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000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关键零件的失效机理,以损伤值衡量零件已使用寿命,对比试验场景和用户使用场景的零件损伤值,得到台架考核的加速因子,结合试验时长,确定台架考核等效用户使用场景下的里程。通过可靠性增长模型预测关键零件的可靠度,评价试验方案,开展试验并评价零件寿命是否满足用户使用B10寿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特别是涉及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是指在发动机台架利用测功机控制发动机按设定工况累计运行一定时间,可靠性试验前、后确认发动机性能,试验后对发动机进行拆解分析,根据零件失效情况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目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通常参考gb/t 19055《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或者企业标准工况要求,进行固定时间的可靠性试验,然而车辆使用工况复杂多变,国标或者企标可靠性试验规范所推荐工况不能覆盖发动机实际使用工况,且试验时长与用户使用里程无法对应,因此虽严格按照试验规范进行可靠性考核,发动机投放市场后仍然会出现很多可靠性故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关联用户使用工况及里程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在发动机开发阶段将可靠性缺陷暴露并解决,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2、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最为用户接受的是发动机b10寿命,b10表征发动机出现严重故障(如断曲轴/更换缸盖)而失效的运行里程,这个里程为从运行开始到10%产品出现严重故障为止,即考虑发动机离开底盘维修或更换整机。在重型发动机,不同的企业已经提出180万公里、甚至200万公里的b10要求。如何在开发阶段量化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b10寿命评价,也是行业里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运行场景等效零部件损伤验证b10寿命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适用于所有发动机,实现在发动机台架进行可靠性试验评估不同用途的发动机是否满足用户使用b10目标寿命要求。

2、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4、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一、确定主要考核零件;

6、步骤二、确定关键零部件的失效机理;

7、步骤三、采集典型用户路谱;

8、步骤四、设计试验工况和时长;

9、步骤五、计算试验关联用户等效里程,根据步骤三得到典型用户路谱结合关键零部件的损伤模型计算路谱单位里程损伤dref;再根据步骤四得到的最终试验工况结合零部件的损伤模型计算试验工况单位小时损伤dtest,通过试验工况单位小时损伤dtest和路谱单位里程损伤dref的比值获取试验工况加速因子af,

10、结合典型用户路谱和试验工况预计开展时间,计算其试验工况等效里程mequ=af·t,t为试验时长;

11、步骤六、预测零件可靠度;

12、步骤七、判断可靠度是否满足要求;

13、步骤八、实施可靠性试验;

14、步骤九、发动机拆检评价;

15、步骤十、判断考核零件是否满足b10验证目标,根据步骤八记录的故障情况和步骤九拆检评价情况,判断考核件是否满足b10寿命要求;若不满足,优化整改后重复步骤八~十。

16、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关键零部件包括活塞、轴瓦、气门、气缸盖中的一个或多个。

17、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基于典型用户路谱的表现在现有的可靠性工况上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或者循环工况的变化,组合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根据台架试验需求选择试验时长。

18、进一步地,步骤四中,通过聚类分析将典型失效片段对应的工况进行分类,然后从每一类工况中选择一条工况作为代表,选出的各类工况的代表工况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

19、进一步地,在步骤五中,路谱单位里程损伤dref,dref=drel/mload,试验工况单位小时损伤dtest,dtest=drel/t,其中,mload表示计算路谱中车辆行驶总里程,drel为测试或路谱的总伪损伤值。

20、进一步地,步骤六中,根据历史机型市场质量数据分析,并结合零件寿命里程两参数威布尔分布获取零件可靠度r(t)。

21、进一步地,步骤七中,若主要考核零件可靠度r(t)≥0.90则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可靠度要求则需调整试验工况或试验时长,重复步骤五、六;

22、进一步地,发动机完成台架测试后,确认数据有效性,安排下台架进行拆检;根据步骤一确定的主要考核零件,做好拆检数据测量及记录;完成发动机拆检后整理试验数据及拆检数据并组织拆检评审,对各关键零件进行评分和剩余寿命rl评价。

23、进一步地,剩余寿命rl=al-mequ,al为零件总寿命,al=lf·mequ,lf为寿命系数。

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基于关键零件的失效机理,以损伤值衡量零件已使用寿命,对比试验场景和用户使用场景的零件损伤值,得到台架考核的加速因子,结合试验时长,确定台架考核等效用户使用场景下的里程。通过可靠性增长模型预测关键零件的可靠度,评价试验方案,开展试验并评价零件寿命是否满足用户使用b10寿命要求。利用用户运行车辆t-box大数据,获取关键零件主要失效载荷,并通过损伤模型进行量化,实现评价关键零件寿命。使用量化失效载荷指标将用户使用场景与试验工况场景的零件寿命关联,达到评价试验方案是否等效用户使用b10寿命目标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关键零部件包括活塞、轴瓦、气门、气缸盖中的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基于典型用户路谱的表现在现有的可靠性工况上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或者循环工况的变化,组合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根据台架试验需求选择试验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过聚类分析将典型失效片段对应的工况进行分类,然后从每一类工况中选择一条工况作为代表,选出的各类工况的代表工况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路谱单位里程损伤Dref,Dref=Drel/Mload,试验工况单位小时损伤Dtest,Dtest=Drel/T,其中,Mload表示计算路谱中车辆行驶总里程,Drel为测试或路谱的总伪损伤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根据历史机型市场质量数据分析,并结合零件寿命里程两参数威布尔分布获取零件可靠度R(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若主要考核零件可靠度R(t)≥0.90则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可靠度要求则需调整试验工况或试验时长,重复步骤五、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完成台架测试后,确认数据有效性,安排下台架进行拆检;根据步骤一确定的主要考核零件,做好拆检数据测量及记录;完成发动机拆检后整理试验数据及拆检数据并组织拆检评审,对各关键零件进行评分和剩余寿命RL评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剩余寿命RL=AL-Mequ,AL为零件总寿命,AL=LF·Mequ,LF为寿命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关键零部件包括活塞、轴瓦、气门、气缸盖中的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基于典型用户路谱的表现在现有的可靠性工况上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或者循环工况的变化,组合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根据台架试验需求选择试验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过聚类分析将典型失效片段对应的工况进行分类,然后从每一类工况中选择一条工况作为代表,选出的各类工况的代表工况形成加速试验工况基本原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联用户使用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路谱单位里程损伤dref,dref=drel/mload,试验工况单位小时损伤dtest,dtest=drel/t,其中,mload表示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林刘俊曾庆龙秦川黎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