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010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通过在压紧螺盖的外端孔中安装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防尘圈,密封端盖的内孔外端中装有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骨架油封,骨架油封下侧与储油缸的低压区连通,内孔的中部凹槽内装有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密封圈以及密封圈挡圈。现有密封装置存在随动件密封结构较复杂的问题,一般由随动件保护罩、随动件压圈和随动件箍等部分组成,对组装工艺要求较高。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将减振器高压区与低压区、低压区与外界以及油封与外界分别隔离开来,从而切实满足活塞杆高频低幅往复运动的要求,其结构简单,且易于组装和检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密封

技术介绍
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部是密闭的液压阻尼发生系统。 该系统的密封分为活塞杆密封、压力缸内高压区密封和储油缸内低压密封。这些密封部位任何区域的液压泄漏都将直接影响减振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其中,活塞杆密封部件是减振器的核心部件,由于减振器活塞杆具有高频低幅往复运动的特性,因此该部位密封件与活塞杆往复滑动配合,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其密封件性能包括高低压耐压性,密封件耐磨性能坐寸ο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密封结构的缺点是随动件密封结构较复杂,一般由随动件保护罩、随动件压圈和随动件箍等部分组成,对组装工艺要求较高。采用格莱圈和耐磨环的结构虽密封效果较好,但存在组装难度增大问题,且金属面导向可能加速活塞杆的磨耗,造成活塞杆部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可靠,并且结构简单、装配检修方便的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从而满足活塞杆高频低幅往复运动的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在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储油缸内的压力缸和密封端盖,所述压力缸的端头插装在密封端盖内端的沉孔中,所述储油缸的端部装有压紧螺盖,所述压力缸中装有穿过密封端盖和压紧螺盖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盖的外端孔中安装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防尘圈,所述密封端盖的内孔外端中装有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下侧与所述储油缸的低压区连通,所述内孔的中部凹槽内装有与活塞杆密封配合的密封圈以及密封圈挡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顾家兴姜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