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车辆的车身构造,更详细而言,涉及为了减轻行驶中的车辆的车身的提升(上升作用或者上升力)而设有用于在车身底板下形成空气流的空气流路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汽车等车辆的车身一般而言被设计为增加车辆直行行驶中的车身底板下的空气流量来减轻车身的上升作用。然而,在仅考虑直行行驶中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底板下的空气流而设计的车身的情况下,车身承受横向风而偏摇角(横向风与前后方向风的合成风的相对于车身的朝向)增大时,底板下的空气流量会减少,提升CL(在车身上产生的无维度的力)会增大。特别是,在低阻力车辆中,设计为直行时底板下的空气难以在横向穿过时,底板下空气流量的减小变得显著,提升的增大程度也会增大。而且,车身的提升CL(即上升力)增大时,由于轮胎的侧偏刚度(cornering power)降低,因此转向性能下降,另外,在控制转向、制动力及驱动力等,而欲利用轮胎的侧偏刚度来控制车身的运动的情况下,其性能(作用效果)也会降低。因此,以往提出了即使在车身承受横向风时,为了将提升减轻而用于在车身底板下以充分的程度使空气流流通的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构造,在车辆的车身的两侧的下方部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形成从所述车身底板下延伸到所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的空气流路,从所述车身底板下侧向所述车身侧面侧的该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为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还设有在存在横向风时在所述车辆的行驶中,将所述横向风的风上游侧的空气流路封闭的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9 JP 2015-0311691.一种车身构造,在车辆的车身的两侧的下方部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形成从所述车身底板下延伸到所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的空气流路,从所述车身底板下侧向所述车身侧面侧的该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为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还设有在存在横向风时在所述车辆的行驶中,将所述横向风的风上游侧的空气流路封闭的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通过在从所述车身底板下贯通到所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且开口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构造中,用翅片部件将该管状构造内的空间隔开,从而形成所述空气流路,所述翅片部件在所述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直立并在从所述车身底板下侧向所述车身侧面侧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所述空气流路是管状构造,从所述车身底板下到所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在向所述车辆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弦田辽平,下川真之介,塚田太郎,深川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