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滢泉专利>正文

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192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密封盖、介质箱、温控装置和循环泵,密封盖铰接于箱体上端,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腔室之间铺设有内循环管路,箱体外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箱和循环泵,循环泵安装于介质箱下端并与介质箱连通,内循环管路一端与介质箱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侧壁并安装有单向止流阀,箱体底端面设有外循环管路,外循环管路与循环泵、单向止流阀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热交换介质在管路内循环往复,箱体、腔室均采用中空夹壁结构,在加速箱体内腔热交换效率的同时降低腔室与外部的热交换效率,实现对实验动物的安全运输,确保样本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疫设备领域,尤其是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
技术介绍
生物样本通过采集,保存在收集箱内,对于不同的样本有些需要低温保存,有些需要恒温保存,保存后的样本还需进行转运,各环节中都必须保证样本处于一个合理的生物环境中。现有的生物样本转运装置,通常采用冰块或热水袋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冰块或热水会与生物样本直接接触,造成急冻或急热现象,也不具备精细的温度调节功能,影响样本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确保生物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保证样本质量。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密封盖、介质箱、温控装置和循环泵,所述密封盖铰接于箱体上端,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腔室之间铺设有内循环管路,箱体外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箱和循环泵,循环泵安装于介质箱下端并与介质箱连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一端与介质箱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侧壁并安装有单向止流阀,箱体下部边角设有4个承托脚,箱体底端面设有外循环管路,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循环泵连通,另一端与单向止流阀连通。介质箱内灌装制冷剂,制冷剂在循环泵作用下,经内循环管路、外循环管路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其中内循环管路在箱体内部,与腔室周围空间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箱体内部的温度。所述箱体的外壁、腔室的外壁均为中空的双层空腔结构,箱体外壁的空腔内填充第一隔>温层,腔室外壁的空腔内填充第二隔温层,所述第一隔温层、第二隔温层均为塑胶泡沫颗粒。所述腔室设有至少3个,多个腔室沿箱体中轴线交错排布,内循环管路铺设于腔室之间形成弯折的管网结构。所述介质箱内填充循环介质,介质箱上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为电力驱动的冷热双制式调温设备,温控装置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外部两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把手,两个把手相对于箱体对称安装。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热交换介质在管路内循环往复,实现不间断的热交换过程,箱体、腔室均采用中空夹壁结构,在加速箱体内腔热交换效率的同时降低腔室与外部的热交换效率,实现对实验动物的安全运输,确保样本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上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箱体1、密封盖2、介质箱3、温控装置4和循环泵5,所述密封盖2铰接于箱体1上端,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6,腔室6之间铺设有内循环管路7,箱体2外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箱3和循环泵5,循环泵5安装于介质箱3下端并与介质箱3连通,所述内循环管路7一端与介质箱3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1侧壁并安装有单向止流阀10,箱体1下部边角设有4个承托脚11,箱体1底端面设有外循环管路8,外循环管路8的一端与循环泵5连通,另一端与单向止流阀10连通。所述箱体1的外壁、腔室6的外壁均为中空的双层空腔结构,箱体1外壁的空腔内填充第一隔温层9-1,腔室6外壁的空腔内填充第二隔温层9-2,所述第一隔温层9-1、第二隔温层9-2均为塑胶泡沫颗粒。所述腔室6设有至少3个,多个腔室6沿箱体1中轴线交错排布,内循环管路7铺设于腔室之间形成弯折的管网结构。所述介质箱3内填充循环介质,介质箱3上设有温控装置4,所述温控装置4为电力驱动的冷热双制式调温设备,温控装置4上设有控制面板4-1。循环介质采用液态热交换剂,比如纯净水,循环介质在循环泵5作用下,沿内循环管路7、外循环管路8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在内循环管路7内与腔室6周围空间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箱体1内部的温度。所述箱体1外部两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把手12,两个把手12相对于箱体对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密封盖、介质箱、温控装置和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铰接于箱体上端,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腔室之间铺设有内循环管路,箱体外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箱和循环泵,循环泵安装于介质箱下端并与介质箱连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一端与介质箱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侧壁并安装有单向止流阀,箱体下部边角设有4个承托脚,箱体底端面设有外循环管路,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循环泵连通,另一端与单向止流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密封盖、介质箱、温控装置和
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铰接于箱体上端,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腔
室之间铺设有内循环管路,箱体外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箱和循环泵,循环泵安装于介质箱下
端并与介质箱连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一端与介质箱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侧壁并安装有单向
止流阀,箱体下部边角设有4个承托脚,箱体底端面设有外循环管路,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
循环泵连通,另一端与单向止流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管路控温的新型实验生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箱体的外壁、腔室的外壁均为中空的双层空腔结构,箱体外壁的空腔内填充第一隔温层,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滢泉张涛庄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于滢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