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力控制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开关用功率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MOS栅极元件或MIS(Metal Insulator Semiconductor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栅极元件。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源等电源电路的小型化中,提高开关频率是有效的。即,减小电源电路内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等无源元件是有效的。可是,如果提高开关频率,则MOSFET和IGBT等开关元件的开关损失增加。开关损失的增加导致电源效率下降。因此,在电源电路的小型化中,需要降低开关元件的高速化造成的开关损失。目前,在用作开关元件的MOSFET和IGBT等MOS栅极元件中,正在缩短栅极长度。由此,减小栅极电极和漏极电极的对置面积。这样,通过降低栅极-漏极间电容,来实现MOS栅极元件的高速化。但是,如果为了高速化而减小栅极-漏极间电容,则在布线中包含的寄生电感器和开关元件电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选择性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选择性形成在所述多个第2 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多个第1主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的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第4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背面侧上;连接到所述第4半导体层 的第2主电极;具有沟槽型结构的控制电极,分别相邻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4-7 103151/20031.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选择性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选择性形成在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多个第1主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的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第4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背面侧上;连接到所述第4半导体层的第2主电极;具有沟槽型结构的控制电极,分别相邻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方格状;以及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在沿所述控制电极的第1方向设置的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上分别交叉,与沿第2方向分别设置的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相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界面上,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至少一个连接,具有比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低的杂质浓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来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面和两个侧面来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面和至少一个侧面来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和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来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沿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来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第1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第2方向的宽度相同。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第1方向的宽度,比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第2方向的宽度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第1方向的间隔,与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第2方向的间隔相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第1方向的间隔,与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第2方向的间隔有所不同。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所述栅绝缘膜的膜厚,与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所述栅绝缘膜的膜厚相同。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所述栅绝缘膜的膜厚,比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所述栅绝缘膜的膜厚薄。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至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长度,与至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长度相同。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至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多个第2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长度,比至所述多个第1控制电极部的底部的长度长。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被设置为矩阵状。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半导体层由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层构成。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半导体层由第2导电型的半导体层构成。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4半导体层和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之间,还设置第1导电型的第6半导体层。19.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选择性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选择性形成在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多个第1主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背面侧上的第4半导体层;连接到所述第4半导体层的第2主电极;具有沟槽型结构的多个控制电极,分别相邻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带状;以及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与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相接,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界面上分别分割来配置,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至少一个,有比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低的杂质浓度。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底部和两个侧面来设置。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的至少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底面所对应的部位上,选择性形成开口部。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内分别形成第1导电型的第7半导体层。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7半导体层分别有比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高的杂质浓度。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底面和至少一个侧面来设置。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多个控制电极设置成带状。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多个控制电极设置成带状。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半导体层由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层构成。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半导体层由第2导电型的半导体层构成。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4半导体层和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之间,还设置第1导电型的第6半导体层。30.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选择性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分别选择性形成在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多个第1主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背面侧上的第4半导体层;连接到所述第4半导体层的第2主电极;具有沟槽型结构的多个控制电极,分别相邻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1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分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带状;以及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与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至少底面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的界面上,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至少一个上,有比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低的杂质浓度。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分别沿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底面来设置。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通过至少一个第2导电型的第8半导体层,连接到所述多个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的至少一个上。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涉,大村一郎,相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