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07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为了加强邻近车辆的前侧车门延伸的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在该车身结构中设置一个由多个槽形加强件形成的一个中空梁结构。所述的中空梁结构大致在一个水平面中从B柱延伸到该车身结构的一个后部区域中。这些槽形加强件旨在稳定地吸收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经由车门进入侧面部件中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一种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DE 10 2004 018 745 B4披露了用于客运机动车辆的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 具有一个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既安排在带有内部中空梁的一个侧车门上也安排在一个邻 接的车锁侧的车身柱上。该支撑装置具有在B柱上的一个支撑部件以及在车门上的另一个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间隔开的多个支撑表面,这些支撑表面在作用于车身结构上 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彼此发生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在正面碰撞的情 况下确保前车门在一个邻接的后部车身结构上的最佳支撑。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包含其它 的有利特征。 通过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在该侧车门后面 的车身结构实现了车身的显著加固。这一点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在车身结构的位于内 侧部件和外侧部件之间的一个槽中设置一个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中空梁结构,该中空 梁结构由彼此相连接的多个槽形加强件形成。这些槽形加强件被保持为用一个前端支撑 在该外侧部件的一个折边上,并且这些槽形加强件的至少一个后端被连接到一个内侧部件 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地提供了将由这些槽形加强件形成的中空梁结构安排在该车身 结构的一个区域中,该区域紧挨着位于一个车窗下边缘下方或者沿行进方向看的该车辆的 一个后侧车窗的车辆腰线下方。这些槽形加强件包括一个内部的第一槽形加强件以及一个 外部的第二槽形加强件,它们彼此相连接从而围成一个空腔,形成一个结构单元,该结构单 元形成该中空梁结构。 通过在车辆的车身结构的两侧部件之内形成中空梁结构的槽形加强件的所述设 计和安排,根据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实现了,优选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力被侧车门传递到后部车 辆结构之中并且可以被后部车辆结构有效吸收,因此,例如,车门保持在关闭位置中并且可 以容易地打开。 为了通过在集成于后部车身结构中的槽形加强件对力进行有效的吸收,所述槽形 加强件优选由多个异型的板件构成,使该内部的槽形加强件通过一个上部的巻边被连接到 该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的多个折边上,所述上部的巻边形成后侧车窗的车窗下边缘。 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内部的槽形加强件在前端具有一个边,该边带有连接到B 柱的外轮廓上的一个拐角部,并且该边面支撑在外侧部件的折边上。通过槽形加强件的前 端这样面支撑在正对着车门后连接板折起的折边上,获得了该车门的直接支撑以及碰撞力3的直接引入。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碰撞力的这种直接引入还通过以下方式得以促进,外部的 槽形加强件通过前边被保持在内部的槽形加强件的边上,并且这两个边一起支撑在该外侧 壁的折边上。因为该槽形加强件具有一种结构形状,该形状以一种楔形的形式从B柱和外 侧部件上的前部连接处逐渐变细直至到内侧部件的后部连接处,还获得了一个相对大的前 支撑表面。 优选由彼此相连接的两个异型板件构成的该槽形加强件的结构单元能够以一种 简单的预先组装的结构形式在该车辆中进行安装或进行改装。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且下面对其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车身结构的B柱后面的设计中的一个部分示出的槽形加强件的示意 图, 图2示出了如在图1的箭头方向Z上所见的槽形加强件与到车身结构的B柱上的 连接的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线III-III穿过车身结构的一个水平截面,该截面带有 侧部件和槽形加强件并且还带有一个B柱以及邻近的侧前车门,并且 图4示出了在图1中沿线IV-IV穿过车身结构的一个垂直截面,带有多个侧部件 和槽形加强件。