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飞轮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9019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铝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壳体,在的飞轮壳壳体上设有容纳空压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室,在飞轮壳壳体上布置有呈网状框架结构的加强筋,在飞轮壳壳体上易积水区域设有排水结构,在飞轮壳壳体较大平面上布置有蜂窝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飞轮壳具有飞轮壳和小齿轮室的功能,可实现空压机后置,节省整车布置空间,同时具有防积水、强度高、易铸造,外形美观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铝发动机飞轮壳,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小齿轮室的高强度飞 轮壳。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齿轮室前置的大多数发动机,空压机都布置在前端,空压机 驱动齿轮布置在前端齿轮室内,由于轮系零件较多,会出现布置不下的情况。另外,飞轮壳 需要连接机体和变速箱,其体积一般较大,且需要支承发动机,强度、硬度要求较高,因此多 数飞轮壳采用铸铁,导致整机的重量增大,且发动机在整车上可能会裸露在外,遇到雨水天 气,飞轮壳局部会出现积水,造成零件锈蚀、传感器部件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有空压机驱动齿轮小 齿轮室的飞轮壳,且重量轻、强度高、能有效防止积水。本技术的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壳体,在飞轮壳前端面处设有用于容纳 空压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室,小齿轮室与飞轮壳铸为一体,且小齿轮室与飞轮壳共用一侧壁。其中,飞轮壳为圆柱状壳体,采用铝合金铸造,壳体上布置有呈网状框架结构的加 强筋。优选地,网状框架结构的加强筋具体可包括轴向加强筋,位于壳体周边、变速箱 连接螺孔的相应位置处;辐射状加强筋,位于飞轮壳螺栓过钉孔与所述轴向加强筋之间,以 及曲轴后油封座安装螺孔与飞轮壳螺栓过钉孔之间;环状加强筋,与位于飞轮壳螺栓过钉 孔和轴向加强筋之间的辐射状加强筋交叉设置;主干加强筋,依次连接各个飞轮壳螺栓过 钉孔;各加强筋相互连接,形成网状框架结构。优选地,飞轮壳前端面顶部开有排水槽,前端面上的横向主干加强筋上开有纵向 排水槽,前端面上的纵向主干加强筋上开有横向排水槽;排水槽深至辐射状加强筋的高度, 可保持主干加强筋的连续,且可将顶部积水沿排水槽引出。优选地,飞轮壳内侧壁大平面位置处布置有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可以呈正六 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飞轮壳内设小齿轮室,小齿轮室与飞轮壳铸造一体成型,且小齿轮室与飞轮壳 共用一侧壁,可实现空压机后置,节省整车布置空间,配套适应性好;2、飞轮壳上的网状加强筋的设计使得飞轮壳重量轻、强度高,可在满足强度的基 础上降低整机重量;3、大平面的蜂窝状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强度,还便于铸造;4、自排水结构的设计可将积水有效排出;5、结构简单,低工艺要求,易于产业化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飞轮壳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飞轮壳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飞轮壳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飞轮壳立体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前端面;2-后端面;3-小齿轮室;4-小齿轮室侧面;5-排水槽;6_侧壁;7_变 速箱连接螺孔;8-飞轮壳螺栓过钉孔;9-曲轴后油封座安装螺孔;10-轴向加强筋;11-飞 轮壳螺栓过钉孔与轴向加强筋之间的辐射状加强筋;12-曲轴后油封座安装螺孔与飞轮壳 螺栓过钉孔之间的辐射状加强筋;13-环状加强筋;14-主干加强筋;15-蜂窝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发动机飞轮壳如图2所示,其侧壁6的左边为飞轮壳与机体贴合端 面,称为前端面1 (图1为前端面示意图),侧壁6的右边为飞轮壳与变速箱接合端面,称为 后端面2(图3为后端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飞轮壳前端面布置有容纳空压机驱动齿轮 的小齿轮室3,小齿轮室3与飞轮壳铸为一体,小齿轮室侧面4为与空压机支架连接端面,从 而实现空压机后端布置。