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6195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5:06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以第1焊接间距(PT1)设有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与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SP1),以第2焊接间距(PT2)设有将后柱内部件凸缘(9)与后柱外部件凸缘(11)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SP2),在角落部(6)中,以第3焊接间距(PT3)设有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内部件凸缘(9)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11)中的至少3个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SP3),第3焊接间距(PT3)被设定成比第1焊接间距(PT1)以及第2焊接间距(PT2)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后部构造。本申请基于2013年10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17630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技术介绍
从以往,已知一种车辆,其具有车门开口部(后门开口部)且设有对该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后门(backdoor)。车门开口部作为主要构成而形成有:配置在车身的重力方向上方的车顶板;配置在车身的重力方向下方的后面板(下背部;lowerback);和配置在这些车顶板以及后面板的车宽方向两外侧且以跨着车顶板和后面板的方式沿着重力方向上下方向设置的后柱。车门开口部构成了即使在车身中也是比较大的开口,且是因位于后悬架的附近而应力易集中的部位。因该应力集中而会引起使开口扭转方式的变形,从而会对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噪音、振动性能付与不良影响。此外,在后方碰撞时等向车门开口部周缘施加了冲击时,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期望能够尽可能地抑制车门开口部的变形。特别是,作为后面板与后柱之间的接合部分的角落部会使冲击时的应力集中而易变形。由此,为了提高角落部的刚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角落部的内部配置加强件,使该加强件的上部的外侧缘与车顶板的外侧缘和车顶侧外部件的内侧缘之间的接合部接合,且使加强件的上部的内侧缘与后门开口内部件的外侧缘和车顶侧内部件的内侧缘之间的接合部接合。此外,使加强件的下部的外侧缘与车顶侧外部件的后端部接合,且使加强件的下部的内侧缘与后门开口凸缘或其周边部接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第10-2449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虽然在提高角落部的刚性这一点上优异,但是因为在角落部的内部配置加强件,所以具有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车身重量增加就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的车身后部构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车身后部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构成。(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在车身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和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柱之间的连结部上的角落部,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后柱以及所述角落部形成有车门开口部,所述后面板具有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和车室外侧的后面板外部件,所述后柱具有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内部件;和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外部件,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具有从重力方向上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柱内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柱外部件凸缘,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1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2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在所述角落部中,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3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张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所述第3焊接间距被设定成比所述第1焊接间距以及所述第2焊接间距短。(2)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由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和与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分割构成。(3)在上述(2)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被设定成比所述后柱外部件的板厚以及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厚。(4)在上述(2)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5)在上述(3)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6)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各自的附近,分别沿着凸缘的延伸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1)的技术方案,在角落部中,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后面板外部件凸缘、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个凸缘重叠而进行点焊,因此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此外,将角落部的点焊焊接间距设定成比(第3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3焊接间距)第1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1焊接间距)以及第2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2焊接间距)短。由此,在角落部中,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以更窄的间隔分散至各点焊部。即,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有效地分散而提高角落部的对冲击的耐性。由此,因为无需如以往那样地设置加强件那样的加强部件,所以不会使车身重量增加就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根据上述(2)的技术方案,在对后面板外部件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而与不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切割基材时的坯料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对后面板外部件进行冲压加工时的无用空间(deadspace)的面积。由此,能够提供冲压加工时的成品率良好的后面板外部件。此外,能够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和第2后面板外部件中改变板厚。例如,能够将因为构成车门开口部的角落部所以刚性、强度的要求值比较高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增大,从而提高刚性、强度,并且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低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减小,从而谋求轻量化。根据上述(3)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比较高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增大,从而提高刚性、强度,且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较低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减小,从而谋求轻量化。根据上述(4)的技术方案,通过使所分割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向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在车身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和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柱之间的连结部上的角落部,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后柱以及所述角落部而形成有车门开口部,所述后面板具有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和车室外侧的后面板外部件,所述后柱具有: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内部件;和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外部件,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具有从重力方向上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柱内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柱外部件凸缘,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1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2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在所述角落部中,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3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个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所述第3焊接间距被设定成比所述第1焊接间距以及所述第2焊接间距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8 JP 2013-217630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车身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
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和
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柱之间的连结部上的角落部,
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后柱以及所述角落部而形成有车门开口部,
所述后面板具有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和车室外侧的后面板
外部件,
所述后柱具有: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
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内部件;和重力方向下端与
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
的后柱外部件,
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具有从重力方向上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
后面板内部件凸缘,
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面
板外部件凸缘,
所述后柱内部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
后柱内部件凸缘,
所述后柱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柱外部
件凸缘,
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1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
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
部,
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2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柱内
部件凸缘与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
在所述角落部中,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3焊接间距而
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丈宽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