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058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1),包括:后轮罩(2),在该后轮罩(2)上安装有减震器(5);加强件(3),该加强件(3)在减震器(5)的前方纵向地设置,且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以及支撑件(4),该支撑件(4)位于加强件(3)的后方且位于后轮罩(2)的上方,并且该支撑件(4)的上端支撑于加强件(3)的后面部(33),后轮罩(2)、加强件(3)及支撑件(4)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Reinforced structure at the rear of a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a vehicle rear part (1), including: rear wheel housing (2), in the rear wheel cover (2) is arrang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5); reinforcement (3), the reinforcing member (3) in front of the shock absorber (5)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and with the from the bottom toward the top and rearward tilt; and a supporting member (4), the support member (4) is located in the reinforcing member (3) and is located in the rear wheel housing (2) above, and the support member (4) is supported on the reinforcing member (3) (33), the back of the rear wheel cover (2), the strengthening of (3) and a support member (4) is formed between the triangula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尤其涉及后轮罩、加强件及支撑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在车身后侧围处,由于下方安装有后减震器,因此为车身中受力较大的部分,从而需要提高该部分的强度。为此,通常在该部分设置加强板来提高其强度。以往,公知一种侧围后支柱结构,其具有从后轮罩的内侧面向上延伸至后轮罩上方的整体呈7字形的后支柱里板加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公知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包括架设在后轮罩上缘与后柱之间的减震器加强件、以及同样设置在后轮罩上缘与后柱之间且位于减震器加强件后方的四边形的支撑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CN202657109U专利文献2:CN103038125A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侧围后支柱结构中,通过整体呈7字形的后支柱里板加强板,能够提高车身后侧围的强度。然而,由于整体呈7字形的后支柱里板加强板的上端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与车身侧围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受力单一,强度较弱。另外,由于该后支柱里板加强板设置于后轮罩的内侧且体积较大,因此占用较多的车内空间。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后部结构中,通过减震器加强件,能够将位于下方的减震器的力传导分散至后柱,且通过支撑件,能够进一步提高力的传导效率,并从后方支撑减震器加强件。然而,由于减震器加强件的下端设置于后轮罩上,因此该下端的支撑强度较弱。并且,减震器加强件、后轮罩、支撑件及后柱整体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的受力不稳定,难以实现更高的支撑强度。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能够确保减震器部位的强度和力的传递效率,并且能够减小支撑件的体积,不过多占用车内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在该后轮罩上安装有减震器;加强件,该加强件在所述减震器的前方纵向地设置,且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以及支撑件,该支撑件位于所述加强件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轮罩的上方,并且该支撑件的上端支撑于所述加强件的后面部,所述后轮罩、所述加强件及所述支撑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部及下部的车身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轮罩包括设有供所述减震器安装的减震器通孔的后轮罩上表面,所述后轮罩上表面形成为一平面。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三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的下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后轮罩上表面,所述第二部分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向下方延伸且固定在位于所述后轮罩上表面后方的后轮罩后斜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技术方案的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的靠近车内空间的一侧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不超过所述后轮罩上的所述减震器通孔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第五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被分为上下两个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第六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加强件的内部设置有输油管。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后轮罩、加强件及支撑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通过采用该三角形结构,与以往的四边形结构相比,稳定性更高,不易发生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车身后侧围内部、尤其是减震器部位的强度,并且能够确保来自减震器的力的传导效果。同时,由于三角形结构稳定,因此利用较小的支撑件即可取得较好的强度,能够减小支撑件的体积,节省车内空间和材料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加强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部及下部的车身连接。通过像这样将加强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部及下部的车身连接,形成了连续的力的传导路径,从而有利于上部及下部车身之间力的传导。另外,特别是由于将加强件的下端连接于强度高的下部车身,从而与仅将加强件的下端连接至强度较弱的后轮罩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加强件的下端的支撑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后轮罩包括设有供减震器安装的减震器通孔的后轮罩上表面,该后轮罩上表面形成为一平面。由于支撑件的下部支撑在后轮罩上缘的靠近减震器通孔的位置,因此,通过将设有减震器通孔的后轮罩上表面形成为平面,相较于圆弧形的后轮罩上表面,更利于固定支撑件的下部,并能够提供更佳的固定强度。并且还能够提高减震器的安装操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支撑件的下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于后轮罩上表面,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更向下方延伸且固定在位于后轮罩上表面后方的后轮罩后斜面上。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后轮罩上表面不易设置的较大,支撑件的下部需设置在后轮罩上表面的边缘处,但若将支撑件的下部的固定部分设置得过小则不利于提高固定强度。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将支撑件的下部分为两部分并使第一部分固定于后轮罩上表面、使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进一步向下方延伸而固定于后轮罩后斜面,能够将固定部分设置地较大,且固定部分的受力分散传递到后轮罩的后轮罩上表面及后轮罩后斜面这两个面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支撑件的靠近车内空间的一侧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不超过后轮罩上的减震器通孔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支撑件在车宽方向上的尺寸过大而与减震器及工具发生干涉,且能够提高减震器的安装操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支撑件被分为上下两个部件。由于支撑件倾斜地设置,所以根据结构的需要,为与周边结构配合可能具有一定形变。因此通过将支撑件分成上下两个部件,能够容易地成形,且能够减少因形变导致的强度减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在加强件的内部设置有输油管。由于加强件为车身上下方向上的力的传导通道,强度较高,且通过周边的三角形结构而强度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将输油管设置于该加强件内部,在车辆碰撞等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保护输油管。另外,由于在加强件后方设有支撑件,所以能够通过该后方的支撑件保护加强件内部的输油管免受来自后方的直接撞击。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内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而得到的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从车内后上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而得到的局部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2后轮罩21后轮罩前表面22后轮罩上表面22a减震器通孔23后轮罩后斜面3加强件31前面部32侧面部33后面部34前棱线部35后棱线部36连接凸缘4支撑件4a第一部分4b第二部分41主体部42前凸缘43后凸缘5减震器6车身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为了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仅示出了主要结构的图,存在对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理解的结构或其具体形状等省略图示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以落座于座椅的乘员观察到的方向为基准。此外,左右方向有时称为车宽方向。此外,以下主要说明与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相关的结构,其他部分(例如,部件的具体形状、连接手段等)能够采用公知的任意的结构。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在该后轮罩上安装有减震器;加强件,该加强件在所述减震器的前方纵向地设置,且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以及支撑件,该支撑件位于所述加强件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轮罩的上方,并且该支撑件的上端支撑于所述加强件的后面部,所述后轮罩、所述加强件及所述支撑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在该后轮罩上安装有减震器;加强件,该加强件在所述减震器的前方纵向地设置,且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以及支撑件,该支撑件位于所述加强件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轮罩的上方,并且该支撑件的上端支撑于所述加强件的后面部,所述后轮罩、所述加强件及所述支撑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部及下部的车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包括设有供所述减震器安装的减震器通孔的后轮罩上表面,所述后轮罩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北方酒井浩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