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686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包括有箱体,箱体顶端安装有回转支撑,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轮位于电机的正下方;电机的转轴与安装在箱体内的直齿圆柱齿轮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与驱动轮的安装半轴相啮合;电机的转轴和驱动轮的安装半轴在同一中心平面上,呈现为平行布置;回转支撑上开有螺纹孔;直齿圆柱齿轮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维修,经济成本低,由于电机装在回转支承下面,整个机构重心偏低,有利于转向灵活平稳;电机与驱动轮半轴平行布置可增加其传动效率;平行布置也可优化车体内部的空间布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三支点叉车后轮驱动单元的布置,尤其涉及依靠后轮转向和后轮驱动的装置。技术背景后轮驱动电瓶叉车是后轮既做驱动轮又做转向轮的一种蓄电池叉车。该种形式的叉车负载在前,故后轮负荷小,所以驱动系统所需电机功率小、结构简单,可获得较小的转弯半径,成本较低。目前,市场上的后轮驱动三支点电瓶叉车驱动单位都是非平行布置式,一般电机转轴与驱动轮转抽垂直布置,采用斜齿圆锥齿轮啮合,再通过二级减速齿轮驱动行走,回转支承上部需要较大空间布置电机,传动不平稳且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满足较小空间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较小的空间里实现整车的合理布置和满足更加平稳的转向和行驶的后驱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的箱体顶端安装有回转支撑,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轮位于电机的正下方;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与安装在箱体内的直齿圆柱齿轮相哨合,直齿圆柱齿轮与驱动轮的安装半轴相哨合;所述电机的转轴和驱动轮的安装半轴在同一中心平面上,呈现为平行布置。所述的回转支撑上开有螺纹孔;所述的直齿圆柱齿轮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内。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维修,经济成本低,由于电机装在回转支承下面,整个机构重心偏低,有利于转向灵活平稳;电机与驱动轮半轴平行布置可增加其传动效率;平行布置也可优化车体内部的空间布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所示的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包括有箱体7,箱体7顶端安装有回转支撑1,箱体7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2与驱动轮3,驱动轮3位于电机2的正下方;电机2的转轴6与安装在箱体内的直齿圆柱齿轮5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5与驱动轮3的安装半轴4相啮合;电机2的转轴6和驱动轮3的安装半轴4在同一中心平面上,呈现为平行布置;回转支撑I上开有螺纹孔;直齿圆柱齿轮5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内。权利要求1.一种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顶端安装有回转支撑,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轮位于电机的正下方;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与安装在箱体内的直齿圆柱齿轮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与驱动轮的安装半轴相啮合;所述电机的转轴和驱动轮的安装半轴在同一中心平面上,呈现为平行布置。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支撑上开有螺纹孔;所述的直齿圆柱齿轮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支点叉车后驱动装置,包括有箱体,箱体顶端安装有回转支撑,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轮位于电机的正下方;电机的转轴与安装在箱体内的直齿圆柱齿轮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与驱动轮的安装半轴相啮合;电机的转轴和驱动轮的安装半轴在同一中心平面上,呈现为平行布置;回转支撑上开有螺纹孔;直齿圆柱齿轮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内。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维修,经济成本低,由于电机装在回转支承下面,整个机构重心偏低,有利于转向灵活平稳;电机与驱动轮半轴平行布置可增加其传动效率;平行布置也可优化车体内部的空间布置。文档编号B60K7/00GK202368345SQ20112052204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伍锦龙 申请人: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