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981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包括汽缸壳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汽缸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汽缸壳体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卡环;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连通对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既可以实现正常换挡时的副箱高低档,又可以实现副箱中间轴取力时的副箱中间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公司都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改进自己的老产品。改进它们的质量,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他们的成本,市场上只有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真正占领市场,赢得客户。现有商用车变速器的副箱气缸多为气控操纵,并需使用减压阀为副箱操作提供合适的气压,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且换挡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包括汽缸壳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汽缸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汽缸壳体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卡环;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连通对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均连接压缩气体。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活塞固定于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活塞杆与汽缸壳体右侧的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第二活塞固定于第二活塞杆上,第二活塞杆与汽缸壳体左侧的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并伸出至汽缸壳体外侧。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活塞杆的右侧端部凸伸出第二活塞右端面。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活塞杆的右侧端部凸伸出第二活塞右端面长度与第一活塞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汽缸壳体的内腔右侧壁到卡环的距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现有的三位置气缸气动操作方式改为电控气动,即用三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控制三位置气缸的三个气压工作孔,既可以实现正常换挡时的副箱高低档,又可以实现副箱中间轴取力时的副箱中间位置;同时取消减压阀,通过对电磁阀的PWM控制实现不同的气压输出;使用电磁阀实现对副箱换挡及中间位置的控制,结构简单;电磁阀可直接集成在副箱气缸上或用管路连接,安装方式灵活;取消减压阀,用PWM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不同的气压输出;气路集成式设计,有效缩短气路长度,使副箱档位切换迅速,可靠;本技术结构紧凑,气路简单,可靠性高,同时提高了副箱换挡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包括汽缸壳体8,汽缸壳体8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I和第二活塞2,汽缸壳体8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I和第二活塞2之间的卡环3。第一活塞I和第二活塞2的外周与汽缸壳体8之间均设有密封圈。第一活塞I固定于第一活塞杆6上,第一活塞杆6可沿汽缸壳体8右侧的导向槽7进行滑动。第二活塞2固定于第二活塞杆5上,第二活塞杆5沿汽缸壳体8左侧的导向槽伸出汽缸壳体8外侧,该导向槽内设有密封圈。第二活塞2和第一活塞I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8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三个腔体,即Al腔、BI腔、Cl腔。电磁阀a、电磁阀b和电磁阀c的输入端均连接压缩气体,电磁阀a、电磁阀b和电磁阀c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8上的A孔、B孔、C孔连通对应的Al腔、BI腔、Cl腔。电磁阀a、电磁阀b和电磁阀c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结合附图1,将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作以描述:如图1所示,来自整车的压缩空气不经过减压阀直接接入电磁阀a、电磁阀b和电磁阀C。当变速器副箱需挂入高档时,电磁阀a和电磁阀c关闭,对电磁阀b输入PWM信号,减压后的压缩气体经B孔进入气缸BI腔并将第二活塞2推到最左端,从而实现高档。当变速器副箱需挂入低档时,电磁阀b和电磁阀c关闭,对电磁阀a输入PWM信号,减压后的压缩气体经A孔进入气缸Al腔并将第二活塞2推到卡环3上,从而实现低档。当副箱需挂入中间位置时,先关闭电磁阀a和电磁阀b,直接打开电磁阀C,使整车压缩空气经C孔进入气缸Cl腔,当第一活塞I移动到卡环3上时,对电磁阀a输入PWM信号,压缩气体经A孔进入气缸Al腔,当第二活塞杆5右侧 端部4 (第二活塞杆5右侧端部4凸伸出第二活塞2右端面)顶到第一活塞I上时,由于压差就实现了副箱气缸的中间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汽缸壳体(8)、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 汽缸壳体(8)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I)和第二活塞(2),汽缸壳体(8)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I)和第二活塞(2)之间的卡环(3);第二活塞(2)和第一活塞(I)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8)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Al)、第二腔体(BI)和第三腔体(Cl); 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8)上的第一孔(A)、第二孔(B)、第三孔(C)连通对应的第一腔体(Al)、第二腔体(BI)和第三腔体(C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的输入端均连接压缩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I)固定于第一活塞杆(6)上,第一活塞杆(6)与汽缸壳体(8)右侧的第一导向槽(7)滑动配合;第二活塞(2)固定于第二活塞杆(5)上,第二活塞杆(5)与汽缸壳体(8)左侧的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并伸出至汽缸壳体(8)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塞杆(5)的右侧端部(4)凸伸出第二活塞(2)右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塞杆(5)的右侧端部(4)凸伸出第二活塞(2)右端面长度与第一活塞(I)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汽缸壳体(8)的内腔右侧壁到卡环(3)的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包括汽缸壳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汽缸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汽缸壳体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卡环;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连通对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既可以实现正常换挡时的副箱高低档,又可以实现副箱中间轴取力时的副箱中间位置。文档编号F16H61/40GK202946659SQ201220560078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车变速器电控气动三位置副箱气缸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汽缸壳体(8)、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汽缸壳体(8)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1)和第二活塞(2),汽缸壳体(8)的内腔上固定有位于第一活塞(1)和第二活塞(2)之间的卡环(3);第二活塞(2)和第一活塞(1)从左至右将汽缸壳体(8)的内腔分隔成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A1)、第二腔体(B1)和第三腔体(C1);第一电磁阀(a)、第二电磁阀(b)和第三电磁阀(c)的输出端通过汽缸壳体(8)上的第一孔(A)、第二孔(B)、第三孔(C)连通对应的第一腔体(A1)、第二腔体(B1)和第三腔体(C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聂幸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