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车身结构,已知一种如下的车身结构,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侧梁、以及与侧梁并列设置的副侧梁(例如,专利文献I)。在该车身结构中,副侧梁具有前部区域、中央部区域、以及后部区域。此外,副侧梁的后部区域的压曲强度被设定为,高于前部区域的压曲强度,并且副侧梁的中央部区域的压曲强度被设定为,高于后部区域的压曲强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371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这里,在上述的车身结构中,需要使碰撞性能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需要在载荷作用时,使侧梁的变形和副侧梁的变形同步进行。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载荷吸收的效率。此夕卜,载荷能够向侧梁和副侧梁分散。如此,需要通过将车身结构构成为适当的结构,从而使碰撞性能进一步提闻。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施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碰撞性能的车身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对侧梁,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副侧梁,其各自被并列设置在一对侧梁的下方;动力单元,其被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