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400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9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涉及油墨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分散装置生产的油墨的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损耗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包括底座、支柱、伸缩轴、悬臂、电动机、传动组件、传动轴、分散釜、分散盘、机械密封和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用于生产油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散釜将原料充分分散,而某些原料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分散。现有的生产油墨用分散釜都没有温度自控系统,有些老旧的分散釜甚至没有温度计,全凭经验操作。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容易失误,油墨的质量不稳定,效率低,损耗大,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以使油墨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损耗小、劳动强度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包括底座、支柱、伸缩轴、悬臂、电动机、传动组件、传动轴、分散釜、分散盘、机械密封和温控系统,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为管轴结构,所述支柱内穿设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上端连接有悬臂,所述伸缩轴与所述悬臂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悬臂的中部,所述悬臂的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部穿设于所述分散釜内,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设有分散盘,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分散釜的结合处通过机械密封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包括控制终端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分散釜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和与加热盘连接的电源,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分散釜的下方,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液槽、第一制冷导管、第二制冷导管、制冷盘管以及水泵,所述制冷液槽内设有制冷液,所述第一制冷导管一端与制冷液槽内的制冷液连通,另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二制冷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导管的另一端与制冷盘管连通,所述制冷盘管盘绕于所述分散釜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入端与温度感应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和水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管均匀盘绕于整个分散釜的外壁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PLC。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所述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通过设置温控系统来控制分散釜的工作温度,温度感应器设在分散釜内,可实时检测分散釜内的工作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分别对制冷组件和加热组件的工作进行控制,若分散釜的工作温度低于标准范围,则控制加热组件对分散釜进行加热以提高工作温度,若分散釜的工作温度高于标准范围,则控制制冷组件对分散釜进行制冷以降低分散釜的工作温度,由此,保证了分散釜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从而使油墨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损耗小、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支柱、3-伸缩轴、4-悬臂、5-电动机、6-传动轴、7-分散釜、8-分散盘、9-机械密封、101-控制终端、102-温度感应器、103-显示屏、201-加热盘、202-电源、301-制冷液槽、302-第一制冷导管、303-第二制冷导管、304-制冷盘管、305-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保温浇包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2、伸缩轴3、悬臂4、电动机5、传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传动轴6、分散釜7、分散盘8、机械密封9和温控系统,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柱2,所述支柱2为管轴结构,所述支柱2内穿设有伸缩轴3,所述伸缩轴3上端连接有悬臂4,所述伸缩轴3与所述悬臂4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悬臂4的中部,所述悬臂4的一端设有电动机5,所述悬臂4的另一端设有传动轴6,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传动轴6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的下部穿设于所述分散釜7内,所述传动轴6的下端设有分散盘8,所述传动轴6与所述分散釜7的结合处通过机械密封9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包括控制终端101和温度感应器102,所述温度感应器102设置于分散釜7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201和与加热盘201连接的电源202,所述加热盘201设置于所述分散釜7的下方,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液槽301、第一制冷导管302、第二制冷导管303、制冷盘管304以及水泵305,所述制冷液槽301内设有制冷液,所述第一制冷导管302一端与制冷液槽301内的制冷液连通,另一端与水泵3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305的输出端与第二制冷导管30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导管303的另一端与制冷盘管304连通,所述制冷盘管304盘绕于所述分散釜7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终端101的输入端与温度感应器102连接,所述控制终端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202和水泵305连接。本技术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通过设置温控系统来控制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温度感应器102设在分散釜7内,可实时检测分散釜7内的工作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101,控制终端101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分别对制冷组件和加热组件的工作进行控制,若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低于标准范围,则控制电源202打开,通过加热盘201对分散釜7进行加热以提高工作温度,若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高于标准范围,则控制水泵305开始工作,使制冷液槽301内的制冷液进入制冷盘管304内,从而对分散釜7进行制冷以降低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由此,保证了分散釜7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从而使油墨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损耗小、劳动强度低。为了保证分散釜7可快速降温,优选将制冷盘管304均匀盘绕于整个分散釜7的外壁上,由此,可对分散釜7进行整体的快速降温,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终端101优选使用PLC,PLC编程和操作简单,通过对PLC的编程可实现对分散釜7的整个温度控制过程。为了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掌握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优选在控制终端101上设置显示屏103,所述显示屏103可实时显示所述温度感应器102检测到的温度值,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更好的掌握分散釜7的工作温度,避免发生故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柱、伸缩轴、悬臂、电动机、传动组件、传动轴、分散釜、分散盘、机械密封和温控系统,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为管轴结构,所述支柱内穿设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上端连接有悬臂,所述伸缩轴与所述悬臂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悬臂的中部,所述悬臂的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部穿设于所述分散釜内,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设有分散盘,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分散釜的结合处通过机械密封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包括控制终端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分散釜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和与加热盘连接的电源,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分散釜的下方,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液槽、第一制冷导管、第二制冷导管、制冷盘管以及水泵,所述制冷液槽内设有制冷液,所述第一制冷导管一端与制冷液槽内的制冷液连通,另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二制冷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导管的另一端与制冷盘管连通,所述制冷盘管盘绕于所述分散釜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入端与温度感应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和水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油墨用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柱、伸缩轴、悬臂、电动机、传动组件、传动轴、分散釜、分散盘、机械密封和温控系统,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为管轴结构,所述支柱内穿设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上端连接有悬臂,所述伸缩轴与所述悬臂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悬臂的中部,所述悬臂的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部穿设于所述分散釜内,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设有分散盘,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分散釜的结合处通过机械密封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包括控制终端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分散釜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和与加热盘连接的电源,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分散釜的下方,所述制冷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