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13104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为金属管;所述第二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均为钢丝编织软管,其外部为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内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该叉车燃油管路系统能够防止管路老化和密封不可靠带来的燃油泄漏,同时降低叉车在自燃和管路破损等情况下燃油管路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实现方便、效果明显防泄漏叉车燃油管路供给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内燃动力系统的叉车需要由发动机提供动力来实现车辆的行走、转向及各种作业动作。发动机在日常正常工作时需要一套可靠的燃油供给系统将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发动机进行燃烧,同时将未完全燃油的燃油在输送到油箱中。目前叉车燃油箱供给管路系统主要采用耐热耐油橡胶管进行燃油的传输,胶管与发动机和油箱的连接均采用金属卡箍进行密封,耐热耐油橡胶管随着叉车工作时间增加及机舱内温度的影响,存在老化现象,容易造成燃油泄漏。同时利用金属卡箍对胶管进行挤压密封,安装不当易造成管路内部损伤,且不易发现,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采用现有的燃油管路系统在管路发生破裂和整机自燃时,油箱中的燃油也随之大量泄漏,易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该叉车燃油管路系统能够防止管路老化和密封不可靠带来的燃油泄漏,同时降低叉车在自燃和管路破损等情况下燃油管路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实现方便、效果明显防泄漏叉车燃油管路供给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第一进油管的一端与油箱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回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为金属管;所述第二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均为钢丝编织软管,其外部为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内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与油箱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锥面密封直通接头连接,第一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通过第一锥面密封接头连接,第二进油管与发动机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铰接接头连接;第一回油管与发动机的回油口通过第二铰接接头连接,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通过第二锥面密封接头连接,第二回油管与油箱的回油口通过第二锥面密封直通接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的管壁厚度均为1.5mm~2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的连接端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油箱上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第一回油管与第二回油管的连接端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油箱上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通过钢丝编织软管和金属管进行燃油的输送,防止管路老化导致的燃油泄漏情况且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各个管路之间通过铰接接头和直通接头连接,密封性能好。本技术所涉及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受空间限制小、布置灵活。本技术具有高位防泄漏功能,可以避免叉车在危险情况下油箱中燃油大量外泄,提高叉车燃油供给管路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进油管12;第一进油管11的一端与油箱6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油管12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1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70的进油口连接。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21和第二回油管22;第一回油管21的一端与发动机70的回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油管22的一端连接,第二回油管22的另一端与油箱60的回油口连接。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回油管22均为金属管;第二进油管12和第一回油管21均为钢丝编织软管,其外部为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内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利用所述管件之间空间布置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形成一套封闭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管路系统,有效降低燃油供给泄漏的风险,提高叉车燃油供给管路系统的可靠性。金属材质的管件防止管路老化,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第一进油管11与油箱60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锥面密封直通接头31连接,油箱60的进油口与第一锥面密封直通接头31螺纹连接。第一进油管11与第二进油管12通过第一锥面密封接头41连接,第二进油管12与发动机70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铰接接头51连接;发动机70的进油口与第一铰接接头51螺纹连接。第一回油管21与发动机70的回油口通过第二铰接接头52连接,发动机70的回油口与第二铰接接头52螺纹连接。第一回油管21与第二回油管22通过第二锥面密封接头42连接,第二回油管22与油箱60的回油口通过第二锥面密封直通接头32连接,油箱60的回油口与第二锥面密封直通接头32螺纹连接。本技术的管路连接采用金属接头螺纹紧固和锥面密封的方式,提高了密封性能,防止燃油发射泄漏。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回油管22的管壁厚度均为1.5mm~2mm,减轻了管路的重量,提高了燃油管路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进油管11与第二进油管12的连接部端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油箱60上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第一回油管21与第二回油管22的连接端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油箱60上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高度,防止叉车在工作时管路破损或发生自燃等情况时油箱中燃油的大量泄漏。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进油管(12);第一进油管(11)的一端与油箱(6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油管(12)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1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70)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21)和第二回油管(22);第一回油管(21)的一端与发动机(70)的回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油管(22)的一端连接,第二回油管(22)的另一端与油箱(60)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回油管(22)均为金属管;所述第二进油管(12)和第一回油管(21)均为钢丝编织软管,其外部为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内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进油管(12);第一进油管(11)的一端与油箱(6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油管(12)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1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70)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21)和第二回油管(22);第一回油管(21)的一端与发动机(70)的回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油管(22)的一端连接,第二回油管(22)的另一端与油箱(60)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11)和第二回油管(22)均为金属管;所述第二进油管(12)和第一回油管(21)均为钢丝编织软管,其外部为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内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燃油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管(11)与油箱(60)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锥面密封直通接头(31)连接,第一进油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仪胜张洪凯程龙刘冬雪陈静贤朱筱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