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底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245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底部结构,该底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底部结构的区域中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该底部结构优选具有加强该底部结构的横梁;以及稳定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沿车辆高度轴线方向观察,稳定器(30)的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中间区域(30a)这样多地向下设置:使得该中间区域与底部结构的横梁布置无关地不仅在构造位置中而且在弹入状态中都为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该中间区域后方的、待保护的组件(26)或部件形成碰撞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车辆一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车身)底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车辆构造中,例如设计要求或封装要求经常要求组件的极低的安装位置。因此,通常相对于车辆高度轴线方向在组件上或组件中位于最下部且由于其结构和功能而最需要保护的部件——例如油底壳和位于油底壳后方的用于油回路的抽吸装置或者转向传动机构(为了举例仅给出几个例子)——越来越接近为各车辆预设的、必须遵守的底界线。前车桥结构通常具有横梁,在结构上如此设计该横梁的坚固的支承支座,即该支承支座或者位于待保护的部件下方和/或前方,从而当越过干扰轮廓时横梁能执行其保护功能并经受住对障碍的越过和/或实现滑动越过障碍同时不损坏较敏感的部件。然而,这种普遍已知的结构的缺点在于,为了保证对部件的保护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沿车辆横向方向由该部件占用的延展上存在位于该部件前方或下方的横梁。这种结构通常仅通过复杂且花费高的方式才能得到。由DE1630256A1已知了一种稳定器布置结构,其中中间的、在两侧支承在机动车的纵梁上的横杆/横向稳定杆具有向前伸出的曲柄/曲拐,仅当向后伸出的稳定器臂完全弯曲时该曲柄才向下偏移并因此近似为布置在其后方的驱动设备内燃机油底壳形成碰撞保护。而在构造位置中横板相对于车辆高度轴线位于底界线上方。在此未描述其它底部结构,例如具有支承有组件的辅助框架或副车架以及必要时具有底板覆件的其它底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底部结构,其中尤其还在确保辅助框架上的稳定器以及固定在辅助框架上的部件的必要通路的情况下,可实现持久有效的碰撞保护。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底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底部结构的区域中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以及稳定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稳定器的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中间区域沿车辆高度轴线方向观察这样多地向下设置使得该中间区域与可能存在的横梁布置无关地不仅在构造位置或基位置中而且在弹入状态下都为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该中间区域后方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形成碰撞保护。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再需要位于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前方或下方、例如与前车桥装置相连接的横梁布置,该横梁布置必须相应地总是在近似整个车辆宽度上伸展,从而为横梁布置给出显著的结构上的自由空间。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以有利的双重功能来使用本来就总是近似在整个车辆宽度上延伸的、坚固地实施成金属管或实心材料的稳定器中间区域,从而代替底部结构的横梁布置来承担在底部结构区域中的组件保护或部件保护(功能)。因此,必要时甚至可以根据底部结构的构造完全或至少部分地省去使之加强的横梁布置。在此,尤其优选的是中间区域的不具有弯曲部或曲柄的直线形构造。根据一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稳定器的中间区域为此大致在针对相应车辆预设或规定的底界线的区域中延伸,或者以规定的间距在该底界线上方一尤其是紧邻在该底界线上方一延伸。由此提供了对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的可靠和功能安全的保护。像之前已经描述和指出的,有利地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所述底部结构的例如形式为横撑件的横向支承装置,该横向支承装置则优选可以布置成使得该横向支承装置位于底部结构的相应期望的位置上,尤其还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朝着车辆中央观察在稳定器的中间区域后延伸。因此,借助于这种优选平面的或板状的横撑件结构使得底部结构上的横梁以其传统功能被用作横向加强元件,而不必同时强制性地承担对与底部结构相关地设置或布置的组件或部件的保护功能,虽然当然也不排除承担所述保护功能的情况,如果希望它们结构简单地实现。借助于这种其中保护功能转移至稳定器的中间区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尤其可以实施横梁或横撑件结构,与横梁布置必须承担对例如转向传动机构或类似物的保护功能的情况相比,所述横梁或横撑件布置必要时也构造得明显更短且进而仅在车辆横向方向的部分区域上延伸。由此得到与横梁结构的设计或使用相关的、之前提到的显著的结构上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尤其优选涉及辅助框架作为底部结构的组成部分的应用情况。