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062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其能够在抑制成本提高的同时使前柱部宽度缩窄,并且能够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强度。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10)中,框架部件(22)的内板(28)具有与侧外板(24)的外侧凸缘(38)相结合的内侧凸缘(58)。该内侧凸缘(58)具有:从内侧壁部(52)中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前侧凸缘(58A)、从内侧壁部(52)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后侧凸缘(58B)。在内侧壁部(52)中的前侧凸缘(58A)与后侧凸缘(58B)的车辆宽度方向之间以向车辆上侧开口的方式形成的缺口(60),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位于由车顶板(62)的前部(62A)与顶梁板(64)形成的封闭截面(98)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ー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前柱的上部通过上部接合板而被接合于顶梁部件的侧端部和车顶侧部部件的车辆前侧的端部上。在该车辆的前部结构中,在构成前柱的立柱内板的前缘上形成的凸缘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形成,且其上部延伸至与构成车顶侧部部件的侧内板的车辆前侧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30780号公报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2006/038430号手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该专利文献I所述的结构,由于在立柱内板的前缘处形成的凸缘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前柱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突出,从而能够使前柱宽度缩窄。此外,由于凸缘的上部延伸至与构成车顶侧部部件的侧内板的车辆前侧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前柱的刚性和強度。但是,由于前柱的上部通过上部接合板而被接合于顶梁部件的侧端部和车顶侧部部件的车辆前侧的端部上,因此使得成本提高了与使用上部接合板相对应的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干,提供ー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能够在抑制成本提高的同时使前柱部宽度缩窄,并且能够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強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具备框架部件,其具有侧外板和内板,所述侧外板一体地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外侧凸缘、以及被形成在所述外侧凸缘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所述内板一体地具有与所述外侧凸缘相结合的内侧凸缘、以及在所述外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外侧壁部对置设置的内侧壁部,并且,所述框架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构成车身中的前柱部以及车顶纵梁部;顶梁板,其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结合在所述框架部件上,且所述顶梁板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切断的截面形状被设定为帽形状,并且,所述顶梁板被结合在构成车身中的车顶部的车顶板上,从而与所述车顶板构成了封闭截面,所述内侧凸缘具有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所述前侧凸缘被形成在所述内侧壁部中的、构成所述前柱部以及所述车顶纵梁部的前部的部分处,并从所述内侧壁部中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所述后侧凸缘被形成在所述内侧壁部中的、构成所述车顶纵梁部的与所述前部相比为车辆后侧部的部分处,并从所述内侧壁部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イ申,在所述内侧壁部中的所述前侧凸缘与所述后侧凸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之间以向车辆上侧开ロ的方式而形成的缺ロ,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封闭截面内。根据该车身结构,在内侧壁部中的、构成前柱部和车顶纵梁部的前部的部分处形成的前侧凸缘,从内侧壁部中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因此,由于能够抑制前柱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突出,因此能够使前柱部宽度缩窄。此外,如上所述,通过使前侧凸缘形成于内侧壁部中的、构成前柱部和车顶纵梁部的前部的部分处,从而使内侧壁部中的前侧凸缘与后侧凸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之间所形成的缺ロ位干与前柱部相比更靠车辆后侧的位置处。因此,由于能够在偏离前柱部的位置处形成缺ロ,因此能够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強度。此外,虽然缺ロ被形成于车顶纵梁部上,然而该缺ロ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位于由车顶板与顶梁板形成的封闭截面内。因此,通过使缺ロ位于刚性较高的区域、即封闭截面内,从而在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強度的同吋,还能够抑制车顶纵梁部的刚性和強度下降的情況。 此外,框架部件构成前柱部和车顶纵梁部,顶梁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框架部件相结合。因此,由于前柱部、车顶纵梁部、顶梁板的接合中未使用其他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成本提高。