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03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技术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容易使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与其他车型通用化。鞍乘型车辆具备调节器(90)和空气滤清器盒(50),其中,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盒(50)的前部或侧部设有保持所述调节器(90)的调节器保持部件(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鞍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1、以往,在鞍乘型车辆中,已知有将由发电机产生的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调节器由于会成为高温,因此一般配置于容易散热的部位。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左右一对下侧座椅框架部之间连结起来的横向框架的下表面固定调节器,利用金属的横向框架而容易散热。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904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利用车架进行散热的结构中,车架的形状根据车型而变化,因此存在难以使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与其他车型通用的技术问题。

3、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使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与其他车型通用的鞍乘型车辆。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5、鞍乘型车辆具备调节器和空气滤清器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盒的前部或侧部设置有保持所述调节器的调节器保持部件。

6、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具备:从前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以及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所述主架的侧罩,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所述调节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架和所述侧罩中的至少任一方重叠。

7、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所述调节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架重叠,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所述调节器以所述调节器的下部处于车体前后方向前侧且所述调节器的上部比所述调节器的下部靠车体前后方向后侧的方式倾斜配置,在所述调节器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电气配线的连接器部。

8、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具备:左右一对所述主架;以及横梁,其跨左右一对所述主架而设置,且安装有发动机,所述调节器被保持在比所述横梁靠上方的位置。

9、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调节器保持部件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形成有紧固而支承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盒的紧固部,在所述调节器保持部件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形成有插入而支承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盒的插入部。

10、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盒的前部形成有保持电池的电池保持部。

11、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调节器保持部件设置于比所述电池保持部靠前方的位置。

12、技术效果

13、能够提供容易使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与其他车型通用的鞍乘型车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调节器(90)和空气滤清器盒(5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调节器(90)和空气滤清器盒(5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佑子竹中伸享佐野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