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催化器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催化器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84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催化器及装置,用于降低低温工况下NOx氮氧化物排放。本申请方法包括:发动机、氧化型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所述颗粒捕捉器和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通过连接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开合状态改变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方式分别为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所述第一方案为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首先通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其次通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最后通入所述颗粒捕捉器;所述第二方案为所述发动机所排出的气体首先通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其次通入所述颗粒捕捉器,最后通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催化器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国家法规明确规定了车用和非道路柴油机的nox(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柴油机燃烧产生的nox远超过法规限值,需要在排气管后安装scr催化器。往催化器中喷射尿素,nox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尿素反应生成n2,这样排到大气的nox可以满足法规要求。尿素要到180℃以上才能热解,nox的转化效率与scr催化器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在冷启动或者整车低速低负荷运行时,scr温度很低,nox排放很高。如何快速降低这些阶段的nox,是柴油机开发的一大难点。

2、目前降低低温工况下nox排放的常用做法:1、降低尿素起喷的温度更早喷射尿素。排温太低无法完全热解尿素,会带来尿素结晶的故障2、通过控制节气门、喷油正时等恶化发动机燃烧,可以降低发动机nox原排,并提高排温实现提高nox转化效率。但该方案会导致油耗升高。3、提高scr催化剂的低温转化效率。此方案技术难度大,效果不明显,且会影响scr催化器的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催化器及装置。

2、下面对本申请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应用于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包括:

4、发动机、氧化型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催化还原技术单元;

5、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所述颗粒捕捉器和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通过连接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开合状态改变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

6、所述连接方式分别为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

7、所述第一方案为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首先通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其次通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最后通入所述颗粒捕捉器;

8、所述第二方案为所述发动机所排出的气体首先通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其次通入所述颗粒捕捉器,最后通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

9、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包括:

10、发动机控制器接收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工作温度;

11、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对比所述工作温度和温度限值;

12、当所述工作温度低于所述工作限值时,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控制阀门开合将所述催化器的状态变更为第一方案;

13、当所述工作温度高于所述工作限值时,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控制阀门开合将所述催化器的状态变更为第二方案。

14、可选的,所述催化器包括:

15、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颗粒捕捉器与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的一段为第一管段,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颗粒捕捉器的一段为第二管段,所述颗粒捕捉器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连接。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处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段设置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段设置第四阀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另一端设置第五阀门,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处设置第六阀门。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方案包括:

18、所述第二阀门封堵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三阀门封堵所述第二管段使得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只能流向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所述第六阀门封堵所述排气管,使得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排除的气体通往氧化型催化器。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方案包括:

20、所述第一阀门封堵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阀门封堵所述第三管道,使得所述发动机排除的气体通入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封堵所述第四管道,使得所述氧化型催化器派出的气流进入所述颗粒捕捉器并被所述颗粒捕捉器排除后进入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并从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接入所述排气口排出。

21、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以及所述第六阀门每90°设置一个固定状态。

22、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以及所述第六阀门不进行封堵工作时紧贴管壁。

23、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控制阀门开合将所述催化器的状态变更为第一方案之后,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24、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持续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工作温度并持续与所述温度限值进行对比,当所述工作温度高于所述温度限值之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将所述催化器的状态变更为第二方案。

2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6、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总线;

27、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所述总线相连;

28、所述存储器保存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可选的所述方法。

29、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保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可选的所述方法。

3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31、利用管路和阀门的布置,实现doc(氧化型催化器)至dpf(颗粒捕捉器)至scr(催化还原技术)单元和scr单元至doc至dpf两种催化器的布置状态。

32、基于scr单元温度控制阀门的自动切换,低温时实现scr单元至doc至dpf催化器状态,可快速提高scr单元工作环境温度,更早喷射尿素、更高的scr单元温度使得快速降低nox。高温时,把切换为doc至dpf至scr单元催化器状态,避免scr单元中毒,也不影响nox的排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应用于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处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段设置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段设置第四阀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另一端设置第五阀门,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处设置第六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案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以及所述第六阀门每90°设置一个固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以及所述第六阀门不进行封堵工作时紧贴管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控制阀门开合将所述催化器的状态变更为第一方案之后,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9.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保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控制方法应用于自适应工作场景的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处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段设置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段设置第四阀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另一端设置第五阀门,所述催化还原技术单元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处设置第六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案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霖吴其伟王晓辉赵令猛李明星黎幸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