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953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能够使前侧车架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将保险杠横梁配置在更低的位置上。该车身构造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横梁;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的一对前侧车架;和设在一对上述前侧车架的各前端与上述保险杠横梁之间的一对保险杠横梁延长部,上述保险杠横梁在比一对上述前侧车架的各上壁低的位置上与一对上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连接,一对上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的各前部具有:连接部,其连接有上述保险杠横梁的后壁;和延伸部,其与上述连接部相比设在上侧,且在上述保险杠横梁之上向车身前方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SUV为代表的车身高较高的车辆中,保险杠横梁的位置也具有增高的趋势。但是,当保险杠横梁的位置过高时,在与车身高较低的车辆等发生碰撞时,存在保险杠横梁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作为使保险杠横梁的位置更低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车辆,其具有根据碰撞预测结果而使保险杠横梁(保险杠加强件)向下方移动的机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624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中构造复杂。作为使保险杠横梁的位置降低的构造,例如可以考虑到使支承保险杠横梁的前侧车架以向着车辆前方变低的方式倾斜或弯曲而配置。但是,当前侧车架倾斜或弯曲时,在前碰撞时容易在前侧车架上作用强弯曲荷载。在前碰撞时的能量吸收力的方面,与倾斜或弯曲的前侧车架相比水平延伸的前侧车架更为有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前侧车架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将保险杠横梁配置在更低的位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横梁;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的一对前侧车架;和设在一对上述前侧车架的各前端与上述保险杠横梁之间的一对保险杠梁延长部,上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保险杠横梁在比一对上述前侧车架的各上壁低的位置上与一对上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连接,一对上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的各前部具有:连接部,其连接有上述保险杠横梁的后壁;和延伸部,其与上述连接部相比设在上侧,且在上述保险杠横梁之上向车身前方延伸。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前侧车架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将保险杠横梁配置在更低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车身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图1的车身构造的局部立体图,是图2的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变换视角来观察图3的剖视图的图。图5的(A)是图1的车身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图5的(B)是沿着图4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6的(A)是沿着图2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6的(B)以及图6的(C)是表示荷载的传递方式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A车身构造;1保险杠横梁;2前侧车架;3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3连接部;34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身的前后方向,FT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箭头W表示车宽方向,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来看,LT表示左侧,RT表示右侧。箭头H表示上下方向,UR表示上侧,LR表示下侧。<整体构造>图1是车身构造A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车身构造A的主要表示左侧部分的局部立体图。车身构造A是构成车身前部的构造体。虽然车身构造A能够适用于所有汽车,但是对于车身高较高的汽车(例如SUV、四驱车),在能够使保险杠的位置比较低的点上是有利的。车身构造A包括:保险杠横梁1;一对前侧车架2;一对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副车架5;托架6;上构件7;将发动机室与客舱隔开的仪表板9;和前隔板10。保险杠横梁1是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筒状的部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俯视下左右的端部向后侧稍稍弯曲。保险杠横梁1的前侧由未图示的保险杠外观件覆盖。一对前侧车架2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各前侧车架2是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筒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前侧车架2从仪表板9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一对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设在一对前侧车架2的各前端与保险杠横梁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经由各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而使保险杠横梁1的车宽方向上的端部与前侧车架2连接。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具有中空构造,且在前碰撞时会由来自保险杠横梁1的冲击荷载压溃来吸收碰撞能量。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后所述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也具有相对于前侧车架2而使保险杠横梁1的位置更低的作用。副车架5是支承未图示的减震器装置或转向装置等的车架。副车架5在整体上与一对前侧车架2相比配置在下方。副车架5包括沿车宽方向分离的一对前后延伸设置部5a。前后延伸设置部5a以与前侧车架2上下重叠的方式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后延伸设置部5a和前侧车架2通过连结托架6而连接。一对上构件7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且与一对前侧车架2相比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各上构件7以从未图示的轮罩的上侧通过的方式,边从仪表板9向着车身前方从上侧向下侧弯曲边延伸设置。上构件7在仪表板9侧的根基部分处,位于与前侧车架2相比靠上侧的位置上,且在车身前侧的前端部分处,位于与前侧车架2大致相同的高度。前隔板10是被一对前侧车架2支承的框体,其支承散热器等辅机类设备。另外,在图1以外的各图中省略前隔板10的图示。<保险杠横梁延长部以及周围构造>在图1以及图2的基础上,参照图3、图4以及图6的(A)来说明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以及其周围构造。图3是车身构造A的局部立体图,是图2的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将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以及副车架5的前后延伸设置部5a的前侧部分由垂直截面截断来表示的图,另外,是省略(透视)了与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接合的凸缘部3b’的图示的图。图4是沿图3的箭头D方向观察图3所示的构造的图。图6的(A)是沿着图2的II-II线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对一对保险杠延长部3中的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左侧的保险杠延长部3以及其周围构造进行说明,但是位于右侧的保险杠延长部3以及其周围构造也是相同的。首先,说明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周围的连接构造。在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后部3b上接合有向外侧延伸的板状的凸缘部3b’,且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经由凸缘部3b’而固定有连结托架4。在以下的说明中,连接有后部3b是指经由凸缘部3b’而连接的意思。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后部3b经由连结托架4而与前侧车架2以及连结托架6和上构件7连接。连结托架4虽然可以为一个部件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连结部件41以及42这二个部件的结构。连结部件41以及42都是板状的部件,沿车宽方向并列地配设。连结部件41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内侧,连结部件42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外侧。连结部件41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将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后部3b、与前侧车架2的前端以及连结托架6连接。连结部件41具有进入至前侧车架2的内侧的部分41a,通过该部分41a固定于前侧车架2。连结托架6以将前侧车架2的前部2a和副车架5的前后延伸设置部5a沿上下方向连接的方式沿上下延伸设置。连结托架6是前侧开放且水平截面为方型的部件。连结部件41具有将连结托架6的前侧部分封闭的部分41b,且由该部分41b和连结托架6形成闭合截面。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经由连结部件41而与连结托架6以及副车架5的前后延伸设置部5a连接。连结部件42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将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后部3b、与上构件7的前端以及连结托架8连接。连结托架8以将前侧车架2的前部2a与上构件7的前部7a沿左右方向连接的方式沿左右延伸设置。连结托架8虽然可以为一个部件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内侧部件81以及外侧部件82这二个部件的结构。也参照图5的(A)来说明连结托架8。图5的(A)是车身构造A的局部立体图,是从后方观察保险杠横梁延长部3的周边构造的图,且是省略了上构件7的图。内侧部件81以及外侧部件82都是前侧开放且垂直截面为方型的部件。连结部件41、42将内侧部件81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构造,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横梁;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的一对前侧车架;和设在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前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之间的一对保险杠横梁延长部,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在比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上壁低的位置上与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连接,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的各前部具有:连接部,其连接有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后壁;和延伸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比设在上侧,且在所述保险杠横梁之上向车身前方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03 JP 2015-1534811.一种车身构造,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横梁;沿车宽方向相互分离的一对前侧车架;和设在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前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之间的一对保险杠横梁延长部,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在比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上壁低的位置上与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连接,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的各前部具有:连接部,其连接有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后壁;和延伸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比设在上侧,且在所述保险杠横梁之上向车身前方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以使其各上壁与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上壁连续的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相比配置在下方的副车架;和将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各前部与所述副车架连接的一对上下连结托架,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长部的各后部与一对所述前侧车架中的一个以及一对所述上下连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濑文俊滨野阳一郎芝田泰之鬼原诚峰嶋美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