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病毒gE基因转移载体pUC-ΔgE-EGFP及重组株DPV-ΔgE-EGFP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84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鸭瘟病毒gE基因转移载体pUC-ΔgE-EGFP,包含转移载体pUC-ΔgE-EGFP的大肠杆菌种(Escherichia?coli)JM109于2012年2月24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2033;分类命名为大肠杆菌JM109/pUC-ΔgE-EGFP(Escherichia?coli?JM109/pUC-ΔgE-EGFP)。该转移载体可通过与鸭瘟病毒同源重组,获得EGFP标记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鸭瘟病毒gE缺失重组株DPV-ΔgE-EGFP,于2012年2月23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V201210。该重组病毒将可以发展成为具有筛选标记的有效预防鸭瘟的新型疫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医学领域中一种基因工程制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鸭瘟病毒gE基因部分缺失的转移载体构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鸭痕(duck plague,DP)是由疱疫病毒科中的鸭痕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雁形目水禽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目前,鸭瘟仍是危害水禽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鸭瘟的研究对水禽养殖业的防制尤为重要。用于预防鸭瘟的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大类,一般认为弱毒苗免疫效力较灭活苗好,弱毒苗虽然只使鸭体产生低水平中和抗体,当受强毒攻击时可使鸭体产生明显的血清记忆反应。基因缺失疫苗毒株稳定,不易返祖,免疫原性好、安全性高。gE基因是非常重要的毒力基因,它的缺失使病毒的毒力大大降低,但是病毒仍可以复制,因此在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中gE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十分关键。另一方面,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兼有常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当前新型疫苗研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疱疹病毒是用于活载体疫苗制备的理想病毒载体之一,作为疱疹病毒成员的鸭瘟病毒,基因组较大,约160kb左右,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以gE基因作为一个插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鸭瘟病毒gE基因转移载体pUC?ΔgE?EGFP,包含转移载体pUC?ΔgE?EGFP的大肠杆菌种(Escherichia?coli)JM109于2012年2月24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033;分类命名为大肠杆菌JM109/pUC?ΔgE?EGFP(Escherichia?coli?JM109/pUC?ΔgE?EGFP)。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安春孙昆峰常华汪铭书陈孝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