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908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相对于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的刚性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10)具备:从前底板(14)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的底板支撑件(96);和从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的后支撑件(97)。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与支承托架(28)连结。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与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经由连结部件(98)与左后车架(21)连结。左底板车架(15)以及后支撑件(97)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在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左后车架以及右后车架,在各后车架上连结有加强用支撑件。
技术介绍
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已知如下的构造,其在左后车架以及后横梁上以倾斜状架设有左倾斜支撑件,并在右后车架以及后横梁上以倾斜状架设有右倾斜支撑件,由此使各倾斜支撑件配置为大致V字形。而且,在各倾斜支撑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左支撑件以及右支撑件。具体地,左支撑件架设在左后车架以及左底板车架,另外,右支撑件架设在右后车架以及右底板车架。根据该车身后部构造,通过设置左右的倾斜支撑件和左右的支撑件,而能够由各支撑件来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相对于扭曲的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沿车身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紧固有左倾斜支撑件的前端部和左支撑件的后端部。由此,在从车身后方对车身后部构造输入了冲击荷载的情况下,所输入的冲击荷载会从后横梁经由左倾斜支撑件以倾斜状输入到左后车架。在以倾斜状输入的冲击荷载中,由车宽方向的分力而在左后车架上产生弯矩。与左后车架相同地,在右后车架上也产生了基于车宽方向的分力的弯矩。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难以相对于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确保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有改良的余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在后车架上产生弯矩而能够确保刚性的车身后部构造为课题。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以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地设有左右的后车架,并在各后车架的车身前方设有前底板,在所述前底板的车身后方且在各后车架之间设有后支承部,其中,该车身后部构造具备:左右的底板支撑件,其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连结,并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和左右的后支撑件,其从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并且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承部连结,所述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直接或经由连结部件与所述后车架连结,所述底板车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这样,使底板支撑件从前底板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另外,还使后支撑件从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而且,将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车架连结,而将后车架以及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在该状态下,当从车身后方对车身后部构造输入了冲击荷载的情况下,所输入的冲击荷载从后支撑件的后端部经由后支撑件向底板支撑件输入。由此,从后支撑件对后车架作用了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分力(即向外分力)。另一方面,从底板支撑件对后车架作用了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分力(即向内分力)。在此,向外分力和向内分力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作用于后车架的同一部位。由此,由向外分力作用于后车架所产生的弯矩与由向内分力作用于后车架所产生的弯矩相互抵消。由此,能够防止弯矩作用于后车架,从而能够确保后车架(即车身后部构造)相对于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的刚性。另外,使底板支撑件从前底板以倾斜状延伸,并将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车架连结。由此,前底板经由底板支撑件与后车架连结。在此,后车架是形成车身骨架的刚性高的部件。由此,能够用后车架来加强前底板。由此,能够提高前底板的刚性,并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感提高。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具备左右的底板车架,其通过设置于所述前底板的下表面而与所述前底板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以及所述底板车架连结。这样,使底板车架在前底板的下表面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由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形成了闭合截面。由此,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的刚性提高。而且,在为闭合截面的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上连结有底板支撑件。由此,能够通过为闭合截面的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来提高底板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后支承部形成为闭合截面。在此,后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支承部连结,并且该后支承部形成为闭合截面。由此,后支承部的刚性提高。能够由刚性高的后支承部来提高后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连结部件具备:将所述底板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连结为俯视大致V字形的支撑件连结部;和与所述后车架连结的车架连结部。这样,用连结部件的支撑件连结部而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连结为大致V字形。由此,能够由支撑件连结部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牢固地连结。由此,能够提高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在此,后车架设在车身后部构造的下部。由此,在将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单独与后车架连结的情况下,对于各支撑件的连结费事。于是,在技术方案4中,连结部件具备支撑件连结部和车架连结部。由此,能够在用支撑件连结部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连结的状态下,将车架连结部与后车架连结。由此,与将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逐个与后车架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连结部件还具备夹在所述支撑件连结部与所述车架连结部之间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腿部。这样,连结部件具备腿部,在使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腿部夹在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之间。由此,能够使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的高度位置不同。由此,相对于后车架,能够使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位置不同,从而能够在决定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位置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另外,通过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腿部夹在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之间,能够将连结部件形成为大致曲柄状截面。由此,能够提高连结部件的刚性。通过用刚性高的连结部件来连结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能够确保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刚性。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连结部具备:配置在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的上方的上支撑件连结部;和配置在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的下方的下支撑件连结部,由所述上支撑件连结部以及所述下支撑件连结部从上下方向夹持所述底板支撑件和所述后支撑件,由此进行连结。这样,支撑件连结部具备上支撑件连结部和下支撑件连结部。另外,由上支撑件连结部以及下支撑件连结部从上下方向夹持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由此进行连结。由此,能够由支撑件连结部来牢固地支承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从而提高各支撑件的刚性。在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备副车架,该副车架具有安装在所述后车架的底部的前安装部以及后安装部,在所述副车架的前安装部的附近连结有所述连结部件。这样,在后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副车架的前安装部,并在前安装部的附近连结有连结部件。由此,能够将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输入到后车架的底部的荷载传递给连结部件,并使传递到连结部件的荷载向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高效率地分散。由此,能够由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来承受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输入到后车架的底部的荷载,从而提高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在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备:供所述副车架的后安装部连结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和供所述后横梁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接合的物品收纳底板,由所述后横梁或者设于该后横梁上的支承托架形成所述后支承部。这样,将副车架的后安装部与后横梁连结,并使后横梁的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以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左右的后车架,在各后车架的车身前方设有前底板,在所述前底板的车身后方且在各后车架之间设有后支承部,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底板支撑件,其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连结,并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和左右的后支撑件,其从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并且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承部连结,所述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直接或经由连结部件与所述后车架连结,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4 JP 2015-180952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以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左右的后车架,在各后车架的车身前方设有前底板,在所述前底板的车身后方且在各后车架之间设有后支承部,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底板支撑件,其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连结,并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和左右的后支撑件,其从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并且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承部连结,所述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直接或经由连结部件与所述后车架连结,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底板车架,该左右的底板车架通过设置于所述前底板的下表面而与所述前底板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以及所述底板车架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承部形成为闭合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备:将所述底板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连结为俯视大致V字形的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桦山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