在这种辅助框架上通常支承有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导向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的组件或至少一个另外的组件。稳定器优选铰接在该辅助框架上,其中更优选地规定,在俯视图中为U形的稳定器在所述辅助框架的两侧支承在转动支承装置中,和/或所述稳定器以其沿车辆纵向方向或行驶方向指向的臂与车轮导向元件联接。根据不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6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稳定器的支承在辅助框架上的中间区域沿车辆高度轴线方向观察这样多地向下设置使得所述中间区域在与一布置在该中间区域下方的底板覆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为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其后方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形成碰撞保护。在此,例如当撞到障碍物(例如路缘石)时,底板覆件如此向上移位或者向上弹性形变,即该底板覆件抵靠在稳定器的相对坚固且抗弯的中间区域上。因此,特别普遍地可以使底板覆件在构造位置中或在不被加载的状态下从稳定器的中间区域向下下降一规定的间距,以便在正常的行驶工作中能够不传递振动激励或振动噪声。然而替代于此,根据一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还可以规定,底板覆件在构造位置中便贴靠在稳定器的中间区域上。通过这两种措施得到的额外的支承有利于使车辆在不损坏定位在其后方的组件部件或辅助框架的情况下滑动经过障碍物。特别是联系该实施方案并不一定要求稳定器的中间区域沿车辆高度轴线方向观察持久地这样多地向下布置即该中间区域无论在构造位置中还是在弹入状态下都能为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其后方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形成碰撞保护,虽然该方案是优选的。然而,联系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方面重要的主要是稳定器的中间区域的这种布置结构,该中间区域在与底板覆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为布置在该区域中的组件或部件形成可靠并且功能安全的碰撞保护功能。也就是说,在此能使用例如DE1630256A1意义上的稳定器设计连同之前所述的底板覆件。在此尤其优选的是,底板覆件可以是板状的和/或在稳定器的中间区域的区域中设计为被加强的,由此借助于简单的手段进一步提高其防护功能。此外,底板覆件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朝向稳定器的中间区域的支撑元件,在底板的向下平坦的、在流动动力方面有利的设计中该支撑元件优选实现了向上与辅助框架和/或稳定器的结构上给定的几何构型的规定匹配,以及与此联系的均匀分布的力导入或者力矩支撑,这一点例如利用权利要求9要求的那样。在本专利技术的尤其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可以形成多个沿稳定器的中间区域分布的突起部作为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例如沿车辆纵向方向形锁合地包围中间区域或者在向上和向后作用的碰撞力的情况下夹紧在中间区域上并且额外地稳定底板覆件。稳定器的向后伸出的臂优选能通过一弯曲部一以例如大致90度一绕过辅助框架上的至少一个横向延伸的组件和/或部件;稳定器的臂尤其可以绕过安装在辅助框架上的齿条转向传动机构或绕过该齿条转向传动机构的侧向伸出的转向横拉杆。附图说明下面利用其它细节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示意性示出图1示出机动车的部分示出的底部结构的从斜前方(观察)的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4 DE 102010033332.81.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底部结构,该底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布置在底部结构的区域中的待保护的组件或部件,该底部结构优选具有加强该底部结构的横梁;以及 稳定器, 其特征在于, 沿车辆高度轴线方向观察,稳定器(30)的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中间区域(30a)这样多地向下设置使得该中间区域与底部结构的横梁布置无关地不仅在构造位置中而且在弹入状态中都为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布置在该中间区域后方的、待保护的组件(26)或部件形成碰撞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30)的中间区域(30a)直线形地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30a)在针对相应车辆预设或规定的底界线的区域中延伸,或者以规定的间距在该底界线上方——尤其是紧邻在该底界线上方——延伸。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所述底部结构的横撑件(24),该横撑件沿行驶方向或沿车辆纵向方向朝着车辆中央观察在所述稳定器(30)的中间区域(30a)后方延伸。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辅助框架(10),在所述辅助框架上支承有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导向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的组件(26)或至少一个另外的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30)铰接在所述辅助框架(10)上,其中优选规定在俯视图中为U形的稳定器(30)在所述辅助框架(10)的两侧支承在转动支承装置(12f、14f )中,和/或所述稳定器以其沿车辆纵向方向或行驶方向指向的臂(30b)与车轮导向元件联接。7.尤其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鲁吉斯T·克莱默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