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减振柱的鞋底。
技术介绍
鞋是人类步行或劳作时保护脚和便于使脚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的用具,鞋底是鞋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承担着人体及负重的全部载荷。为了在鞋的穿着者步行或劳作时对脚实行完善的保护并尽量减小脚的局部承受的最大压力,鞋底需要尽量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和振动,以防止人体受到损伤,为此目的,越来越多的鞋底内部设置了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结构层,但是使用结果证明,这类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结构层,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和振动的效果有限,不能有效地防止人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提高鞋底的减振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设置减振柱的鞋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包括设置在鞋底下表面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鞋底上表面的内底,在大底和内底之间的脚跟至后脚掌或脚跟至腰窝部位设置减振中底,减振中底的下表面与大底贴合固定连接,减振中底的上表面自后至前向前下方倾斜,并在减振中底的前端与减振中底的下表面相交,减振中底除下表面的表层外,其余部分由前后纵向的I个沟槽以及左右横向的多个沟槽分割为 ...
【技术保护点】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包括设置在鞋底下表面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鞋底上表面的内底,其特征在于:在大底和内底之间的脚跟至后脚掌或脚跟至腰窝部位设置减振中底,所述减振中底的下表面与所述大底贴合固定连接,所述减振中底的上表面自后至前向前下方倾斜,并在所述减振中底的前端与所述减振中底的下表面相交,所述减振中底除下表面的表层外,其余部分由前后纵向的1个沟槽以及左右横向的多个沟槽分割为多个与所述表层连体的柱状的减振柱,所述减振柱分2列在所述减振中底的左右两侧间隔分布,所述减振中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内底贴合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
申请(专利权)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