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578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飞轮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承板、螺栓,在壳体两侧开有螺孔,在支承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穿过支承板上的螺栓孔并拧入壳体上的螺孔中,将支承板联接在壳体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飞轮壳,尤其是一种通用性强、成本低的飞轮壳。
技术介绍
目前,用户对发动机的适用性要求较高,为了适应不同的配套安装要求,飞轮壳要做变型设计,导致飞轮壳专用件及专用模具、专用工装的产生,专用飞轮壳批量小、品种多,增加了生产、采购、财务、配件、仓储成本。发动机配套安装时,飞轮壳壳体部分是根据变速箱按标准系列划分的,一般为2到3种,具有通用性,但壳体的支承部分因不同的配套安装要求,具有多样性。如何提高飞轮壳的通用性,降低成本,已成为发动机配套安装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成本低的飞轮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壳,包括壳体、支承板、螺栓,在壳体两侧开有螺孔,在支承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穿过支承板上的螺栓孔并拧入壳体上的螺孔中,将支承板联接在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支承板与壳体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支承板上的螺纹孔数量和位置根据发动机的配套安装要求确定,优选地,所述的螺纹孔至少设有3个。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支承板可以是任何适宜的形状,如长方形、圆形、多边形等。所述的支承板至少设有2个。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减少模具及工装;2、提高产品产量,降低成本;3、使用、配件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飞轮壳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飞轮壳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飞轮壳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飞轮壳的后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壳体;2-支承板;3-螺栓;4-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飞轮壳包括壳体1、支承板2、螺栓3,在壳体两侧开有螺孔,在支承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栓3穿过支承板2上的螺栓孔并拧入壳体1上的螺孔中,将支承板2联接在壳体1上。在支承板2与壳体1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孔4。支承板上的螺纹孔4数量和位置根据发动机的配套安装要求确定,优选地,所述的螺纹孔至少设有3个。在发动机配套安装时,软垫或支座可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承板2的螺纹孔4上,起到支承发动机的作用。支承板2可以是任何适宜的形状,如长方形、圆形、多边形等。本技术涉及车用发动机的飞轮壳,在配套开发时,只需按发动机安装要求设计不同的支承板即可,不必制造新的模具并生产专用部件。配件准备时仅需准备本技术飞轮壳壳体和不同支承板。具有通用性强、降低成本的特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飞轮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承板、螺栓,在壳体两侧开有螺孔,在支承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穿过支承板上的螺栓孔并拧入壳体上的螺孔中,将支承板联接在壳体上。2.按照权利要求1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承板与壳体相对的一侧设有螺纹孔。3.按照权利要求2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至少设有3个。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是长方形、圆形、多边形。5.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至少设置2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壳,包括壳体、支承板、螺栓,在壳体两侧开有螺孔,在支承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穿过支承板上的螺栓孔并拧入壳体上的螺孔中,将支承板联接在壳体上。支承板上的螺纹孔数量和位置根据发动机的配套安装要求确定。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更换支承板来适应配套安装要求的飞轮壳。该飞轮壳壳体可通用、减少了模具及工装,提高了批量,减少了配件种类,节约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费用,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F16M1/026GK2890574SQ20052014715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范守东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守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