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676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的密封装置。该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条(7),该密封条(7)形成为空心状,包括嵌入保持件(6)的相向的接合部(11、12)之间的基部(13)、以及从车厢侧与车门玻璃(5)抵接的密封部(14)。基部(13)形成为中央部朝车厢内侧突出,截面呈近似V字状。基部(13)的中央部与保持件(6)弹性抵接,密封条(7)的两侧缘部在来自保持件(6)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经由基部(13)被推压到车身或保持件(6)的侧缘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无框门(sashless door)上,将车门玻璃和车身之间的间隙密封的空心状密封条由固定在车身侧的保持件(retainer)支承。通常采用在保持件的相向的一对接合部之间嵌入密封条的基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当车门玻璃与密封条的密封部抵接时,有时随着该密封部凹陷,该密封部的两侧缘部向中央侧靠近而变形,在车门玻璃与密封部抵接之前,在无间隙地与车门玻璃抵接着的密封条的缘部与保持件的接合部之间会产生槽状的间隙。而且,当使密封条的密封部与车身抵接时,有时该密封部离开车身,在密封部与车身之间会产生槽状的间隙。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实开昭61- 118854号公报中记载了对上述密封条与保持件的接合部之间产生的槽状间隙的解决措施。该措施是,对在密封条与保持件的接合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进行预测,在保持件上设置从外侧覆盖密封条侧缘部的壁。因此,即使密封条的侧缘部因弹性变形而稍微离开保持件的接合部,壁也会从外侧覆盖密封条的侧缘部,因此在外观上不会出现间隙。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实开昭61- 30556号公报中记载了为了易于将密封条嵌入保持件的一对接合部之间并使密封条在嵌入后难以脱落,将密封条的基部形成为其中央部分朝着车厢内侧突出,截面呈近似V字状。g卩,由于将基部嵌入上述接合部之间时基部发生变形,该截面的V角度逐渐变窄,因此基部容易嵌入,在嵌入后向密封条施加使密封条脱离接合部的负荷时,基部的该截面的V角度有打开的趋势,基部的两侧缘部与保持件的两个接合部接合,使密封条难以脱离。但是,虽然作为在密封条与保持件或车身之间产生的槽状间隙的解决措施,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实开昭61 - 11885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壁的方案,但是在该方案中保持件和车身的形状非常复杂。而且,虽然在日本技术专利申请实开昭61 — 3055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只将密封条的基部形成为截面呈近似V字状的方案,但是即使该方案能够实现防止密封条脱离,也无法解决上述槽状间隙。对于上述槽状间隙的产生问题,现有技术中还采用了以下解决措施。即,预测车门玻璃抵接时密封条的哪个部分向哪个方向发生怎样程度的弹性变形,为了不产生上述槽状间隙而将密封条设计成其侧缘部与保持件或车身重叠的形状。但是,预测密封条各部的变形量等是很困难的,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进行预测,在制成产品时有时会因为密封条与保持件或车身之间的微小尺寸误差而产生槽状间隙,难以通过预测设定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为了如上所述让密封条的侧缘部与保持件或车身重叠,密封条空心截面的周长有过长的倾向,在将密封条安装到车身上时可能会导致预料不到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不设置如上所述的壁的情况下,消除槽状间隙的产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为:在将密封条安装到保持件上时,使抑制上述槽状间隙的产生的力作用于密封条。以下,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无框门的车门玻璃与车身之间密封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该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上述车身上的保持件和由该保持件支承的密封条。上述保持件包括从上述密封条的两侧与该密封条接合的一对接合部。上述密封条形成为空心状,该密封条包括:嵌入上述保持件的两个接合部之间的基部、以及与该基部形成为一体从车厢侧与上述车门玻璃抵接的密封部。上述基部形成为中央部朝保持件侧突出且该基部的截面呈近似V字状,该基部的中央部与上述保持件弹性抵接,受到上述保持件的反作用力。在上述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上述密封条的两侧缘部经由上述基部被推压到上述车身或上述保持件的侧缘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密封条的截面呈近似V字状的基部的中央部与保持件弹性抵接,受到保持件的反作用力,密封条的两侧缘部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经由基部被推压到上述车身或上述保持件上。即,在上述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以保持件的接合部为支点的旋转力作用于以基部的中央部为分界的两侧部分,密封条的两侧缘部在该旋转力的作用下被推压到车身或保持件的侧缘部上。因此,即使密封条的密封部因与车门玻璃抵接而凹陷,也能在上述旋转力的作用下,抑制密封条的两侧缘部靠近中央侧,避免在密封条与保持件的侧缘部或车身之间产生槽状间隙。在优选的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密封条上设置有隔壁,该隔壁将上述基部的中央附近与上述密封部连结起来,将上述密封条的空心内部划分为两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当上述车门玻璃与上述密封部抵接时,上述隔壁成为阻力,避免整个密封部大幅度凹陷。