点。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底部开口处且用于放置蓄电池的蓄电池垫板以及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侧部开口处的蓄电池挡板,蓄电池垫板具有让蓄电池取出设备插入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底部开口处且用于放置蓄电池的蓄电池垫板以及设置于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的侧部开口处的蓄电池挡板,蓄电池垫板具有让蓄电池取出设备插入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为凹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垫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叉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挡板为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空腔内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