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
,涉及一种基因工程操作中的DNA片段克隆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其前T载体。
技术介绍
DNA的重组技术,也就是基因克隆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广义来说,DNA的重组技术是指利用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 或人工合成的DNA分子,经过体外的分离纯化、PCR扩增、限制酶切割等处理后与适当的载体连接起来形成新的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生物中,从而实现对目标 DNA分子的保存、扩增和分析等操作。可以作为DNA载体的有质粒、粘粒、噬菌体、人工染色体等,其中质粒载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子克隆载体。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质粒载体包括复制子(用于控制质粒分子在宿主体内的复制与扩增)、筛选基因(如抗性基因、报告基因,或两者都有,用于确认、跟踪或分离带目标质粒的宿主)、多克隆位点(便于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以及用于控制质粒行为(如拷贝数)或用于分析的一些特别的DNA序列(如用于质粒测序的一些引物互补序列等)。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载体,为两个末端均带有3’-dT突出的线性载体,所述两个3’-dT突出末端的旁侧序列满足当所述T载体与两端带3’-dA的PCR产物相连后,在插入片段两端能形成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所述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τ载体,为两个末端均带有3’ -dT突出的线性载体,所述两个3’ -dT突出末端的旁侧序列满足当所述τ载体与两端带3’ -dA的PCR产物相连后,在插入片段两端能形成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所述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为HindIII酶切位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T载体与两端带3’-dA的PCR产物相连后,除PCR产物自带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外,仅含有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为用产生平末端的酶酶切前T载体后,产生带有平末端的线性分子,随后在所述线性分子的末端添T后获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平末端的酶为EcoRV。6.如权利要求4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分子末端添T时所用的 81 Taq DNA polymeras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为用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酶切前T载体后获得。8.如权利要求7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3’-dT突出的酶为XcmI。9.一种前T载体,为环状的质粒载体,包括多克隆位点,其中所述多克隆位点包含一段共有下列五个酶切位点的DNA片段,两个产生3’ -dT突出末端的酶切位点,两个鉴定用酶切位点和一个产生平末端的酶切位点;所述产生平末端的酶切位点位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