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1、液力自动变速器(at)是相对于手动变速器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发动机状态匹配挡位的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和电液控制系统,其中的液力变矩器从根本上简化了换挡操作,并且同时具有传统手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相同的功能。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主要由套在轴上的若干行星排和换挡执行机构组合而成,通过换挡执行机构中不同元件的分离或者接合,可以实现多种传动比的输出,从而实现变速的目的。电液控制系统则用于实现液力变矩器的闭锁控制以及对变速器的换挡操纵和换挡品质控制等。
2、目前常用的换挡执行机构一般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其中离合器作为换挡执行机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由毂类零件、活塞和摩擦副等构成,其性能直接影响汽车动力总成的动力输出,现有离合器通常只有一个扭矩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连接。如公告号为cn11070120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集成结构,其包括集成输入齿毂、齿圈、离合器、离合器支座、活塞和取力器输入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毂(1)、第一内毂(3)、第二外毂(4)、连接盘(2)、第一耦合组件、第二耦合组件以及活塞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活塞(9)与活塞座(5)之间设置有平衡活塞(17),平衡活塞(17)位于第二卡环(16)的内侧面,平衡活塞(17)上开设有通孔,第二活塞(14)用于挤压第二对偶片(18)与第二摩擦片(19)的挤压头对应于通孔设置,在第二活塞(14)上设置有第二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毂(1)、第一内毂(3)、第二外毂(4)、连接盘(2)、第一耦合组件、第二耦合组件以及活塞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活塞(9)与活塞座(5)之间设置有平衡活塞(17),平衡活塞(17)位于第二卡环(16)的内侧面,平衡活塞(17)上开设有通孔,第二活塞(14)用于挤压第二对偶片(18)与第二摩擦片(19)的挤压头对应于通孔设置,在第二活塞(14)上设置有第二抵接凸台,且第二回位弹簧(15)一端与第二抵接凸台连接,另一端通过平衡活塞(17)与第二卡环(16)内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9)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径向过油孔(91),第一径向过油孔(91)对应于第一回位弹簧(10)设置;第一外毂(1)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外毂过油孔(101),第一外毂过油孔(101)对应于第一回位弹簧(10)设置;在第二活塞(14)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径向过油孔(141),第二径向过油孔(141)对应于第二回位弹簧(15)设置,在活塞座(5)上开设有第三油道(53),第三油道(53)、第二径向过油孔(141)、第一径向过油孔(91)以及第一外毂过油孔(101)构成弹簧降温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座(5)上开设有第四油道(54),第四油道(54)对应于第二摩擦片(19)设置,在第二外毂(4)上对应于第二对偶片(18)位置沿径向开设有第二外毂径向过油孔(41),在第一内毂(3)上对应于第一摩擦片(13)位置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内毂径向过油孔(301),第四油道(54)、第二外毂径向过油孔(41)以及第一内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格润,张晨光,全东,刘义,聂幸福,郑泽奇,王凯峰,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