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0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相对的面,及法兰盘与防脱隔垫相对的面均设定为倾斜结合面,将第一防松螺母与第二防松螺母装配成紧固件分总成,使第一防松螺母倾斜结合面的较厚处与第二防松螺母倾斜结合面的较薄处相配合,此时,第一防松螺母与第二防松螺母之间,防松隔垫与法兰盘之间形成了两个楔型面,在楔形面的作用下,即使车辆在恶劣工况下运行,在结合面之间强大的阻力作用下,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防松螺母、防松隔垫也不会发生回转,达到了防松的目的,解决了输出轴松脱故障。因此该不对称防松结构实现了防松目的,解决了变速器输出轴处螺母松动导致输出轴松脱的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锁紧,涉及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


技术介绍

1、变速器输出轴与法兰盘之间一般采用螺纹紧固连接,其目的是为了使变速器输出轴、法兰盘、车辆传动轴之间连接可靠并向传动轴传递变速器的。但是传统的螺纹连接在变载、振动、冲击时,螺栓连接则可能回转而产生松动,导致输出轴与整车连接部位松脱,发生车辆动力中断的严重故障。

2、传统的螺纹连接结构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采用螺栓加隔垫连接,一种采用凸缘螺母连接,但是这两种螺纹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售后均出现了较多的的螺纹松动导致松脱故障。

3、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变速器输出轴以轴向载荷为主,径向载荷为辅,在受到轴向载荷时,变速器输出轴会因轴向载荷作用而轴向伸长,径向弹性收缩,而连接螺母则径向扩张。螺纹接触面之间会出现微量的相对径向滑动,在长期以及多次不良载荷的反复作用下,最终会导致螺母回旋松动。另外,变速器输出轴受到径向载荷的反复作用时,螺栓会产生弹性扭转变形的趋势,随着变形不断累积,最终会导致扭转变形的位移,从而在螺纹螺旋方向上就出现使螺母回旋松动的分力。

4、综上所述,螺纹回旋是导致螺纹松动的主要原因,传统螺纹连接无法避免螺纹回旋,故无法有效防止输出轴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螺纹螺旋方向出现螺母相对径向滑动,导致螺母回旋松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包括法兰盘和套设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紧固件总成;

4、所述紧固件总成包括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所述第一防松螺母位于所述第二防松螺母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松螺母的另一端设有防松隔垫,所述防松隔垫套设在变速器输出轴上,所述法兰盘套设在所述紧固件总成和所述防松隔垫的外壁,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接触的端面均为倾斜结合面。

5、优选地,所述防松隔垫为不规则圆台结构。

6、优选地,所述防松隔垫和所述法兰盘接触的端面均为倾斜结合面;

7、所述防松隔垫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及所述法兰盘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相等。

8、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防松螺母和所述防松隔垫均采用钢性材料制成。

9、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松螺母和所述第二防松螺母采用紧固胶连接。

10、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防松螺母的内壁面设有螺纹,第一防松螺母与变速器输出轴通过螺纹连接;

11、在所述第二防松螺母的内壁面设有螺纹,第二防松螺母与变速器输出轴通过螺纹连接。

12、优选地,第一防松螺母的拧紧方向与第二防松螺母的拧紧方向相适应。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松螺母的另一端面为水平面。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松螺母、所述第二防松螺母、所述防松隔垫和所述法兰盘同轴设置。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松螺母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及所述第二防松螺母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相等。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螺纹回旋是导致螺纹松动进而导致输出轴松脱的主要原因。该不对称防松结构,防止螺纹回旋,实现防松目的,解决了变速器输出轴处螺母松动导致输出轴松脱的严重问题。具体的,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相对的面均设定为倾斜结合面,将第一防松螺母与第二防松螺母装配成一个紧固件分总成,使第一防松螺母倾斜结合面的较厚处与第二防松螺母倾斜结合面的较薄处相配合,将两者用力压紧,确保两者不会松脱。再将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连接在变速器输出轴上,再设置防松隔垫,将法兰盘设置在紧固件总成和防松隔垫的外壁,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之间形成楔型面,楔形面之间会有对应的轴向力,在楔形面的作用下,即使车辆在恶劣工况下运行,在结合面之间强大的阻力作用下,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防松螺母不会发生回转,达到了防松的目的,解决了输出轴松脱故障。

18、进一步地,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防松螺母和防松隔垫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是为了使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防松螺母和防松隔垫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变形。

19、进一步地,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采用紧固胶连接,为了在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工作时,更不容易脱落。

20、进一步地,防松隔垫和法兰盘接触的端面均为倾斜结合面(一边薄一边厚的斜面,装配时,厚的一面与对应配合件薄的一面结合),防松隔垫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及法兰盘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相等,是为了将防松隔垫与法兰盘装配的更贴合。

21、进一步地,第一防松螺母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及第二防松螺母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相等,是为了将第一防松螺母与第二防松螺母装配的更贴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4)和套设在变速器输出轴(5)上的紧固件总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隔垫(3)和所述法兰盘(4)接触的端面均为倾斜结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第二防松螺母(2)和所述防松隔垫(3)均采用钢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和所述第二防松螺母(2)采用紧固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的内壁面设有螺纹,第一防松螺母(1)与变速器输出轴(5)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松螺母(1)的拧紧方向与第二防松螺母(2)的拧紧方向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的另一端面为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所述第二防松螺母(2)、所述防松隔垫(3)和所述法兰盘(4)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及所述第二防松螺母(2)的倾斜结合面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4)和套设在变速器输出轴(5)上的紧固件总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隔垫(3)和所述法兰盘(4)接触的端面均为倾斜结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第二防松螺母(2)和所述防松隔垫(3)均采用钢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和所述第二防松螺母(2)采用紧固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输出轴处的单向回转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防松螺母(1)的内壁面设有螺纹,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蓝天安元卜张恪赵杰章刚殷崇一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