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229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前侧车架(16)的前端部(16a)上包含有第一延伸部(41)的车身前部构造,该第一延伸部与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且沿着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向下方延伸。在下支撑件(46)上具有以超过侧支撑件(47)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第一延伸部(41)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延伸部(42)。结合部(49)将第一延伸部(41)的前面(41a)、第二延伸部(42)的上面(42a)、和侧支撑件(47)的外侧面(47a)这三个面结合而形成。结合部(49)将刚性比前侧车架(16)低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冲击吸收部件(21、22)的配置区域S1划分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前部构造,该车身前部构造在正视下为矩形的前隔板的车宽方向外侧部位上,具有向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前侧车架、和设置在该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的冲击吸收部件。
技术介绍
这种车身前部构造例如在专利文件I中公开的那样可知。专利文件I公开的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向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在与该前侧车架相比更前方,沿车宽方向配设的保险杠横梁;连结于保险杠横梁的左右两端并向着车身后方延伸,且其后端紧固在前侧车架的前端上的冲击吸收部件(溃缩管;crash pipe);和配置在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且对冷却装置进行支承的前隔板(前保险杠支撑;shroud panel)。前隔板紧固在冲击吸收部件(溃缩管)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分上。根据上述车身前部构造,能够在轻微碰撞时防止支承在前保险杠支撑上的冷却装置发生损伤,并且在重度碰撞时維持溃缩管的冲击吸收性能。通常在车辆中,为了扩大舱室区域,需要缩短发动机室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来进行短外悬(short overhang)化。另ー方面,为了满足轻微碰撞性能,需要延长前侧车架前部的冲击吸收部件(溃缩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但是,在专利文件I公开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冲击吸收部件(溃缩管)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分上紧固有前隔板(前保险杠支撑)。即,冲击吸收部件作为轻微碰撞对策而与前侧车架车架相比形成为低刚性,由此与将前隔板和前侧车架直接结合的情况相比较,降低了结合部的刚性。由于该结合部是形成发动机室的前后的部件(前侧车架)与左右部件(前隔板)的结合部,所以通过结合刚性的降低而导致车身的易驾度和抗扭刚性降低。易驾度具有,能够如驾驶员的意思那样地操纵汽车的性能,以及相对于外部干扰的稳定的行使性的两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4-237787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缩短发动机室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进行短外悬化,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冲击吸收部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且,以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确保前侧车架与前隔板的结合部的结合强度的车身前部构造为课题。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正视下形成为矩形的前隔板;在所述前隔板的车宽方向外侧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ー对的前侧车架;和具有比所述前侧车架低的刚性、且对前碰撞荷载的冲击进行吸收的冲击吸收部件,所述前隔板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和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支撑件构成,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与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具有沿着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下支撑件具有以超过所述侧支撑件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方位置的第ニ延伸部,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前面、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面以及所述侧支撑件的外侧面结合而形成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将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配置区域划分出来。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冲击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前隔板相比更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侧支撑件呈封闭截面形状,所述前侧车架的所述前端部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与所述侧支撑件的所述封闭截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上重合。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置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后方的前柱;和从该前柱的中间部向前方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外侧的上车架,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与所述上车架的前端部以使各自的前端面成为共面的方式結合,并在该前端面上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长形状的安装部。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冲击吸收部件以与所述上车架的前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在为所述横长形状的安装部上。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前侧车架通过上面、下面、外面以及内面而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前面、后面、外面、内面以及下面,通过结合到所述前侧车架的下面上而形成有箱形状部。在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箱形状部具有在其内部支承副车架的支承部件。在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下支撑件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面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所述下面成为共面。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缩短发动机室的前后长度而进行短外悬化,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冲击吸收部件的前后长度。換言之,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根据冲击吸收部件而实现的轻微碰撞对策区域(前后长度)。而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前侧车架和前隔板的结合部的结合强度。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因为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具有与前隔板相比更向前方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所以能够以超过前隔板的方式将冲击吸收部件向前方延长。其结果是,能够使轻微碰撞荷载的向前隔板的输入迟延。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侧支撑件是封闭截面形状的部件,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具有向车宽内侧延伸且与侧支撑件的封闭截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上重合的凸缘,因此能够更加提高侧支撑件和前侧车架的结合刚性,并且能够提高前碰撞时的从前隔板向前侧车架的荷载传递效率。而且,能够通过凸缘确保用于将前侧车架和前隔板结合的焊接量。由此,能够避免为了确保焊接量而缩小前侧车架的截面的情況。其结果是,能够增大前侧车架的截面。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和上车架的前端部以使各自的前端面成为共面的方式结合,并在该前端面上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长形状的安装部,因此结合部和上车架的前端部协作,从而能够更加提高结合部的结合刚性。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中,因为冲击吸收部件以与上车架的前端部在车宽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于横长形状的安装部上,所以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区域被扩大,能够提高轻微碰撞性能。而且,由于提前进行了前碰撞荷载向上车架的输入,所以能够提高荷载传递效率,降低输入到结合部的荷载。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因为前侧车架形成为具有上面、下面、外面和内面的封闭截面形状,第一延伸部具有前面、后面、外面、内面以及下面,通过结合到前侧车架的下面而形成箱形状部、所以能够进ー步提高前侧车架和前隔板的结合部周边的刚性。在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在箱形状部内具有支承副车架的支承部件,所以能够提高第一延伸部的箱形状的刚性。由此,能够进ー步提高前侧车架和前隔板的结合部周边的刚性。在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中,因为下支撑件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第二延伸部的上面与第一延伸部的下面成为大致共面,所以第一延伸部的箱形状部和下支撑件的封闭截面紧固地结合。由此,能够进ー步提高前侧车架和前隔板的结合部周边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上安装有冲击吸收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冲击吸收部件的配置区域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车身前部构造的右侧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ニ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几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 图5所示,车身前部构造10包含正视下形成为矩形的前隔板31。前侧车架16在前隔板31的车宽方向外側,向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前副车架18支承在前侧车架16的下部并将发动机(未图示)和齿轮箱(未图示)搭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正视下形成为矩形的前隔板;在所述前隔板的车宽方向外侧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和具有比所述前侧车架低的刚性、且对前碰撞荷载的冲击进行吸收的冲击吸收部件,所述前隔板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和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支撑件构成,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与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具有沿着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下支撑件具有以超过所述侧支撑件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延伸部,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前面、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面以及所述侧支撑件的外侧面结合而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将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配置区域划分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4 JP 2010-206076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正视下形成为矩形的前隔板; 在所述前隔板的车宽方向外侧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和 具有比所述前侧车架低的刚性、且对前碰撞荷载的冲击进行吸收的冲击吸收部件, 所述前隔板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和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支撑件构成, 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与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具有沿着所述侧支撑件的后面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下支撑件具有以超过所述侧支撑件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延伸部, 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前面、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面以及所述侧支撑件的外侧面结合而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将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配置区域划分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前隔板相比更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件呈封闭截面形状, 所述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原诚市川修司竹田智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