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正专利>正文

分子活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398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于交通工具内的分子活化器,包括:燃油管路及外壳体;所述燃油管路,其是由一方形管、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两端的圆挡片、及二各分别位于二圆挡片中央的连通管所组成,方形管具有与二连通管相连通的燃油空间;所述外壳体,其设于燃油管路外侧,该外壳体包括有一位于方形管外、且具有多个第一孔洞的圆形管;及二分别对应于圆形管两端、且各具有一贯穿孔分别穿过二管体的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帮助燃油完全燃烧,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不仅能节省燃油,还能与各种交通工具搭配实施,使内燃机不会因积碳而受损,且废气的排放亦能符合国际标准,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为提升,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子活化器
本技术涉及动力装置
,尤指一种能装设在交通工具内的分子活化器。
技术介绍
现今的交通工具大多必须使用燃油,来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燃油在进入交通工具的内燃机将混合气雾化后,以产生热能使气体受热膨胀,并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机械能来对外做功,而内燃机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车辆、船舶等的发动机基本都是内燃机,其最常见的例子即为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燃油大多存在着是否能完全燃烧的问题,因此,若燃油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不仅会排放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且燃油中无法燃烧完全的石蜡、胶质等物质,便会形成胶碳物残留于内燃机内部,累积过多则会导致引擎的耗油、积碳与动力不足等问题。而形成燃油燃烧不完全的原因,是因为燃油分子结构较大、且排列紊乱,在与空气分子混合点火或压缩爆炸燃烧时,导致无法完全燃烧,最后伴随着废气排放至大气中,于是目前业界即广为推行各种能让燃油提升燃烧效率的方法。其中一种是于燃油中添加助燃剂,或使用除碳剂等,以直接对燃油产生作用,但上述方式长久使用下来不仅花费高,徒增浪费,且令用户产生缩短引擎寿命的疑虑,而另一种是将具有的远红外线放射材料的省油器缠绕于油管上,但上述方式在组装上不仅麻烦,且必须具备一些专业工具及通过专业人员来操作,较为不便且花费亦高。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供燃油完全燃烧,以达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的分子活化器,便成为本技术欲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交通工具在运作时,能供燃油完全燃烧,以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的分子活化器。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子活化器,所述分子活化器100,其包括有一燃油管路1、及一外壳体2;所述燃油管路1,其是由一方形管11、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11两端的圆挡片12、及二各分别位于该二圆挡片12中央的连通管13所组成,而该方形管11具有一与该二连通管13相连通的燃油空间10;所述外壳体2,其设于该燃油管路1外侧,该外壳体2包括有一位于该方形管11外、且具有多个第一孔洞211的圆形管21;及二分别对应于该圆形管21两端、且各具有一贯穿孔221分别穿过该二连通管13的圆盖22。更优选的是,所述圆盖22,其一侧面位于该贯穿孔221的周围处,更设有多个第二孔洞222。更优选的是,所述连通管13,其自由端周围处更设有一凸缘131。更优选的是,所述燃油管路1是金属材质管路。更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体2是金属材质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作用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分子活化器,当燃油在通过燃油管路内时,能供燃油在燃烧时更加完全,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不仅能发挥燃油的效益以节省燃油,还能与各种交通工具搭配实施,使内燃机不会因积碳而受损,且废气的排放亦能符合国际标准,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为提升,符合市场需求。