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211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12:33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21)具备:电动机部(A);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其具有筒状的车轮轮毂(32)、将车轮轮毂的外周包围的圆筒形状的外圈侧构件(22c)、以及设置在车轮轮毂的外周面与外圈侧构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而将车轮轮毂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车轮轮毂轴承(33);减速部单元(101),其是具有向一侧延伸的输出轴(28)及向另一侧延伸的输入轴(25)且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而向输出轴传递的减速机构,输出轴穿过固定在车轮轮毂(32)的中心,输入轴穿过固定于电动机旋转轴(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置在车轮的行驶车轮的内空区域而对车轮轮毂进行驱动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以往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09-52630号公报(专利文献I)及日本特开2009-174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技术。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中,驱动电动机、从该驱动电动机输入驱动力并将转速减速而向车轮侧输出的减速器、与减速器 的输出轴结合的车轮的轮毂构件同轴且串联配置。该减速器为摆线减速机构,与作为现有的减速器的通常的行星齿轮式减速机构相比,能够得到高减速比。因此,能够减小驱动电动机的要求转矩,在能够减小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尺寸及重量这一点上非常有利。然而,在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制造组装中,通过对车轮轮毂和车轮侧旋转构件进行扩径凿密而将外方构件连结固定,从而制作车轮轮毂轴承的内圈。另一方面,利用螺栓将构成车轮轮毂轴承的外圈的外方构件固定在构成减速部的外周的圆筒形状的减速部壳体的一端面上。接下来,从减速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将旋转构件、两张曲线板、内销、外销等各构件按照规定的顺序插入,并在减速部的内部将所述各构件依次组装。在接下来的组装工序中,在减速部壳体的另一端面上固定圆筒形状的电动机部壳体的一端面。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动机部是在轴线方向一侧及另一侧分别具有定子的轴向间隙电动机,因此从电动机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先插入一侧定子,接下来插入转子,然后插入另一侧定子,在电动机部的内部将所述各构件依次组装。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机部是径向间隙电动机,因此另外以规定的顺序从电动机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插入各构件,并在电动机部的内部将所述各构件依次组装。具体而言,在减速部壳体的另一端面上固定完电动机部壳体的一端面之后,从电动机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先插入定子,而将该定子固定在壳体的内周面。接下来,插入转子,将转子的旋转轴固定在从减速部突出的旋转构件的端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52630号公报(段落编号0043 0044)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174593号公报(段落编号0058 0059)最近,强烈地要求制造组装的效率化和成本的减少。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制造组装中,以下方面存在待改善的余地。即,第一,在上述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制造组装中,必须在I条组装生产线上将减速部及电动机部的各构件I个个地依次组装,而制造组装需要大量的时间,难以实现组装的效率化。因此,从组装时间的点出发还有待改善的余地。第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中,在插入转子时,定子与转子相互吸引,因此必须修正倾斜进行组装,以免转子相对于轴线发生倾斜。因此,从转子的安装作业的省力化的点出发还有待改善的余地。第三,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中,通过电动机部壳体的一端及另一端,经由轴承来双臂支承转子的两端,因此必须将两端的轴承配置成与转子的轴线准确地一致。因此,必须将通过电动机部壳体的一端来支承轴承的外圈的圆盘形状的泵壳体、与通过电动机部壳体的另一端来支承轴承的外圈的圆盘形状的后罩临时组装而同时地组装两端的轴承,从而组装及加工成本高涨。因此,从支承转子旋转轴的轴承的安装作业的效率化的点出发还有待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情况,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组装时间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转子不倾斜地进行组装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机旋转轴的两端部分别安装轴承时,容易且高精度,并能够使所述轴承与轴线一致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动机部,其具有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的筒状的电动机旋转轴;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其具有筒状的车轮轮毂、将所述车轮轮毂的外周包围的圆筒形状的外圈侧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轮轮毂的外周面与外圈侧构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而将车轮轮毂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车轮轮毂轴承;减速部单元,其是具有向一侧延伸的输出轴及向另一侧延伸的输入轴且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而向输出轴传递的减速机构,所述输出轴穿过固定在所述筒状的车轮轮毂的中心,所述输入轴穿过固定在所述筒状的电动机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一端。根据所述本专利技术,由于具备减速部单元,因此可以将减速部单元作为装配体,通过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因此,可以在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来组装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的同时,通过另一组装生产线来组装减速部单元,接下来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将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和减速部单元连结,从而能够缩短组装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轮毂电机驱动装置既可以是空冷式,也可以是水冷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车轮轮毂及车轮轮毂轴承是作为装配体的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的部件,因此无需像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那样通过扩径凿密来制作车轮轮毂轴承的内圈。因此,能够将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和减速部单元通过不同的组装生产线同时并行地组装。在本专利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中,电动机部包含的转子的组装可以在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中一个个地依次组装,但优选将转子的组装通过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电动机部包括电动机部壳体,其形成电动机部的外廓;定子,其固定在电动机部壳体的内周;转子单元,其具有固定在电动机旋转轴及电动机旋转轴的外周的转子,配置在电动机部壳体的内部空间而与定子面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包含转子单元,因此可以将转子单元作为装配体,通过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因此,可以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将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和减速部单元连结,而通过另一组装生产线来组装转子单元,接下来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组装生产线将减速部单元和转子单元连结,从而能够缩短组装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制造方法,也可以先将减速部单元和转子单元连结,接下来将车轮轮毂轴 承部单元和减速部单元连结。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单元为各种实施方式,作为一实施方式,转子单元还具有电动机旋转轴支承构件,该电动机旋转轴支承构件安装在电动机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一端部,且连结固定在电动机部壳体或收容减速部单元的减速部壳体上,而将电动机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转子单元由于还具有安装在电动机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一端部上的电动机旋转轴支承构件,因此与 定子相比,能够先将转子单元安装固定在电动机部壳体的内部而将转子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能够不使转子倾斜地组装电动机部。由此,能够实现转子的安装作业的省力化。电动机旋转轴支承构件既可以是托架构件,也可以是架设在壳体内空区域而沿着轴线直角方向延伸的构件。优选的是,电动机旋转轴支承构件具有隔壁,其对减速部壳体的内部空间与电动机部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电动机部轴承,其形成在隔壁的中心,且设置在供电动机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一端部贯通的中心孔处,而将电动机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更优选的是,隔壁具有管状部,其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中心孔;隔壁主体,其形成在管状部的轴线方向一端而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其中,电动机部轴承分别配设在管状部的两端部。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电动机旋转轴在隔壁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宪铃木稔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