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专用产线,特别是一种四爪壳体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专用产线。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针对的对象为附图1至附图3所示的四爪壳体,四爪壳体整体为手爪状,其一端为四个隆起手爪,称为四爪端,四爪端具有负角,四爪端的对面侧为一个大的隆起半壳,称为大口端,四爪端的四个手爪长短不一,四爪端的一侧的手爪长度最长,该侧称为长指侧,对应的四爪端的另一侧称为短指侧。在四爪壳体上,其靠近大口端位置与四爪端位置分别开有一个通孔,其中靠近四爪端的通孔为第一通孔,靠近大口端的通孔为第二通孔。对于上述四爪壳体,由于其型面的特征繁多,且形状不规则,加工精度要求高,很难通过一般的方法制作,或很难一次成形,必须分多步进行加工,因此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以及设计合适的加工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能保证加工精度的四爪壳体的加工工艺及其专用模具产线。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爪壳体的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从毛坯板料上裁切料片,所述料片中间窄两端宽,且对应于四爪壳体大 ...
【技术保护点】
四爪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从毛坯板料上裁切料片,所述料片中间窄两端宽,且对应于四爪壳体大口端的一端窄于对应于四爪壳体四爪端的一端;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裁切的料片进行预成型;步骤三:进一步对步骤二中预成型的工件冲压成形并进行整形;步骤四:对整形后的工件进行裁切,切出其大口端的端面以及四爪端的端面;步骤五:将工件上长指侧的余料的中段切除,并依次冲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步骤六:切除工件长指侧与短指侧的多余的余料,并对大口端进行翻边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四爪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从毛坯板料上裁切料片,所述料片中间窄两端宽,且对应于四爪壳体大口端的一端窄于对应于四爪壳体四爪端的一端;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裁切的料片进行预成型;步骤三:进一步对步骤二中预成型的工件冲压成形并进行整形;步骤四:对整形后的工件进行裁切,切出其大口端的端面以及四爪端的端面;步骤五:将工件上长指侧的余料的中段切除,并依次冲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步骤六:切除工件长指侧与短指侧的多余的余料,并对大口端进行翻边整形。2.四爪壳体的专用模具产线,其特征在于:从前到后对应于步骤一至步骤六依次包括落料模、预成型模、成型/整形模、切四爪端/切大口端模、切边/第一冲孔/第二冲孔模、侧切/翻边模,在后模具以在前模具加工完成的工件为基础进行继续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爪壳体的专用模具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模包括第一上模板与第一下模板,第一上模板与第一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一滚动导向引导开合模;第一上模板上安装有第一上模部分,第一下模板上安装有第一下模部分,所述第一上模部分包括第一凸模,第一下模部分包括第一凹模以及用于导引板料进给的板料导向组件;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一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废料切除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爪壳体的专用模具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模包括第二上模板与第二下模板,第二上模板与第二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二滚动导向引导开合模;第二上模板上安装有第二上模部分,第二下模板上安装有第二下模部分,所述第二上模部分包括第二凸模,第二下模部分包括第二凹模,第二凸模上设有预成型型面,第二凹模上铣有预成型型腔;所述预成型型腔周围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每个第二定位块均与未冲压前的料片相切;第二凹模与第二凸模内均设有第二弹性顶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爪壳体的专用模具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整形模包括第三上模板与第三下模板,第三上模板与第三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三滚动导向引导合模,所述第三上模板与第三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成型模块与整形模块;所述成型模块包括固连在第三上模板上的成型凹模、固连在第三下模板上的成型凸模A以及可相对第三下模板转动的成型凸模B;所述成型凹模下端铣有成型型腔,所述成型凸模B上端铣有四爪部分成型型面,成型凸模A上端铣有大口部分成型型面,四爪部分成型型面与大口部分成型型面合并后构成与所述成型型腔契合的完整成型型面;所述成型凸模B下端设有可使成型凸模B绕其转轴旋转的成型凸模顶杆,成型凸模顶杆下端设有第三弹性元件A。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爪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一枢,白瑛,段玉霞,马远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