具体实施例方式—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1主要包括一个侧车门2,该侧车门通过多个铰接 件被紧固到一个A柱上,并且该侧车门通过一个车门锁可锁定在一个异型的B柱3上。一 个内侧部件4以及一个外侧部件5被连接到B柱3上。外侧部件5到B柱3上的连接是通 过一个前部的折边6进行的,该前部的折边在车门2关闭时与车门的一个后连接板7以小 间距对置。在车身结构1的内侧部件4与外侧部件5之间的一个槽8中设置一个由两个槽 形加强件9、10构成的中空梁结构11。 一个槽形加强件10通过一个前端12被保持为支撑 在外侧部件5的折边6上,使至少一个槽形加强件9、 10的一个后端14连接到内侧部件4 上。 这些槽形加强件9、10由一个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和一个外部的槽形加强件9构 成,这两个槽形加强件围成了中空梁结构11的一个空腔。所述中空梁结构11被安排在车 身结构1的一个区域中,该区域紧挨着位于沿行进方向F看的车辆的一个后侧车窗的车窗 下边缘15的下方,大致在一个水平面x-x中延伸。 这些槽形加强件9、 10作为一个连接的结构单元具有一种结构形状K,该结构形状 以一种楔形的形式从B柱3和外侧部件5上的前部连接处逐渐变细直至到达内侧部件4的 后部连接处,如在图3的平面图中通过点划线更详细地示出。 这两个槽形加强件9、10优选地由多个成形的异型板件构成,外部的槽形加强件 9被安置到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上并且通过边缘边16、17被连接到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4上。 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具有连接到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5、4的折边19、20上的一 个上部的巻边21,并且所述边19、20以及上部的巻边21形成了该车辆的侧车窗的车窗下边 缘15。 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在前端12具有一个边25,该边带有连接到B柱3的外轮廓 24上的一个拐角部23,使得边25面支撑在外侧部件5的折边6上。 外部的槽形加强件9以一种圆弧的方式在外侧搭接在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上,并 且通过这些边缘边16、 17被紧固到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上。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的前边 25在内侧面支撑在外侧部件5的折边6上。具体地说,外部的槽形加强件9通过前边22被 保持在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的边25上,并且这两个边22和25均在内侧被一起支撑在侧 壁5的折边6上,或者说这个外部的边6支撑在槽形加强件9、 10的两个边22和25上。 槽形加强件9、 10直接邻接外侧部件9的折边6和B柱3。内部的槽形加强件10 的边25通过其边25的一个区域B被支撑在B柱3的一个向内模制的部分26之中。这些 槽形加强件9、 10的前端12到位于车门后连接板7对面的该外侧部件上的这种直接连接导 致了力的直接引入以及对由碰撞产生的力的支撑。权利要求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具有通过多个铰接件紧固到一个车身柱上的一个侧车门,该侧车门通过一个车门锁能够被连接到车身的一个异型的B柱上,所述车身包括一个外侧部件和一个内侧部件,其中该外侧部件与向着B柱方向折起的一个边一起与关闭的车门的一个后连接板以小间距对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中空梁结构(11)位于该车身结构(1)的在内侧部件与外侧部件(4,5)之间的一个槽(8)中,该中空梁结构(11)是由彼此相连接的这些槽形加强件(9、10)形成,并且这些槽形加强件(9、10)被保持为用一个前端(12)支撑在该外侧部件(5)的边折边(6)上,并且这些槽形加强件(9、10)的至少一个后端(14)被连接到该内侧部件(4)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具有通过多个铰接件紧固到一个车身柱上的一个侧车门,该侧车门通过一个车门锁能够被连接到车身的一个异型的B柱上,所述车身包括一个外侧部件和一个内侧部件,其中该外侧部件与向着B柱方向折起的一个边一起与关闭的车门的一个后连接板以小间距对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中空梁结构(11)位于该车身结构(1)的在内侧部件与外侧部件(4,5)之间的一个槽(8)中,该中空梁结构(11)是由彼此相连接的这些槽形加强件(9、10)形成,并且这些槽形加强件(9、10)被保持为用一个前端(12)支撑在该外侧部件(5)的边折边(6)上,并且这些槽形加强件(9、10)的至少一个后端(14)被连接到该内侧部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鲍曼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