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包括一个骨架(10)、一个支撑架(20)和一个安装支架(30)。骨架上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骨架升起和下降的升降装置(12)。支撑架可固定在升降装置上,且可随升降装置一起升降。安装支架包括一个沿第一调整方向(X)设置的第一导轨(32)、一个沿第二调整方向(Y)设置的第二导轨(34)和一个动力总成安装架(36)。第一导轨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在第一调整方向上运动。动力总成安装架固定在第二导轨上,并可沿第二导轨在第二调整方向上运动。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可保证装配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样车试制装配时使用的汽车的动力 总成安装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试制时,为了检验量产工艺,一般采用汽车动力总成模块分装工艺,分装完 成后,需要将动力总成模块装配在车身上,现有装配过程中需要人员多,费时费力,且装配 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操作方便,省时 省力,且可保证装配质量。本技术提供了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包括一个骨架、一个支撑架 和一个安装支架。其中骨架上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骨架升起和下降的升降装置。支撑架可 固定在升降装置上,且可随升降装置一起升降。安装支架包括一个第一导轨、一个第二导轨 和一个动力总成安装架。第一导轨沿第一调整方向设置,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导 轨沿第二调整方向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在第一调整方向上运动。动力总成 安装架固定在第二导轨上,并可沿第二导轨在第二调整方向上运动。操作人员可在三个方 向上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的位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可保证装配质量。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 相互垂直设置。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还包括一个 第一丝杆和一个第二丝杆。第一丝杆一端与第一导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轨连接,可通过 转动第一丝杆来调节第二导轨在第一导轨上的位置。第二丝杆一端与第二导轨连接,另一 端与动力总成安装架连接,可通过转动第二丝杆来调节动力总成安装架在第二导轨上的位 置。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为一个液压 升降柱。其使整个结构更简单,操作更稳定。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骨架上还设有第一导 向装置,支撑架上还设有可与第一导向装置活动插接的第二导向装置。第一导向装置可为 四个套管,第二导向装置为可插入至各套管的四个导向柱。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升降 装置在升起和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骨架底端还安装有脚 轮。以方便整个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移动。在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动力总成安装架具有 一个安装面,其安装面上还设有定位销。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用以说明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图2用以示意性说明安装支架的各个部件间的一种运动状态。图3用以示意性说明安装支架的各个部件间的另一种运动状态。图4用以示意性说明动力总成安装架和第二导轨间的一种运动状态。图5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组装后的分解结构。图6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组装后的结构。标号说明10骨架12升降装置14第一导向装置16脚轮20支撑架24第二导向装置30安装支架32第一导轨322第一丝杆34第二导轨342第二丝杆36动力总成安装架38安装面382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它也可以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该产品时允许的误差 。另外,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如图1所示,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包括一个骨架10、一个支撑架20和一 个安装支架30。其中骨架10上设置有一个升降装置12,升降装置12可相对于骨架10升 起和下降。支撑架20可固定在升降装置12上,且可随升降装置12 —起升降。安装支架30包括一个第一导轨32、一个第二导轨34和一个动力总成安装架36。 其中,第一导轨32沿图中第一调整方向X设置,其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0上。第二导轨34 沿图中第二调整方向Y设置,且设置在第一导轨32上,并可沿第一导轨32在第一调整方向 X上运动。动力总成安装架36固定在第二导轨34上,并可沿第二导轨34在第二调整方向 Y上运动。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定位需要通过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36在第二导轨 上的位置,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36在Y方向上的位置;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导轨34在第一 导轨32上的位置,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36在X方向上的位置;同时还可以通过升降装置 12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36的高度。操作人员可在三个方向上调整动力总成安装架36的位 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可保证装配质量。如图1所示,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32相互 垂直设置,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32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不 同。图1所示的安装支架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丝杆322和一个第二丝杆342。第一丝 杆322的一端与第一导轨32连接,第一丝杆32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34连接,例如如图2 所不,第一丝杆32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导轨32在X方向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轨34 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一丝杆322可带动第二导轨34相对于第一导轨32沿X方向向图2 中右侧运动,且同时与第二导轨34连接的动力总成安装架36也会随着第二导轨34向图2 中右侧运动,直至到图3中所示位置,以调节第二导轨34在第一导轨32上的位置,调节动 力总成安装架36在X方向上的位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丝杆322也可以 一端与第一导轨3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在X方向上固定连接。同样,第二丝杆342的一端 与第二导轨34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总成安装架36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丝杆342的一端 可与第二导轨34在Y方向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总成安装架36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 二丝杆342可带动动力总成安装架36相对于第二导轨34沿Y方向向图中下方运动到虚线 位置,以调节动力总成安装架36在第二导轨34上的位置,调节动力总成安装架36在Y方 向上的位置。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 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或方式来调节第二导轨34在第一导轨32上的位置以及动力总成安装 架36在第二导轨34上的位置。图1、图4和图5所示的升降装置12可以为一个液压升降柱,其使整个结构更简 单,操作更稳定。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升降装置1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或形式。如图4所示,骨架10上还设有第一导向装置14,例如图4中的四个套管,支撑架 20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骨架(10),其上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所述骨架(10)升起和下降的升降装置(12);一个支撑架(20),其可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12)上,且可随所述升降装置(12)一起升降;和一个安装支架(30),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一个沿第一调整方向(X)设置的第一导轨(32),其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0)上,一个沿第二调整方向(Y)设置的第二导轨(3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32)在所述第一调整方向(X)上运动,和?一个动力总成安装架(36),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34)在所述第二调整方向(Y)上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骨架(10),其上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所述骨架(10)升起和下降的升降装置(12); 一个支撑架(20),其可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12)上,且可随所述升降装置(12) —起升降;和 一个安装支架(30),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 一个沿第一调整方向(X)设置的第一导轨(32),其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0)上, 一个沿第二调整方向(Y)设置的第二导轨(3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32)在所述第一调整方向(X)上运动,和 一个动力总成安装架(36),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34)在所述第二调整方向(Y)上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轨(32)与所述第二导轨(34)相互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动力总成安装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支架(30)还包括 一个第一丝杆(322),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34)连接,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丝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阿尔特汽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