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夹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07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夹手,包括气缸、连接在气缸顶端的气缸肘接头、对称连接在气缸肘接头两端的两个夹手Y型连杆、连接在夹手Y型连杆上的第一夹持杆、与第一夹持杆相连的第二夹持杆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杆顶端内侧面上并且相向对称设置的两个齿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而且在夹起和移动物件的过程中夹力稳定性高,不易出现在移动物件过程中物件从夹手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夹手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Mechanical clamping h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chanical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cylinder,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elbow joint top of the symmetric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clip on two Y clamps the hand connecting rod, both ends of the cylinder elbow joints in the hand clamping type Y connecting rod on the holding rod, and a first clamp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rod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rods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p and two teeth claws are set symmetrical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use efficient, and moving objects in the dish and the clamping force of high stability, not easy to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objects from objects pinch off. To ensure the use of hand clamping effect and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夹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夹手两个夹臂的连接强度普遍偏低,夹臂在夹住物体后夹臂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夹住物体后将物体移送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不稳定,尤其是物件的重量较大时,还会出现物件脱落的情况,整个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夹臂的夹力大且稳定性高能够轻松夹起各种体积宽度物件的机械夹手。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夹手,包括气缸、连接在气缸顶端的气缸肘接头、对称连接在气缸肘接头两端的两个夹手Y型连杆、连接在夹手Y型连杆上的第一夹持杆、与第一夹持杆相连的第二夹持杆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杆顶端内侧面上并且相向对称设置的两个齿爪,所述气缸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连接着夹手盖板,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中间区域设置有轴承,所述夹手Y型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气缸肘接头上,另一端具有两个突柱,所述两个突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夹手盖板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通孔和轴承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轴销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穿孔,第二轴销穿过轴承和第二穿孔。优选地,所述气缸固定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过渡板。优选地,所述过渡板的两端向气缸方向垂直延伸设置有过渡侧板。优选地,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两端朝着夹手Y型连杆方向分别垂直设置有支撑板。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杆中间区域的下端连接有斜齿,斜齿的设置使得夹手能够夹住宽度更宽的东西。优选地,所述斜齿与第二夹持杆之间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两个齿爪的相对面均为V型结构。优选地,所述气缸肘接头上具有第三通孔,所述夹手盖板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三穿孔,第三轴销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三穿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杆与第一夹持杆的连接端位于第一夹持杆的外侧。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而且在夹起和移动物件的过程中夹力稳定性高,不易出现在移动物件过程中物件从夹手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夹手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夹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手Y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气缸肘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夹手盖板7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夹手,包括气缸1、连接在气缸1顶端的气缸肘接头2、对称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两端的两个夹手Y型连杆3、连接在夹手Y型连杆3上的第一夹持杆4、与第一夹持杆4相连的第二夹持杆5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杆5顶端内侧面上并且相向对称设置的两个齿爪6,所述气缸1设置有气缸固定板12,所述气缸固定板12连接着夹手盖板7,所述第一夹持杆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43,中间区域设置有轴承41,所述夹手Y型连杆3的一端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上,另一端具有两个突柱,所述两个突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通孔33,所述夹手盖板7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通孔33和轴承41相对应的第一穿孔71和第二穿孔72,第一轴销31穿过第一通孔43、第二通孔33以及第一穿孔71,第二轴销42穿过轴承41和第二穿孔72,所述气缸固定板12与气缸1之间设置有过渡板11,所述过渡板11的两端向气缸1方向垂直延伸设置有过渡侧板13,所述气缸固定板12的两端朝着夹手Y型连杆3方向分别垂直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第二夹持杆5中间区域的下端连接有斜齿51,所述斜齿51与第二夹持杆5之间设置有挡板52,所述两个齿爪6的相对面均为V型结构,所述气缸肘接头2上具有第三通孔22,所述夹手盖板7设置有与第三通孔22相对应的第三穿孔73,第三轴销21穿过第三通孔22和第三穿孔73,所述第二夹持杆5与第一夹持杆4的连接端位于第一夹持杆4的外侧。本技术在夹取物件时,气缸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气缸肘接头2也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夹持杆4以第一轴销31和第二轴销42作为支点,在夹手Y型连杆3和气缸肘接头2的带动下第一夹持杆4与第二夹持杆5相连的那一端向外扩张从而带动第二夹持杆5也向外扩张,因此两个齿爪6的相对距离也扩大,直至两个齿爪6的相对距离大于物件的宽度,然后气缸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气缸肘接头2也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持杆4以第一轴销31和第二轴销42作为支点,在夹手Y型连杆3和气缸肘接头2的带动下第一夹持杆4与第二夹持杆5相连的那一端向内收缩从而带动第二夹持杆5也向内收缩,因此两个齿爪6的相对距离逐步减小,直至两个齿爪6能够完全夹住物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夹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连接在气缸(1)顶端的气缸肘接头(2)、对称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两端的两个夹手Y型连杆(3)、连接在夹手Y型连杆(3)上的第一夹持杆(4)、与第一夹持杆(4)相连的第二夹持杆(5)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杆(5)顶端内侧面上并且相向对称设置的两个齿爪(6),所述气缸(1)设置有气缸固定板(12),所述气缸固定板(12)连接着夹手盖板(7),所述第一夹持杆(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43),中间区域设置有轴承(41),所述夹手Y型连杆(3)的一端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上,另一端具有两个突柱,所述两个突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通孔(33),所述夹手盖板(7)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通孔(33)和轴承(41)相对应的第一穿孔(71)和第二穿孔(72),第一轴销(31)穿过第一通孔(43)、第二通孔(33)以及第一穿孔(71),第二轴销(42)穿过轴承(41)和第二穿孔(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夹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连接在气缸(1)顶端的气缸肘接头(2)、对称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两端的两个夹手Y型连杆(3)、连接在夹手Y型连杆(3)上的第一夹持杆(4)、与第一夹持杆(4)相连的第二夹持杆(5)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杆(5)顶端内侧面上并且相向对称设置的两个齿爪(6),所述气缸(1)设置有气缸固定板(12),所述气缸固定板(12)连接着夹手盖板(7),所述第一夹持杆(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43),中间区域设置有轴承(41),所述夹手Y型连杆(3)的一端连接在气缸肘接头(2)上,另一端具有两个突柱,所述两个突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通孔(33),所述夹手盖板(7)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通孔(33)和轴承(41)相对应的第一穿孔(71)和第二穿孔(72),第一轴销(31)穿过第一通孔(43)、第二通孔(33)以及第一穿孔(71),第二轴销(42)穿过轴承(41)和第二穿孔(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夹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板(12)与气缸(1)之间设置有过渡板(11)。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景林赵剑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保捷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