通过本技术设计的分子活化器,其燃油管路及外壳体能以金属材质制造,当交通工具在运作时,燃油能利用当时交通工具内的温度,来提升燃油的温度,因金属材质是热的良导体,吸热、散热的速度快,使燃油在经过燃油管路内时,能让燃油的反应效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I-I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II-II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燃油经过燃油空间的剖视实施示意图。【符号说明】1燃油管路11方形管12圆挡片13连通管131凸缘2外壳体21圆形管211第一孔洞22圆盖221贯穿孔222第二孔洞100分子活化器10燃油空间S燃油分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图中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分子活化器,其中的分子活化器100,其包括有一燃油管路1、及一外壳体2;所述燃油管路1,其是由一方形管11、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11两端的圆挡片12、及二各分别位于该二圆挡片12中央的连通管13所组成,而该方形管11具有一与该二连通管13相连通的燃油空间10;所述外壳体2,其设于该燃油管路1外侧,该外壳体2包括有一位于该方形管11外、且具有多个第一孔洞211的圆形管21;及二分别对应于该圆形管21两端、且各具有一贯穿孔221分别穿过该二连通管13的圆盖22。其中,本技术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是由燃油管路1及外壳体2所组成,当装设于交通工具内时,是将燃油管路1的两个连通管13,与交通工具内位于油缸与引擎间的油管相连接,因此分子活化器100不会更改到交通工具的结构,在安装上更加方便、简单。其次,当交通工具运作中,燃油经过断面如图4所示呈方形的燃油空间10时,则能根据当时交通工具内的温度,使燃油温度提升1度至10度的范围,并如图5实施方式所示,促使燃油分子S活性化,增加反应效率,同时增加低限能分子数,来提升燃油分子S间的有效碰撞,而外壳体2的第一孔洞211能帮助本技术进行吸热、散热,供燃油在燃烧时更加完全,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的功效。再者,本技术不仅能发挥燃油的效益以节省燃油,还能供内燃机不会因积碳而受损,且废气的排放亦能符合国际标准,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为提升,符合市场需求。上述中,所述圆盖22,其一侧面位于该贯穿孔221的周围处,更设有多个第二孔洞222。其中,第二孔洞222的设置,其与上述圆形管21上的第一孔洞211设置目的相同,皆能加快分子活化器100的吸热与散热效果。上述中,所述连通管13,其自由端周围处更设有一凸缘131。其中,通过凸缘131的设计,其能供分子活化器100与交通工具内的油管连接时,不易于连通管13处脱落。上述中,所述燃油管路1是金属材质管路。又上述中,所述外壳体2是金属材质壳体。其中,金属材质因此热小,故温度变化较快,在吸热、散热上的速度也此较快,因此燃油管路1与外壳体2较佳的材质应用选择,皆能以金属材质制造,而燃油管路1所选用的金属材质中,以铜所制作的材质较为适合,因铜材导热性高,且燃油分子S间在撞搫时,不易使燃油管路1引起火花及变形,当交通工具在运作时,燃油能利用当时交通工具内的余温,来提升燃油的温度,让燃油的反应效果更加稳定,促使燃油能完全燃烧。此外,本技术燃油管路1的方形管11,更能根据各种所应用的交通工具形式与大小,如车辆、船舶等,来增加或缩短长度,供燃油分子S能达到所需的反应时间,以发挥燃油的效益,因此本技术具有多样的外观造型,不局限于图面所揭示者。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子活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子活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活化器(100),其包括有一燃油管路(1)、及一外壳体(2);所述燃油管路(1),其是由一方形管(11)、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11)两端的圆挡片(12)、及二各分别位于该二圆挡片(12)中央的连通管(13)所组成,而该方形管(11)具有一与该二连通管(13)相连通的燃油空间(10);所述外壳体(2),其设于该燃油管路(1)外侧,该外壳体(2)包括有一位于该方形管(11)外、且具有多个第一孔洞(211)的圆形管(21);及二分别对应于该圆形管(21)两端、且各具有一贯穿孔(221)分别穿过该二连通管(13)的圆盖(22)。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4 TW 1052041511.一种分子活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活化器(100),其包括有一燃油管路(1)、及一外壳体(2);所述燃油管路(1),其是由一方形管(11)、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11)两端的圆挡片(12)、及二各分别位于该二圆挡片(12)中央的连通管(13)所组成,而该方形管(11)具有一与该二连通管(13)相连通的燃油空间(10);所述外壳体(2),其设于该燃油管路(1)外侧,该外壳体(2)包括有一位于该方形管(11)外、且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正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