即,利用隔壁抑制密封条的两侧缘部靠近中央侧,有利于防止槽状间隙的产生。而且,由于从车门玻璃施加到隔壁上的负荷自该隔壁传递到基部的中央附近,因此基部不会局部朝车厢内侧突出而变形,因此,由基部产生的上述推压力不会减弱。在优选的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条的基部的弯曲刚性比上述密封部大。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但能够实现密封部与车门玻璃的柔性接触,而且能够使基部可靠地接受来自保持件的反作用力,有利于防止上述槽状间隙的产生。在优选的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上述基部除了朝保持件侧突出的中央部的顶端部以外的、从该中央部到上述保持件的两个接合部的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部分由橡胶或树脂制橡胶状弹性体的高刚性材料形成。这样一来,就有利于确保基部的弯曲刚性。而且,如果采用比高刚性材料更柔软的低刚性材料形成上述中央部的顶端部,则基部的中央部难以在保持件的壁面上滑动移动,即使因汽车的走行振动等而发生滑动移动,摩擦音也很小。在优选的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密封条的一侧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车厢外侧顶着上述保持件的一对接合部中位于上述车门玻璃侧的接合部。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抵接部离开接合部而产生槽状间隙。在优选的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密封条的另一侧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上述车门玻璃侧顶着上述车身的端面。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抵接部离开接合部而产生槽状间隙。附图说明图1是表不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之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1的II 一II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密封条安装到保持件上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对象或本专利技术的用途范围等意图。在图1所示的汽车中,I为前门,2为后门,3为后角窗。前门I和后门2均为无框门,分别包括可升降的车门玻璃4、5。在该汽车的后门2上开闭的车厢开口的周缘部设置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此处,后角窗3有时会由金属或树脂板材制成来代替玻璃。如图2所示,上述密封装置包括:为了将后门2的车门玻璃5与作为车身的后角窗3之间密封而固定在后角窗3上的保持件6、以及由该保持件6支承的密封条7。保持件6由金属制成或由塑料制成,密封条7由弹性材料制成。保持件6的基部固定在后角窗3前缘部的内表面(车厢内侧的面)上,从后角窗3侧朝后门2侧突出,比车门玻璃5更靠近车厢内侧。在保持件6的突出部9的车厢外侧设置有一对接合部11、12,一对接合部11、12从密封条7的两侧与密封条7接合。一个接合部11设置在突出部9的顶端侧,朝突出部9的中央侧突出。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无框门的车门玻璃与车身之间密封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所述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保持件、以及由所述保持件支承的密封条;所述保持件包括从所述密封条的两侧与所述密封条接合的一对接合部;所述密封条形成为空心状,所述密封条包括:嵌入所述保持件的两个接合部之间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形成为一体从车厢侧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接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形成为中央部朝保持件侧突出且所述基部的截面呈近似V字状,所述基部的中央部与所述保持件弹性抵接,受到所述保持件的反作用力;所述密封条的两侧缘部在所述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经由所述基部被推压到所述车身或所述保持件的侧缘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2 JP 2011-2821451.一种将无框门的车门玻璃与车身之间密封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所述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保持件、以及由所述保持件支承的密封条;所述保持件包括从所述密封条的两侧与所述密封条接合的一对接合部;所述密封条形成为空心状,所述密封条包括:嵌入所述保持件的两个接合部之间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形成为一体从车厢侧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接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形成为中央部朝保持件侧突出且所述基部的截面呈近似V字状,所述基部的中央部与所述保持件弹性抵接,受到所述保持件的反作用力; 所述密封条的两侧缘部在所述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经由所述基部被推压到所述车身或所述保持件的侧缘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条上设置有隔壁,所述隔壁将所述基部的中央附近与所述密封部连结起来,将所述密封条的空心内部划分为两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宏和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