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975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在车门开口部(17、18)的边上设有侧梁(11)及支柱(13),并在侧梁及支柱(13)上设有装饰部件(21、22)。在侧部构造(10)中,在支柱内部件(41)的上端部(41a)与侧梁(11)的接合部(31)重合的状态下,将支柱内部件设置在侧梁上,由此形成侧梁凸缘(34、37)与支柱凸缘(46、47)相互交叉而成的交叉部(54、55)。在该交叉部处,在支柱凸缘上形成有层差部(57、62),在侧梁凸缘(34、37)上、且在与层差部(57、62)对应的部位(34a、37a)上形成有凹部(58、6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侧部构造,其中,车门开口部的上边由侧梁形成,通过在侧梁上设置支柱而由支柱形成车门开口部的纵边,并在侧梁及支柱上设有装饰部件。
技术介绍
关于车身侧部构造,在侧部构造的上方,侧梁沿前后方向延伸,由此,由侧梁形成车门开口部的上边,在侧梁上一体地设有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在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上安装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的上端部。由该支柱形成车门开口部的纵边。像这样,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如下车身侧部构造,通过在侧梁上一体地设置将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支柱的上端部能够良好地安装在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上。关于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身侧部构造,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一体地设置在侧梁上。因此,侧梁及支柱支承部一体地成形。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从大致矩形的板材(基材)100上一体地模切(die cutting)多个侧梁及支柱支承部的坯料101。 然后,从被模切的坯料101冲压成型出侧梁及支柱支承部。但是,当从大致矩形的板材100上一体地模切侧梁及支柱支承部的坯料101时,在板材100上留下余留部分102。像这样,由于在板材101上留下余留部分102,所以难以不浪费地使用板材100来提高板材100的材料利用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83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在侧梁上良好地设置支柱,并且,能够在从板材上模切侧梁时提高板材的材料利用率。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侧梁,其在侧部构造的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车门开口部的上边,且具有向下方伸出的侧梁凸缘;支柱,其通过设置在上述侧梁上而形成上述车门开口部的纵边,且具有向车身前后方向伸出的支柱凸缘;和装饰部件,其通过沿上述侧梁凸缘及上述支柱凸缘安装而对上述车门开口部的上述上边及上述纵边进行装饰,以上述支柱与上述侧梁重合的状态将上述支柱设置在上述侧梁上,由此形成上述侧梁凸缘与上述支柱凸缘相互交叉而成的交叉部,在上述交叉部处,在上述侧梁凸缘及上述支柱凸缘的一方上形成有能够避让另一方的层差部,在上述侧梁凸缘及上述支柱凸缘的另一方上、且在与上述层差部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凹部。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上述侧梁被分割成设置在车身前方侧的前侧梁、和与上述前侧梁的后端部接合的后侧梁,上述支柱与上述前侧梁和上述后侧梁的接合部重合。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上述前侧梁的板厚尺寸大于上述后侧梁的板厚尺寸(W2)。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上述侧梁被分割成设置在车身前方侧的前侧梁、和与上述前侧梁的后端部接合的后侧梁,该车辆侧部构造具有拱形车顶,该拱形车顶的端部与上述前侧梁和上述后侧梁的接合部接合,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专利技术效果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中,支柱在与侧梁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而且,在侧梁凸缘与支柱凸缘相互交叉而成交叉部处,在侧梁凸缘及支柱凸缘的一方上具有能够避让另一方的层差部。另外,在侧梁凸缘及支柱凸缘的另一方上具有凹部。像这样,通过在侧梁凸缘及支柱凸缘的一方上具有能够避让另一方的层差部,能够在使支柱与侧梁重合的状态下良好地设置侧梁及支柱。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侧梁与支柱的连结强度。而且,通过在侧梁凸缘及支柱凸缘的另一方上具有凹部,能够使凹部的底部位与装饰、密封用的装饰部件分离。由此,通过与凹部对应地形成层差部,能够使层差部与装饰、密封用的装饰部件分离,因此,不必担心因层差部妨碍装饰部件的安装。另外,使支柱与侧梁重合,使侧梁凸缘与支柱凸缘相互交叉。由此,能够从侧梁去除现有技术所需要的朝向下方的支柱支承部。由此,在从板材模切出侧梁的坯料时,能够不在板材上留下余留部分,因此,能够提闻板材的材料利用率。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侧梁分割成前侧梁及后侧梁,能够将前侧梁的板厚尺寸确保得较大,并将后侧梁的板厚尺寸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提高前侧梁的刚性并减轻后侧梁的重量。由此,能够良好地承受输入至车身前方的碰撞载荷,并且能够谋求车辆重量的轻质化。另外,使支柱与前侧梁和后侧梁的接合部重合。由此,能够通过支柱来加强前侧梁与后侧梁的接合部。由此,在向前侧梁输入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使碰撞载荷分散到支柱,从而能够将传递至接合部的碰撞载荷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良好地确保接合部对于碰撞载荷的刚性。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使前侧梁的板厚尺寸大于后侧梁的板厚尺寸。由此,能够提高前侧梁的刚性并减轻后侧梁的重量。由此,能够良好地支承输入至车身前方的碰撞载荷,并且能够谋求车辆重量的轻质化。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使拱形车顶的端部与前侧梁和后侧梁的接合部接合。由此,能够通过拱形车顶的端部来加强前侧梁与后侧梁的接合部。由此,在向前侧梁输入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使碰撞载荷分散到拱形车顶的端部,从而能够将传递至接合部的碰撞载荷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良好地确保接合部对于碰撞载荷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从图1的箭头2方向观察侧部构造而得到的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侧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侧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5的区域7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在侧梁上安装中柱的例子的图。图9是表示在侧梁及中柱上安装装饰部件的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对侧梁(前侧梁)的坯料进行模切的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对以往的侧梁的坯料进行模切的例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添加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在侧部构造10的上方朝向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11 ;左端部(端部)12a与侧梁11接合的拱形车顶12 ;与侧梁11接合的中柱13 ;从车身外侧覆盖 中柱13及侧梁11的外面板14 ;设置在拱形车顶12的上方的车顶面板15;和形成在侧部构造10上的沿前后的车门开口部17、18设置的前后的装饰部件21、22。如图3及图4所示,侧梁11为,在侧部构造10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前车门开口部17的上边17a和后车门开口部18的上边18a的梁。该侧梁11被分割成前侧梁25及后侧梁26。前侧梁25设置在车身前方侧,后侧梁26设置在车身后方侧。前侧梁25的后端部25a从车室28侧与后侧梁26的前端部26a重合。重合而成的接合部31通过点焊而一体地接合。通过使后侧梁26与前侧梁25接合来形成侧梁11。如图5所示,前侧梁25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梁主体33 ;和从前侧梁主体33的下端部33a向下方伸出的前侧梁凸缘34。该前侧梁25为板厚尺寸Wl (图4)的板材,在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笔直的形状。前侧梁主体33相对于前侧梁凸缘34向车室28侧鼓出。前侧梁凸缘34为沿前侧梁主体33的下端部33a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形成前车门开口部17(具体而言,上边17a)的一部分的伸出片。后侧梁26设置在前侧梁25的车身后方侧,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梁主体36 ;和从后侧梁主体36的下端部36a向下方伸出的后侧梁凸缘37。该后侧梁26为板厚尺寸W2(图4)的板材,在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笔直的形状。后侧梁主体36相对于后侧梁凸缘37向车室28侧鼓出。后侧梁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学根井干仁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