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736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包括:前稳定杆;以及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其中,所述前稳定杆通过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在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和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增强前机舱和车身整体刚度,抵消车辆在高速过弯状态时的侧倾过大、车架变形,改善车辆过弯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前稳定杆总成大多装配于赛车或高性能汽车上,一般家用汽车不标配此装置,通过改装的方式自行加装。前稳定杆总成布置在机舱,前稳定杆总成将左、右前悬架安装板刚性连接,可以增强前机舱和车身整体刚度,抵消车辆在高速过弯状态时的侧倾过大、车架变形,改善车辆过弯能力。因此,前稳定杆总成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现有车辆前稳定杆采用一点或两点连接的方式与前悬架安装板安装,存在连接刚度弱、连接精度低、抗扭能力差等问题,前稳定杆存在弹性差、回复变形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通过改进左、右前稳定杆连接板结构和前稳定杆材料,增强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强度和前稳定杆刚度,以达到增强前机舱和车身整体刚度,抵消车辆在高速过弯状态时的侧倾过大、车架变形,改善车辆过弯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包括:前稳定杆;还包括: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其中,所述前稳定杆通过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在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和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均为冲压成型的单层钢板。其中,所述单层钢板的型面具有用于与前悬架安装板配接的安装凸台、三点布置的安装孔及加强筋结构。其中,所述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通过所述安装凸台、安装孔及加强筋结构安装在机舱上部的所述左前悬架安装板和所述右前悬架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前稳定杆为整体式弹簧钢管。其中,所述整体式弹簧钢管为折弯结构。其中,所述前稳定杆和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采用半包裹结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前稳定杆被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包裹的部分采用焊接方式刚性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前稳定杆总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前稳定杆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进左、右前稳定杆连接板结构和前稳定杆材料,增强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强度和前稳定杆刚度,以达到增强前机舱和车身整体刚度,抵消车辆在高速过弯状态时的侧倾过大、车架变形,改善车辆过弯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稳定杆总成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稳定杆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的结构放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前稳定杆总成在车身上的装配位置示意图。1:左前稳定杆连接板2:右前稳定杆连接板3:前稳定杆4:过孔5:安装孔6:安装孔凸台7:包裹的部分71:焊点8:前稳定杆总成9:左前悬架安装板10:右前悬架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8,包括:前稳定杆3 ;以及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 ;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 ;其中,所述前稳定杆3通过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安装在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9和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10上。如图2所示,所述前稳定杆为整体式弹簧钢管,所述整体式弹簧钢管优选为折弯结构,为达到更好的防止车身侧倾的力学要求和避让机舱内其他零件,其弯曲结构设计成“弓”字形状,对前稳定杆的材料进行优化,采用刚性、抗拉强度更高的弹簧钢,以保证车身在侧倾状态时的力传递和稳定杆本体抗变形能力。图3所示,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和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为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其中,单层钢板的型面具有用于与前悬架安装板配接的安装凸台6、三点布置的安装孔5及加强筋结构。其中,所述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通过所述安装凸台6、安装孔5及加强筋结构安装在机舱上部的所述左前悬架安装板9和所述右前悬架安装板10上。另外,过孔4为适配于前悬架安装板的过孔,前稳定杆总成的安装采用三点式,三点式布置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安装结构,使前稳定杆连接板和前悬架安装板的连接更加刚性,强度更高,有利于力的传递。另外,所述前稳定杆3和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采用半包裹结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前稳定杆3被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包裹的部分7采用焊接方式刚性连接,包裹的部分7包括多个焊点71,优选为二氧化碳保护焊焊点。前稳定杆3和左前稳定杆连接板I和右前稳定杆连接板2之间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进行焊接,由于焊接面积大,此种焊接的强度可等同于刚性体。如图4所示,前稳定杆总成8的安装在机舱上部的左前悬架安装板9、右前悬架安装板10正上方,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上述前稳定杆总成8表面处理为镀锌黑色钝化,保证了整车的美观性和防腐性能。本技术前稳定杆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优化前稳定杆材料和结构,改进前稳定杆连接板的安装结构和焊接方式,强化了前稳定杆总成和车身的连接强度和刚度,提高前稳定杆抗变形能力,有效防止车辆在高速过弯状态时的侧倾过大、车架变形,改善车辆过弯能力。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前稳定杆总成。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包括:前稳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 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 其中,所述前稳定杆通过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在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和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均为冲压成型的单层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钢板的型面具有用于与前悬架安装板配接的安装凸台、三点布置的安装孔及加强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通过所述安装凸台、安装孔及加强筋结构安装在机舱上部的所述左前悬架安装板和所述右前悬架安装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为整体式弹黃钢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弹簧钢管为折弯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和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采用半包裹结构方式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被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以及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包裹的部分采用焊接方式刚性连接。9.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前稳定杆总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包括前稳定杆;以及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稳定杆总成,包括:前稳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左前稳定杆连接板;车身右侧前悬架安装板上的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其中,所述前稳定杆通过所述左前稳定杆连接板和所述右前稳定杆连接板,安装在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和车身左侧前悬架安装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国超刘安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