此处,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中,优选为,缺ロ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位于所述封闭截面内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或与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相比更靠车辆后侧。在通过这种方式构成时,由于缺ロ位于使如下弯矩减小的区域内、即当发生车辆的前面碰撞时作用于使前柱部和车顶纵梁部弯曲的方向上的弯矩减小的区域内,因此能够进ー步确保前柱的刚性和強度。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缺ロ接近于,被形成在顶梁板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的端部处的ー对凸缘中车辆后侧的凸缘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外侧凸缘以及所述后侧凸缘的结合部。此处,一对凸缘中车辆后侧的凸缘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外侧凸缘以及后侧凸缘的结合部为,框架部件与顶梁板的结合部,且为刚性较高的部位。因此,这样一来,由于当缺ロ与刚性较高的部位接近时,能够有效地弥补因缺ロ造成的刚性的下降,因此能够进ー步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強度。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详细的记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抑制成本提高的同时使前柱部宽度缩窄,并且能够确保前柱部的刚性和強度。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车辆中的前柱部、车顶纵梁部、以及车顶部的立体图。图2为将图I所示的车辆中的前柱部和其周边部沿2-2线切断了的放大剖视图。图3为沿图I的3-3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沿图I的4-4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为表示框架部件的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与如下的弯矩之间的关系的图,即在其各位置处当发生车辆的前面碰撞时作用于使前柱部和车顶纵梁部弯曲的方向上的弯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示出的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RH分别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车辆前后方向前侧、车辆宽度方向右側。如图I所示,在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10的车辆12中,作为车身的一部分,具有前柱部14、车顶纵梁部16、和车顶部18。前柱部14沿着挡风玻璃20的纵缘部20A而设置,并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后侧而趋向于车辆上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同时參照图4)。 车顶纵梁部16被设置于前柱部14的车辆后侧且车顶部1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側,并且大致水平地形成。该前柱部14和车顶纵梁部16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22而被一体地形成。框架部件22被构成为具有多个板,S卩,具有侧外板24、立柱加强件26、内板28。如图2所示,侧外板24 —体地具有上侧壁部30、外侧壁部32、以及下侧凸缘34。上侧壁部30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外侧壁部32从上侧壁部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下侧延伸。下侧凸缘34从外侧壁部32的车辆下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车辆下侧延伸。如图I、图3所示,在上侧壁部30和外侧壁部32上的、构成车顶纵梁部16的部分上,形成有分别向车辆上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36。此外,如图I所示,上侧壁部30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作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外侧凸缘38而被形成。外侧凸缘38具有在鼓出部36的车辆前侧形成的前部38A、和在与鼓出部36以及前部38A相比更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形成的后部38B。后部38B中的车辆前侧的局部38B1位于与鼓出部36相比更靠车辆前侧的位置上,并与前部38A中的车辆后侧的局部38A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叠。立柱加强件26被配置于侧外板24的内侧,并具有上侧加强部40、外侧加强部42、以及下侧凸缘44。上侧加强部40沿着上侧壁部30而形成,外侧加强部42沿着外侧壁部32而形成。下侧凸缘44沿着下侧凸缘34而形成,并与该下侧凸缘34的车辆下侧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身结构,具备 框架部件,其具有侧外板和内板,所述侧外板一体地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外侧凸缘、以及被形成在所述外侧凸缘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所述内板一体地具有与所述外侧凸缘相结合的内侧凸缘、以及在所述外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外侧壁部对置设置的内侧壁部,并且,所述框架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构成车身中的前柱部以及车顶纵梁部; 顶梁板,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结合在所述框架部件上,且所述顶梁板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切断的截面形状被设定为帽形状,并且,所述顶梁 板被结合在构成车身中的车顶部的车顶板上,从而与所述车顶板构成了封闭截面, 所述内侧凸缘具有前侧凸缘和后侧凸缘,所述前侧凸缘被形成在所述内侧壁部中的、构成所述前柱部以及所述车顶纵梁部的前部的部分处,并从所述内侧壁部中的车辆上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川博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