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136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后部连结部件(31),将下部臂(30)的后部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副车架(20)及前纵梁(11);其中,所述后部连结部件(31)包括:支撑部(32),连结支撑所述下部臂(30);第5连结部(34),连结所述副车架(20)和所述支撑部(32);第4连结部(33),连结所述前纵梁(11)和所述支撑部(32);其中,该下部车身结构还包括:脱离机构,在发生前碰撞时通过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使所述第4连结部(33)脱离所述前纵梁(11)。由此,能够提高下部臂的支撑部的安装刚性且能确保充分吸收前碰撞时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是例如在汽车的车身前部将构成悬架装置的臂部件连结于副车架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已有在车身前部设定有在发生前碰撞时吸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来吸收冲击的溃缩空间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详细而言,这种下部车身结构通过将设置在车身前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纵梁形成为容易因冲击负荷而折曲变形的结构,从而能够随着前纵梁折曲变形来吸收前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通过该种前纵梁折曲变形来吸收冲击负荷的空间(区间)称作溃缩空间。这样,通过确保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能够阻止冲击负荷传递到车辆后方。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其溃缩空间内,设置有发动机等动力传动系、由悬架横梁等构成的副车架等。另外,悬架横梁将设置在动力传动系的正下方或后方的悬架部件予以支撑。 此外,动力传动系或悬架装置以将溃缩空间在车宽方向上予以连结的状态被支撑固定。如上所述,由于设置在溃缩空间内的动力传动系等将该溃缩空间在车宽方向上予以连结,因此,前纵梁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被抑制,前纵梁对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不能够充分地折曲变形。因此,可能无法确保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对此,有人提出了一种技术在发生前碰撞时使动力传动系或悬架装置从车身主体中脱离后退,从而确保溃缩空间。具体而言,在副车架与车身主体相连结的连结部处设置脆弱部,在发生了前碰撞时,利用脆弱部使副车架脱离车身主体,从而确保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48960号)。另一方面,以往已有作为车身前部的下部车身结构的一种结构例如将下部臂等构成悬架装置的臂部件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副车架。在这样的结构中,针对行驶时的来自车轮的输入负荷,为了获得通过提高臂部件后部中的支撑部的安装刚性而实现的行驶时的负载噪声的降低效果,有时会将臂部件后部连结支撑于副车架和前纵梁这两者,以谋求支撑部的安装刚性的提高。但是,像上述那样地将臂部件后部连结支撑于副车架和前纵梁这两者,可能在发生前碰撞时会妨碍臂部件和副车架一并顺利地脱离后退,无法确保能够充分吸收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臂部件中的支撑部的安装刚性且能确保充分吸收前碰撞时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包括左右一对的前纵梁,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设置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支撑悬架部件;臂部件,构成所述悬架部件;前部连结部件,将所述臂部件的前部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所述副车架;后部连结部件,将所述臂部件的后部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前纵梁;其中,所述后部连结部件包括支撑部,连结支撑所述臂部件;第1连结部,连结所述副车架中的被连结部和所述支撑部;第2连结部,连结所述前纵梁中的被连结部和所述支撑部;其中,该下部车身结构还包括脱离机构,通过前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使所述第2连结部脱离所述前纵梁。所述臂部件是构成悬架装置的多个臂类中位于最下部且连结车轮侧与所述副车架的臂部件,例如可以设定为支柱式悬架装置中的下部臂等。前碰撞可以是前面碰撞或斜前碰撞等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所述臂部件中的支撑部的安装刚性,并且能确保能够充分吸收前碰撞时的冲击负荷的溃缩空间。也就是说,通过将构成悬架装置的所述臂部件借助所述后部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副车架和所述前纵梁两者,能够提高所述臂部件后部中的支持部的安装刚性。因此,能够降低行驶时的负载噪声,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另外,在发生前碰撞时,通过使所述臂部件及所述悬架装置脱离所述前纵梁,能够确保车身前部的溃缩空间。因此,能够充分地吸收由前碰撞产生的冲击负荷。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紧固部件,将所述第2连结部紧固于所述前纵梁中的所述被连结部上;其中,所述脱离机构具有脱离促进部,该脱离促进部通过前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使所述紧固部件从所述前纵梁中的所述被连结部向下方脱离。此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脱离机构的脱离促进部具有长孔形状的开口部,该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前纵梁中的所述被连结部,辅助所述紧固部件从所述前纵梁中的所述被连结部向下方脱离。由此,在发生前碰撞时,欲使所述副车架离开所述前纵梁的大致朝下的负荷作用于长孔形状的开口部,能够使第2连结部容易地脱离所述前纵梁。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副车架包括悬架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持所述臂部件;前后构件,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被安装在所述该悬架横梁的前部。由此,能够利用所述前后构件的折曲变形吸收前碰撞时的冲击负荷的一部分,缓和向所述悬架横梁传递的冲击负荷。此外,基于由所述前后构件的折曲变形而被缓和的冲击负荷,能够使所述悬架横梁脱离车身主体。因此,能够确保溃缩空间,从而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支撑所述臂部件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以由橡胶衬套等具有弹力的材料形成。由此,例如在将所述副车架刚性地固定于所述前纵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支撑,降低经由所述臂部件传递的负载噪声。因此,关于所述副车架在所述前纵梁上的固定,可以无需设置橡胶衬套等弹性部件,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 由此,能够减少成本和重量。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脱离机构为第1脱离机构,该下部车身结构还包括第3连结部,将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连结支撑于车身主体;第2脱离机构,通过前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使所述第3连结部脱离所述车身主体。由此,通过使所述副车架的后端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结,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副车架的支撑刚性,并且能够在发生前碰撞时,使所述副车架容易地脱离所述车体主体。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使所述第2脱离机构具有变形促进部,该变形促进部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中的所述被连结部与所述第3连结部之间。此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变形促进部具有形成在所述副车架的所述悬架横梁上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槽状的肋。此外,所述变形促进部也可以由设置在所述副框架的一面上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凸条(槽状)的肋或板厚差异的组合等构成。由此,能够在发生前碰撞时促进所述副车架的折曲变形,且能利用折曲变形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转换成大致朝下的负荷,从而能够使所述第3连结部脱离所述车身主体。此外,随着第3连结部脱离,使欲使所述副车架离开所述前纵梁的大致朝下的负荷作用于所述第2连结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2连结部脱离所述前纵梁。因此,随着所述副车架进行折曲变形,能够将冲击负荷转换成使所述副车架脱离的负荷,从而能够使所述副车架容易地脱离。另外,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部分记载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要素名称与在后述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中记载的要素名称有不一致的情形。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要素的名称与后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的要素的名称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臂部件”与后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记载的下部臂30相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 载的前部连结部30b相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 分中记载的第4被连结部17相对应;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的前纵梁,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设置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支撑悬架部件;臂部件,构成所述悬架部件;前部连结部件,将所述臂部件的前部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所述副车架;后部连结部件,将所述臂部件的后部能够摆动地连结支撑于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前纵梁;其中,所述后部连结部件包括:支撑部,连结支撑所述臂部件;第1连结部,连结所述副车架中的被连结部和所述支撑部;第2连结部,连结所述前纵梁中的被连结部和所述支撑部;其中,该下部车身结构还包括:脱离机构,通过前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使所述第2连结部脱离所述前纵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健山内一树竹下弘明福岛正信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