如图2所示,飞轮壳在侧壁6的两面都布置有主干加强筋14和辐射状加强筋11, 如图5所示,依次连接各飞轮壳螺栓过钉孔8形成带状主干加强筋14,该加强筋同时起密封 带的作用;通过各变速箱连接螺孔7的搭子直抵侧壁6为轴向加强筋10,轴向加强筋一圈 轴向布置,筋的数量视变速箱连接螺孔7的数量而定;连接飞轮壳螺栓过钉孔8和周边的轴 向加强筋10构成辐射状加强筋11,其筋高略低于主干加强筋14 ;连接曲轴后油封座安装螺 孔9与周边的飞轮壳螺栓过钉孔8形成辐射状加强筋12,其筋高低于辐射状加强筋11 ;连 接相邻辐射状加强筋11构成环状加强筋13,其筋高与辐射状加强筋12高度一致,各种加强 筋条相互连接,形成立体框架结构,可有效提高飞轮壳的强度。如图1所示,飞轮壳前端面1顶部开有排水槽5,前端面1上的横向主干加强筋上 开设纵向排水槽,纵向主干加强筋上开有横向排水槽,槽深至辐射状加强筋的高度,可保持 主干加强筋的连续,并可以将顶部的积水沿着排水槽引出。如图3所示,由于布置空间的约束,在局部无法布置筋条,且该区域平面大、壁薄, 铸造过程中易产生冷膈、浇不透等制造问题,如果增加壁厚则重量增加,因此,该区域设计 了蜂窝状结构15,蜂窝为正六边形,宽度和深度较小,对重量影响不大,该结构不仅能提高 强度,而且能提高可铸造性。本技术的飞轮壳提供了一种带有空压机驱动齿轮小齿轮室的飞轮壳,该小齿 轮室与飞轮壳铸造一体成型,且小齿轮室与飞轮壳共用一侧壁,可实现空压机后置,节省整车布置空间;飞轮壳上的网状加强筋的设计可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整机重量;蜂窝状 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强度,还便于铸造;自排水结构的设计可将积水有效排出。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壳体,其特征在于,在飞轮壳前端面处设有用于容纳空压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室,小齿轮室与所述飞轮壳铸为一体,且小齿轮室与飞轮壳共用一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为圆柱状壳体,采用 铝合金铸造,壳体上布置有呈网状框架结构的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框架结构的加强筋具 体包括轴向加强筋,位于壳体周边、变速箱连接螺孔的相应位置处;辐射状加强筋,位于飞轮壳螺栓过钉孔与所述轴向加强筋之间,以及曲轴后油封座安 装螺孔与飞轮壳螺栓过钉孔之间;环状加强筋,与位于飞轮壳螺栓过钉孔和所述轴向加强筋之间的所述辐射状加强筋交 叉设置;主干加强筋,依次连接各个飞轮壳螺栓过钉孔; 所述各加强筋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网状框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前端面顶部开有排 水槽,前端面上的横向主干加强筋上开有纵向排水槽,前端面上的纵向主干加强筋上开有 横向排水槽;排水槽深至所述辐射状加强筋的高度,可保持所述主干加强筋的连续,且可将 顶部积水沿所述排水槽弓I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内侧 壁大平面位置处布置有蜂窝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结构呈正六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铝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壳体,在的飞轮壳壳体上设有容纳空压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室,在飞轮壳壳体上布置有呈网状框架结构的加强筋,在飞轮壳壳体上易积水区域设有排水结构,在飞轮壳壳体较大平面上布置有蜂窝状结构。本技术的发动机飞轮壳具有飞轮壳和小齿轮室的功能,可实现空压机后置,节省整车布置空间,同时具有防积水、强度高、易铸造,外形美观的优点。文档编号F16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飞轮壳,包括飞轮壳壳体,其特征在于,在飞轮壳前端面处设有用于容纳空压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室,小齿轮室与所述飞轮壳铸为一体,且小齿轮室与飞轮壳共用一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