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扩增CIK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6418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增CIK细胞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的培养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转至培养瓶中,加入终浓度为400-600ng/ml CD3mAb、1400-1600 ng/ml CD28mAb、4000-4800IU/ml IFN-γ、4000-4800IU/ml IL-2、140-160ng/ml IL-15,第4天补加600-1000IU/ml IL-2、20-30ng/ml IL-15的新鲜培养液,第6天分瓶培养,第8、9天分别将瓶中的细胞转至1.8L细胞培养袋内,补加600-1000IU/ml IL-2、20-30ng/ml IL-15的新鲜培养液,第11天将细胞分袋培养补加600-1000IU/ml IL-2、20-30ng/ml IL-15的新鲜培养液,继续诱导扩增,第15-21天内收获细胞;将收获的细胞用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常温下孵育30-4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收集细胞,即制成特异性杀瘤的CIK细胞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扩增CIK细胞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的方法。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号杀手,近年来,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肿瘤发病成年轻化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疗法。其中,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其是指将人体外扩增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从而直接或间接激发机体免疫应答以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种细胞疗法。它具有个体性、安全性、靶向性和高效性等优势。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属于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中的一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chmidtWolf于1991年首次报道,他们发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抗CD3McAb、IL-1α和IL-2)作用一段时间后,被定向诱导并大量增殖成为可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且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体外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不良反应少、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等特点,是临床应用中的一类较为理想的效应细胞,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希望。然而,此类效应细胞在人正常外周血中数量极少,仅占1%~5%。目前,人们虽能通过常规的CIK制备方法获得一定数量的CIK细胞,但获得的CIK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增殖倍数均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如何获得数量足够、细胞毒性强的效应细胞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此外,CIK细胞的一个特点是杀瘤谱广,意味着它的特异性杀瘤能力较差,就某种特定的肿瘤而言,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肿瘤,如何提高其特异性杀伤EGFR阳性肿瘤细胞的能力是提升CIK细胞治疗效果所不得不考虑的又一个现实问题。EGFR对肿瘤的生长、发展及肿瘤干细胞的维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过表达或异常表达,因此在本专利研究中可作为一个重要的靶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扩增CIK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能力的方法,解决了目前获得的CIK细胞的增殖倍数不够理想;CIK诱导过程中需持续补充各种细胞因子,较为繁琐;CIK细胞广谱杀瘤的特点所导致其特异性杀瘤能力弱等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转至T175培养瓶中,加入CD3mAb、CD28mAb、IFN-γ、IL-2、IL-15,第4天补加IL-2和IL-15,第6天分瓶培养,第8、9天分别将瓶中的细胞转至1.8L细胞培养袋内,补加IL-2和IL-15,第11天将细胞分袋培养,补加IL-2和IL-15,继续诱导扩增,第15-21天内收获细胞。将收获的细胞用一种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常温下孵育30-4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收集细胞,即可制成特异性杀伤EGFR阳性肿瘤细胞的CIK细胞制剂。无菌采集健康人或患者外周血60ml,2小时内运送到实验室制备,在洁净区进行PBMC的分离和CIK的体外培养。全血经微生物免疫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分离培养操作。1.单核细胞(PBMC)分离(a)取500ul外周血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活性检测:将外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合,之后加入40ml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单核细胞;离心参数:1600rpm、20摄氏度、20分钟;(b)取白膜,加入生理盐水至总体积80ml,离心洗涤两次;离心参数:2000rpm、20摄氏度、8分钟;(c)细胞用无血清基础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利用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得率。2.CIK诱导培养(1)分离的PBMC计数后,按8-10×105个/ml密度接种于T175培养瓶中,补加终浓度400-600ng/mlCD3mAb、1400-1600ng/mlCD28mAb、4000-4800IU/mlIFN-γ、4000-4800IU/mlIL-2、140-160ng/mlIL-15,补充无血清培养基至50ml。(2)第3天,细胞计数,加入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50ml。(3)第4天,细胞计数,加入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50ml。(4)第6天分瓶培养,细胞计数,将原培养瓶中的细胞悬液混匀后按体积比1.4:1分别转移至两新T175培养瓶中,分别标记为a.b和c.d,两瓶分别补加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至240ml;(5)第8天装袋培养,细胞计数,将a.b培养瓶中细胞悬液装入1.8L细胞培养袋(袋a)中,补加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至终体积1000ml。(6)第9天装袋培养,细胞计数,将c.d培养瓶中细胞悬液装入1.8L细胞培养袋(袋c)中,补加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至终体积1000ml。(7)第11天分袋培养,细胞计数后,将原培养袋(袋a和袋c)中的细胞悬液分别按1.4:1比例分至两新培养袋(袋b和袋d)中,四个细胞培养袋分别补加600-1000IU/mlIL-2、20-30ng/mlIL-15的新鲜培养液至终体积1000ml。(8)第15、17、19、21天,细胞计数,检测细胞活性,收获细胞(袋a、袋b、袋c、袋d)。所收获的细胞分别用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在常温下孵育30-4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涤细胞备用。3.CIK细胞对EGFR阳性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率(1)将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处理组与未处理组CIK细胞与靶细胞,按5︰1、10︰1、20︰1、比例加入96孔培养板,同时设效应细胞组、靶细胞组和空白组,每组设3个平行孔,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20h后,每孔取出100μl上清,再加入10μlCCK8,继续孵育4-6h。(3)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选择450nm波长测各孔OD值。(4)平行孔平均OD值计算结果:杀伤活性(%)=1-(实验组OD值一效应组OD值/靶细胞组OD值)×10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现有技术缺陷:最终获得的CI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增CIK细胞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转至培养瓶中,加入CD3mAb、CD28mAb、IFN‑γ、IL‑2、IL‑15,第4天补加IL‑2和IL‑15,第6天分瓶培养,第8、9天分别将瓶中的细胞转至1.8L细胞培养袋内,补加IL‑2和IL‑15,第11天将细胞分袋培养补加IL‑2和IL‑15,继续诱导扩增,第15‑21天内收获细胞;将收获的细胞用双特异性抗体常温下孵育30‑4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收集细胞,即制成特异性杀瘤的CIK细胞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增CIK细胞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分
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转至培养瓶中,加入CD3mAb、CD28mAb、IFN-γ、IL-2、IL-15,第4天
补加IL-2和IL-15,第6天分瓶培养,第8、9天分别将瓶中的细胞转至1.8L细胞培养袋内,补
加IL-2和IL-15,第11天将细胞分袋培养补加IL-2和IL-15,继续诱导扩增,第15-21天内收
获细胞;将收获的细胞用双特异性抗体常温下孵育30-4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收集细
胞,即制成特异性杀瘤的CIK细胞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增CIK细胞且提高其特异性杀瘤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1)单核细胞分离:
(a)取500ul外周血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活性检测:将外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
合,之后加入40ml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单核细胞;离心参数:1600rpm、20摄
氏度、20分钟;
(b)取白膜,加入生理盐水至总体积80ml,离心洗涤两次;离心参数:2000rpm、20摄氏
度、8分钟;
(c)细胞用无血清基础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利用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
(2)CIK诱导培养:
(a)分离的单核细胞计数后,按8-10×105个/ml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补加终浓度为
400-600ng/mlCD3mAb、1400-1600ng/mlCD28mAb、4000-4800IU/mlIFN-γ、4000-
4800IU/mlIL-2、140-160ng/mlIL-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桂清苏爱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银丰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