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578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能够简单地构成且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车身构造(10)在车身后部(12)设有尾门开口(13),在车身后部(12)支承有尾门(15),且尾门开口(13)由尾门(15)开闭。尾门(15)具有:支承在车身后部(12)的门主体(26);形成在门主体(26)上的车门开口(31);支承在门主体(26)上且使车门开口(31)开闭的副车门(35);和避开副车门(35)地设置的高位刹车灯(3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具有设在车身后部的开口和支承在车身的后部并对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
技术介绍
在中,已知一种构造,其使尾门开闭自如地支承在车身后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内,且在尾门的大致整个区域内以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的状态设有左车门以及右车门。像这样,在车身的后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设有尾门,且在尾门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设有左车门以及右车门。由此,在使左车门以及右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车身后部的上部或尾门的上部由左车门以及右车门覆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DE 10 2008 020 090号公报专利文献I的在使左车门以及右车门关闭的状态下,由左车门以及右车门覆盖车身后部的上部。由此,难以确保在车身后部或尾门上设置高位刹车灯(以下称为发光体)的区域,需要将发光体设在左车门以及右车门上。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使与发光体连接的电气配线等电线(即线状部件)从车身后部延伸至左车门以及右车门,且使延伸的电线经过左车门以及右车门而延伸至发光体。因此,考虑到需要以使电线通过的方式形成左车门以及右车门,使构成变得复杂。而且,在将发光体设在左车门以及右车门上的情况下,当将左车门以及右车门开放时,发光体会与左车门以及右车门一同从车身后部离开。因此,担心从车身后方难以视觉辨认到发光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构成,且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具有设在车身的后部的开口、和支承在所述车身的后部且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所述的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具有:支承在车身的后部的门主体;形成在该门主体上的车门开口 ;副车门,其支承在所述门主体上且对所述车门开口进行开闭;和避开该副车门地设置的发光体。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尾门的上端与所述副车门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所述发光体设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尾门的上端与所述副车门的上端之间。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副车门的两侧缘部中一侧缘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尾门上,且所述一侧缘部以与所述发光体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设置。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尾门的车身后方,设有与所述尾门分体的导流板,且所述发光体设在所述导流板上。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尾门上,设有向所述副车门、所述尾门喷射清洗液的清洗喷嘴。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具有:设在所述副车门的车外侧的第I窗玻璃;和设在所述尾门的车外侧中避开所述副车门的部位的第2窗玻璃,所述第I窗玻璃与所述第2窗玻璃配置在同一面上。专利技术效果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中,将发光体设在尾门上。由此,能够使与发光体连接的电气配线等电线无需经过副车门而延伸至发光体,而是从尾门直接延伸至发光体。由此无需以使电线通过的方式形成副车门,能够使构成简单。而且,通过将发光体设在尾门上,在使副车门开放时,发光体不会与副车门一起移动。由此,即使在副车门为开放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车身后方视觉辨认到发光体,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使尾门的上端部与副车门的上端部相比位于上方。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将发光体设在尾门的上端与副车门的上端之间。由此,在使副车门开放时,不论副车门的开度如何,都能够使发光体不被副车门遮挡。由此,在使副车门开放时,能够从车身后方视觉辨认发光体,从而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此外,通过将发光体设在尾门的上端与副车门的上端之间,能够将发光体配置在较高位置上。由此,在车外,即使乘员站立在车门开口的附近,发光体也会位于乘员的上方。由此,无需担心由乘员遮挡发光体,从而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使副车门的两侧缘部中一侧缘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尾门上。而且,使副车门的一侧缘部与发光体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由此,在使副车门开放的状态下,能够使发光体的左侧部面对副车门的左侧,使发光体的右侧部面对右侧。即,能够使得不会由开放的副车门遮挡发光体的整体。由此,例如,即使与发光体相比身高矮的乘员位于副车门的左右侧的任意一侧,也能够观察到发光体的左侧部或右侧部,从而能够确保发光体的视觉辨认性。在此,例如,当将发光体设在副车门上时,则副车门的两侧缘部的一侧缘部将与发光体重叠,从而需要分割发光体。于是,在技术方案3中,将发光体设在尾门上。由此,无需分割发光体就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将发光体设在车宽方向上的期望位置上,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将分体的导流板设在尾门的车身后方,且将发光体设在导流板上。通过将分体的导流板设在尾门的车身后方,例如,在从车身后方向车身后部输入有载荷的情况下,能够由导流板吸收载荷而抑制尾门的变形。由此,仅修复因载荷而造成外伤的导流板即可。由此,无需修复尾门,从而能够提高修复时的作业性。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将清洗喷嘴设在尾门上。通过将清洗喷嘴设在尾门上,而无需使向清洗喷嘴供给清洗液的管从副车门通过。由此,无需以使管通过的方式形成副车门,能够使构成简单。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将第I窗玻璃设在副车门的车外侧,将第2窗玻璃设在尾门的车外侧。而且,将第I窗玻璃与第2窗玻璃配置在同一面上。在此,考虑到车身的外观性和车身后部的视觉辨认性,而优选为使尾门的表面与副车门的表面设在同一面。但是,为了使尾门的表面与副车门的表面设在同一面,需要增大从尾门的前端部至后端部的距离(即尾门的厚度尺寸)。由此在成形尾门的框架时,框架的拉深量将增大,从而导致框架的成形变得困难。于是,在技术方案6中,将第2窗玻璃设在尾门的车外侧,将第2窗玻璃与第I窗玻璃配置在同一面上。由此,能够仅以第2窗玻璃的板厚尺寸的量来将框架的拉深量抑制为较小,从而能够容易地成形框架(即尾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使图1的的尾门开放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3-3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使图1的的副车门开放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图5是表示由图1的5-5线截断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1的车身后部以及尾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由图1的7-7线截断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8向视图。图9是表示由图1的9-9线截断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从车内下方观察图1的的状态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 11 车身12 车身后部(车身的后部)13 尾门开口(开口)15 尾门26 门主体27 尾门窗玻璃(第2窗玻璃)31 车门开口35 副车门35a副车门的右侧缘部(副车门的两侧缘部中的一侧缘部)35c副车门的上端37 外观部件(导流板)37a外观部件的上端(尾门的上端)39 高位刹车灯(发光体)41 清洗喷嘴44 车外47 车门窗玻璃(第I窗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前(Fr) ”“后(Rr) ”、“左(L) ”、“右(R) ”遵照从驾驶者所观察的方向。实施例对实施例的10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10在车身11的后部12具有尾门开口(开口)13,在车身11的后部12朝向水平方向而具有多个尾门铰链14,且具有以多个尾门铰链14为轴转动而使尾门开口 13开闭的尾门15。以下,将车身11的后部12称为“车身后部12”。车身后部12具有:形成车身后部12的左外侧面的左侧面板(侧面板)17 ;形成车身后部12的右外侧面的右侧面板(侧面板)18 ;和车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构造,具有:设在车身的后部的开口;和尾门,其支承在所述车身的后部且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具有:支承在车身的后部的门主体;形成在该门主体上的车门开口;副车门,其支承在所述门主体上且对所述车门开口进行开闭;和避开该副车门地设置的发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友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