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61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左右的前侧车架(40L、40R)的车身前部构造,其中左右的前侧车架至少具有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和左右的后侧弯折部(63L、63R)。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由于作用于车身(11)的前端的碰撞载荷(fs)而以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折曲,以从车宽方向两侧夹入动力单元(20)并将其约束。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隔开间隔地位于后方。该左右的后侧弯折部(63L、63R)从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62L、62R)隔开间隔地位于后方,且由于该碰撞载荷(fs)而向车宽方向外侧折曲,并且与由于该碰撞载荷(fs)而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61L、61R)一起后退的该动力单元(20)碰触,由此吸收碰撞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能够安装动力单元的左右的前侧车架进行了改进的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汽车等普通的车辆在车身的前部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从仪表板下面板向车身前方延伸,能够安装发动机单元等动力单元。左右的前侧车架能够通过从前方作用于该车身前端的碰撞载荷(正面碰撞荷载)而塑性变形。此时,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而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对此,谋求提高对位于该仪表板下面板之后的车室内的乘员的保护性能。为了提高该对乘员的保护性能而抑制该仪表板下面板向车室内变形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技术,从专利文献1至5得以公知。关于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发动机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凹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发动机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发动机吸收。关于在专利文献2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动力单元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该动力单元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上。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凹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动力单元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动力单元吸收。在专利文献3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与上述专利文献2相同的技术,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脆弱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动力单元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动力单元吸收。但是,关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至3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碰撞初期该碰撞能量没有被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碰撞后期,该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而可能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在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仪表板下面板由于该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室内变形的方面,具有改进的余地。关于在专利文献4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左右的前侧车架上安装有用于将左右的前轮悬架的左右的减震器。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并经由左右的减震器而与左右的前柱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左右的前柱吸收。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上的动力单元的状况不明。在该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的情况下,可能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关于在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动力单元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该动力单元安装在副车架上。该副车架的前端部及后端部悬挂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下端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从该动力单元的安装部位至后方的部分、即左右的后方部位随着趋向于车身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在该左右的后方部位,在车宽方向内侧的面上设有左右的安装托架。在该左右的安装托架上经由左右的连结部而能够分开地连结有该副车架。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部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压溃。因此,位于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下的、该副车架及该动力单元向后下方位移。该动力单元与该左右的连结部碰触,由此将该左右的连结部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分开。其结果为,该副车架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分开。
该动力单元由于该正面碰撞荷载而向后下方持续位移,并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碰触。其结果为,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压溃。另外,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压溃作用从正面碰撞荷载作用的时刻起持续进行。因此,碰撞能量被吸收。像这样,关于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通过后退的该动力单元将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压溃,由此吸收碰撞能量。为了充分地吸收该碰撞能量,需要使用于将该副车架连结的该左右的安装托架成为大型,并且车身的重量会增加。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仅能够在设置用于将该副车架连结的该左右的安装托架的情况下适用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162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8800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61748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02932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2761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仪表板下面板由于从前方作用于车身前端的碰撞载荷(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室内变形、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的技术。根据方案1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包含:仪表板下面板,其将用于收纳动力单元的车身前部的动力单元室、与位于该动力单元室的正后方的车室之间分隔;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从该仪表板下面板向车身前方延伸,并能够通过左右的安装部来安装上述动力单元;和前保险杠横梁,其搭挂且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之间,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至少在左右各具有三个弯折部,即左右的
前侧弯折部、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中间弯折部、和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后侧弯折部,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是如下的约束部分:由于从前方作用于上述车身的前端的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折曲,由此能够一边吸收碰撞能量,一边从车宽方向两侧夹入上述动力单元并将其约束,上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是如下的能量吸收部分:由于上述碰撞载荷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并且与由于上述碰撞载荷而与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一起后退的上述动力单元碰触,由此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上述左右的中间弯折部是如下的折曲辅助部分:能够以容许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和上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的折曲的方式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如方案2所述,优选的是,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设定在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将上述左右的安装部的左右的安装托架螺栓固定的紧固位置或该紧固位置的附近,上述前保险杠横梁相对于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左右的安装位置,相对于上述左右的紧固位置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偏移。如方案3所述,优选的是,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包含:左右的前端部分,其从前端延伸至上述紧固位置或该紧固位置的附近;和上述左右的相邻部分,其与该左右的前端部分的后端相邻并且与该左右的前端部分相比刚性低,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位于上述左右的前端部分与上述左右的相邻部分的边界,上述左右的前端部分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随着从该左右的前端部分的后端趋向于车身前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由此上述左右的前端部分的宽度随着从该左右的前端部分的后端趋向于车身前方而逐渐增大,上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上述左右的安装位置设定在上述左右的前端部分的前端各自的宽度中心。如方案4所述,优选的是,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包含:与上述仪表板下面板接合的左右的基端部、和随着从该左右的基端部趋向于车身前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左右的倾斜部,该左右的倾
斜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从车身前方观察时相对于上述动力单元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上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位于上述左右的基端部与上述左右的倾斜部的边界。如方案5所述,优选的是,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具有形成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上的纵槽,上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和上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是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由上述纵槽脆弱地形成的部分。专利技术效果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之间搭挂且安装有前保险杠横梁。左右的前侧弯折部由于从前方作用于车身的前端的碰撞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包含:仪表板下面板,其将用于收纳动力单元的车身前部的动力单元室、与位于该动力单元室的正后方的车室之间分隔;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从该仪表板下面板向车身前方延伸,并能够通过左右的安装部来安装所述动力单元;和前保险杠横梁,其搭挂且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之间,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至少在左右各具有三个弯折部,即左右的前侧弯折部、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中间弯折部、和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是如下的约束部分:由于从前方作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的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折曲,由此能够一边吸收碰撞能量,一边从车宽方向两侧夹入所述动力单元并将其约束,所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是如下的能量吸收部分:由于所述碰撞载荷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并且,与由于所述碰撞载荷而与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一起后退的所述动力单元碰撞,由此能够吸收碰撞能量,所述左右的中间弯折部是如下的折曲辅助部分:能够以容许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和所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的折曲的方式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12 JP 2014-024671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包含:仪表板下面板,其将用于收纳动力单元的车身前部的动力单元室、与位于该动力单元室的正后方的车室之间分隔;左右的前侧车架,其从该仪表板下面板向车身前方延伸,并能够通过左右的安装部来安装所述动力单元;和前保险杠横梁,其搭挂且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之间,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至少在左右各具有三个弯折部,即左右的前侧弯折部、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前侧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中间弯折部、和隔开间隔地位于该左右的中间弯折部的后方的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是如下的约束部分:由于从前方作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的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折曲,由此能够一边吸收碰撞能量,一边从车宽方向两侧夹入所述动力单元并将其约束,所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是如下的能量吸收部分:由于所述碰撞载荷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并且,与由于所述碰撞载荷而与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一起后退的所述动力单元碰撞,由此能够吸收碰撞能量,所述左右的中间弯折部是如下的折曲辅助部分:能够以容许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和所述左右的后侧弯折部的折曲的方式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前侧弯折部设定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将所述左右的安装部的左右的安装托架螺栓固定的紧固位置或该紧固位置的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裕贵安井健樋口英生河村惠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