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19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20:43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侧构件后部,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前侧的一部分是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成使得所述倾斜部的位置朝向所述车辆的前侧上升;以及管状的前侧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倾斜部并且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延伸。板状的加强构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内周表面,所述加强构件设置有在所述前侧构件的后端后方朝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延伸部,并且所述延伸部固定到所述前侧构件后部。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A front part of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part, which extend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vehicle. The front part of the front part of the front part is an inclined part, which is inclined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inclined part rises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 and the tube like front member is fixed to the front. The inclined portion at the rear part of the side member extends from the inclined part to the front side of the vehicle. The stiffening member is fix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ront member, and the strengthening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sion that extends back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vehicle at the back end of the front member, and the extension is fixed to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231483(JP2003-231483A)号公开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设置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整体地延伸的前侧构件。前侧构件设置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部、从后部的前端朝向车辆的上前侧斜着延伸的倾斜部以及从倾斜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前部。
技术实现思路
在JP2003-231483A中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前侧构件的倾斜部布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并且前侧构件成形为在倾斜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弯曲。因此,一旦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作用在JP2003-231483A中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前侧构件上,前侧构件在倾斜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弯曲,并且载荷可能不会从前侧构件的前部有效地传递到倾斜部和后部。当载荷不能被适当地传递到前侧构件的倾斜部和后部时,前侧构件的前部可能经历不期望的过度变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侧构件后部,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前侧的一部分是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成使得所述倾斜部的位置朝向所述车辆的前侧上升;以及管状的前侧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倾斜部并且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延伸。板状的加强构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内周表面,所述加强构件设置有在所述前侧构件的后端后方朝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延伸部,并且所述延伸部固定到所述前侧构件后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当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作用在前侧构件上时,载荷同样经由加强构件的延伸部传递至前侧构件后部。因此,相较于加强构件的延伸部未固定至前侧构件后部的情况,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到前侧构件后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车辆前部结构中,车辆前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箱状的抗扭箱,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相邻,并且所述箱状的抗扭箱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并且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和所述抗扭箱可以在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和所述抗扭箱的壁部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彼此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经由加强构件的延伸部被分散并传递到抗扭箱以及前侧构件后部。加强构件的延伸部、前侧构件后部和抗扭箱在加强构件的延伸部、前侧构件后部和抗扭箱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彼此固定,因此,来自加强构件的延伸部的载荷能够直接传递到抗扭箱。因此,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还能够被有效地传递到抗扭箱。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可设置有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下壁部、从所述下壁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部、以及从所述侧壁部的上侧边缘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部,所述抗扭箱可设置有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部、以及从所述周壁部的位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上的部分的上侧边缘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延伸的前壁部,并且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凸缘部以及所述抗扭箱的所述前壁部可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凸缘部以及所述抗扭箱的所述前壁部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彼此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脊线形成在抗扭箱的周壁部和前壁部之间的边界处(在本说明书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还意指“大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抗扭箱的位于脊线附近的部分相较于无脊线形成的平板状部分在强度上更高且不太可能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加强构件的延伸部固定至抗扭箱的上壁部。因此,即使当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载荷从加强构件的延伸部作用在抗扭箱的前壁部上时,载荷在抗扭箱的位于前壁部后方的脊线附近的部分处被有效地承受。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抗扭箱的箱状部分(诸如周壁部和底壁部)的变形。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前侧构件可具有四边形管形状,并且所述前侧构件可介于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侧壁部之间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到所述侧壁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延伸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后侧上的端部可延伸以将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侧壁部彼此连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前侧构件可具有四边形管形状,所述加强构件可设置有板状的下表面部以及从所述下表面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对侧表面部,并且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侧表面部可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的侧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加强构件的侧表面部固定至前侧构件的内周表面的侧表面,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在载荷作用在前侧构件上的期间前侧构件的截面形状的崩塌。由于加强构件如上所述地设置有延伸部,因此载荷能够适当地在加强构件中传递。换句话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单个加强构件,能够适当地抑制前侧构件的截面崩塌,并且载荷能够适当地传递到前侧构件后部。附图说明将在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车辆前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4是车辆前部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此后,将参照图1至图4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后面的描述中,将以车辆的右侧的车辆前部结构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中图示出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前侧构件后部10(此后,简称为构件后部10)整体上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构件后部10被大致分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线形部10a和从线形部10a的前端向车辆的上前侧斜着延伸的倾斜部10b。构件后部10的线形部10a的后端连接至地板侧构件(未图示出)的前端。板状的仪表板(未图示出)等布置在倾斜部10b的上侧。如图3中图示出的,构件后部10具有帽状的截面。具体地,构件后部10设置有板状的下壁部11,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2中图示出的,在构成构件后部10的线形部10a的那部分处,下壁部11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构成构件后部10的倾斜部10b的那部分处,下壁部11倾斜成使得其位置朝向车辆的前侧上升。如图3中图示出的,外侧壁部12从下壁部11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边缘向上延伸。外侧壁部12布置在下壁部11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外侧壁部12从下壁部11延伸的长度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是恒定的。外侧凸缘部13从外侧壁部12的位于其上侧的边缘朝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外侧凸缘部13布置在外侧壁部1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外侧凸缘部13从外侧壁部12延伸的长度(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是恒定的。如图3中图示出的,内侧壁部14从下壁部11的位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边缘向上延伸。内侧壁部14布置在下壁部11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内侧壁部14从下壁部11延伸的长度等于外侧壁部12从下壁部11延伸的长度。内侧凸缘部15从内侧壁部14的位于其上侧的边缘朝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下壁部11的左外侧)延伸。内侧凸缘部15布置在内侧壁部1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内侧凸缘部15从内侧壁部14延伸的长度(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是恒定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前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构件后部,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前侧的一部分是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成使得所述倾斜部的位置朝向所述车辆的前侧上升;以及管状的前侧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倾斜部并且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延伸,其中:加强构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内周表面,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板形状;所述加强构件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前侧构件的后端后方朝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固定到所述前侧构件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6 JP 2016-251938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构件后部,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前侧的一部分是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成使得所述倾斜部的位置朝向所述车辆的前侧上升;以及管状的前侧构件,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的所述倾斜部并且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侧延伸,其中:加强构件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内周表面,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板形状;所述加强构件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前侧构件的后端后方朝所述车辆的后侧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固定到所述前侧构件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箱状的抗扭箱,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前侧构件后部相邻,所述箱状的抗扭箱固定至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其中,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和所述抗扭箱在所述延伸部、所述前侧构件后部和所述抗扭箱的壁部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彼此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构件后部设置有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下壁部、从所述下壁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贤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