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245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在构架上设置有抗侧滚扭杆,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两个扭臂和两个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车体,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扭臂连接,扭杆的两端连接两个扭臂,构架包括两侧侧梁和两个横梁,两侧的侧梁中部通过两个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扭臂设置在侧梁外侧,扭杆设置在横梁内,扭杆的两端穿过所述侧梁与两个扭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通过抗侧滚扭杆和大曲囊空气弹簧,提高车辆的舒适度。扭杆设置在横梁内,有效的节约和优化了转向架的构造,节约了成本,扭臂设置在侧梁外侧,增加了横向跨度,在抗侧滚和提高舒适度上有了更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架,特别涉及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
技术介绍
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基本构造性能是承受其上部车体结构的重量、以及向车体传递驱动和转向作用力。为使得轴重得以均匀分配、实现对轮轨的粘着作用以保证轨道车辆具有良好的运行平稳性能,现有的传统转向架均采用配置摇枕结构的转向架。如之前申请并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200820207201.9,名称为轻量化无摇枕高速转向架,该篇专利的方案是具有承载并连接各部件的构架组成,连接构架组成与轮对的轮对定位装置,连接车体与构架组成的二系悬挂及牵引装置。连接在轮对上的轴箱体具有相互连接的、铝合金材质的前盖和后盖。轮对包括设在空心车轴两端的车轮,空心车轴与轴箱体采用密封式圆锥滚珠轴承进行连接。该篇专利实现了结构简化,减少重量,但在舒适度和降噪音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稳定,降噪音,提高舒适度,有效抑制侧滚,优化转向架构造的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在所述构架上设置有抗侧滚扭杆,所述抗侧滚扭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在所述构架上设置有抗侧滚扭杆,所述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两个扭臂和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车体,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扭臂连接,所述扭杆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扭臂,所述构架包括两侧侧梁和两个横梁,两侧的所述侧梁中部通过两个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扭臂设置在所述侧梁外侧,所述扭杆设置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扭杆的两端穿过所述侧梁与两个所述扭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在所述构架上设置有抗侧滚扭杆,所述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两个扭臂和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车体,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扭臂连接,所述扭杆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扭臂,所述构架包括两侧侧梁和两个横梁,两侧的所述侧梁中部通过两个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扭臂设置在所述侧梁外侧,所述扭杆设置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扭杆的两端穿过所述侧梁与两个所述扭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穿过两侧的所述侧梁,所述横梁两端的端部位于所述侧梁外侧,所述横梁两端的端部伸出所述侧梁外侧壁一定距离或与所述侧梁外侧壁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摇枕城际轨道车辆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梁外侧靠近所述扭杆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螺栓座,在一个或多个所述螺栓座上固定连接一个用于支撑所述扭杆的支撑座。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军周平宇冯永华张振先李晓燕张朝前乔青峰李英明周君峰吕建法张国平于大海赵谷蒙梁建英宋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