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86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抑制连接部的磨损。电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端子(2)和与第一端子能够拆卸地连接的连接器(3)。连接器具有:壳体(24),其具有壳体主体部(26)和收容第一端子的收容槽(27);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端子(25),其设置于各个所述收容槽,与对应的第一端子接触。第一端子具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卡止孔(21)。壳体具有:卡止部(28),其支承于壳体主体部且能够移位至Y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操作部(29),其结合于卡止部。通过在卡止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由卡止部将对应的卡止孔卡定,从而限制第一端子相对于壳体在X方向上移动。在卡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止部从对应的卡止孔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为了能够确保更多的人对方便、可靠、能够持续且先进的能量的接触,进行了与有助于能量的高效化的燃料电池相关的研究开发。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将构成燃料电池组的各单电池的电极的双极板与控制装置或检查装置连接的电连接结构。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电连接结构具有:连接器部,其具备收容多个双极板的收容槽;以及结合部,其形成于连接器部的侧方。结合部具有收容由多个双极板形成的凸部的槽部。在槽部设置有与凸部卡合的弹性爪。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584719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结构中,由于在连接器部的外侧设置有结合部,因此设置于连接器的内部的端子与结合部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存在端子相对于双极板移位、双极板以及端子磨损的问题。

3、鉴于以上的背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电连接结构中抑制连接部的磨损。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中,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基宏坂野雅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