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7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其包括后侧围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要点在于,所述侧围板具有至少由被设计成为轻金属压铸件的以下构件:支架、减震支柱支座和用于翻滚保护装置的托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带有后侧围板的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US6, 193,273B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车身结构,其中,在那里所示的车身结构主要是由单独的支杆组成,这些支杆在节点区域中通过相应的节点元件相互连接。 DE 10 2006 014 979A1公开了另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具有铸造的纵梁元件,该纵梁元件至少部分被设计成敞开型材,而且该纵梁元件在端部处分别具有用于固定在纵梁上的第一连接部分和用于固定在车身结构的底梁上的第二连接部分。为了能够总体上简单地构造车身结构,第二连接部分被实施为敞开型材的延伸部并且与封闭元件一起构成横向支承部分,该横向支承部分被定向为横向于纵梁元件的纵向延伸方向。此外,上述底梁和远离底梁延伸的横梁都固定在横向支承部分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这种类型的车身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或者至少是不同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一方面构造简单,而另一方面具有高的刚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问题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得到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总构思,即由多个分别被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车身结构,其包括后侧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2)至少具有被设计成为轻金属压铸件的以下构件:支架(3)、减震支柱支座(4)和用于翻滚保护装置的托架(5)。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2-12 102008062003.3汽车车身结构,其包括后侧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2)至少具有被设计成为轻金属压铸件的以下构件支架(3)、减震支柱支座(4)和用于翻滚保护装置的托架(5)。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2)的构件(3, 4, 5)中 的至少一个由铝或镁压铸件形成。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所述减震支柱 支座(4)和所述托架(5)通过焊接和/或冲压铆接相互固定连接。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诺伊曼H哈尔韦格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