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3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具有较小型且强度较高的结构。冷却结构包括:电池壳体,设置有收容电池的电池收容部;水套,形成有供冷却电池的冷媒流通的冷却回路;连接器,设置有所述冷却回路的入口或出口,且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流路;以及连接器固定部,固定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冷却结构设置有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使所述连接器固定部接合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侧,且所述前端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合部使所述水套接合于所述连接器固定部以及所述电池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了让更多人能使用到能信赖、能持续使用的先进能源,致力于对能源效率化有所贡献的轻量化进行研究。在现有的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电池运作时散发大量热量而有冷却的需求,但基于安装结构的原因,现有的冷却回路多半形成为较大型化。如此,制作冷却回路的模具也得跟着大型化,从而提升了制造的成本。此外,接合的方式也使得现有的冷却结构强度较低,容易有损坏的问题出现。本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以使冷却结构小型化且提升强度为目的,进而更进一步对能源效率化有所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具有较小型且强度较高的结构。

2、本技术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池壳体,设置有收容电池的电池收容部;水套,形成有供冷却电池的冷媒流通的冷却回路;连接器,设置有所述冷却回路的入口或出口,且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流路;以及连接器固定部,固定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冷却结构设置有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使所述连接器固定部接合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侧,且所述前端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合部使所述水套接合于所述连接器固定部以及所述电池壳体。

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为摩擦搅拌接合或钎焊接合,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前端侧延伸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沿着所述水套的外周延伸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交叉,且交叉于所述连接器固定部的两端。

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并列地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前端侧设置,且通过所述连接器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前端侧。

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固定部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且连接于所述电池壳体。

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设置在车辆的地板的所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所述连接器的上部朝向正交于所述车辆上下方向的方向弯曲,所述平面部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形成为相同或小于所述电池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所述平面部构成为所述车辆的地板面板。

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固定部以及所述水套形成为以铝板冲压成形。

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以及所述平面部形成为以铝压铸一体地成形。

9、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冷却结构中,连接器与电池壳体成为分开的两部件,进而容易的将连接器固定于电池壳体上以提升作业性。并且,连接器固定部通过两接合部与电池壳体以及水套固定,提升了接合强度。再者,电池壳体也不需设置为了固定连接器的突出部而减小了整体的体积。据此,本技术的冷却结构具有较小型且强度较高的结构。

1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直树伊藤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