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酶工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德阿昆哈假单孢菌的上佳的培养基配方在气汁式发酵罐培养,获得具有高产量、高活力L-天门冬氨酸-β-脱羧酶,从而制备L-丙氨酸。目前,我国生产L-丙氨酸的水平较低、产量较少,产品主要靠进口,原因在于目前国际上生产L-丙氨酸的两种主要技术,即固定化酶法和游离酶法在国内尚未成熟,固定化酶法生产L-丙氨酸尚在小试开发阶段,而游离酶法在我国少数厂家正在运用,但是突出的问题是酶活较低,酶失活较快,所以造成反应速度慢,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日本在1982年固定化酶法生产L-丙氨酸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底物抑制决定了转化液含L-丙氨酸低(80g/l),而提取的成本是与浓度成正比的,所以生产的成本很高,销价为130000日元/公斤,从而抑制了其市场及工业化规模。八十年末以来,日本寺沢真人、原良昭一等人在游离酶法生产L-丙氨酸技术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突破,从而使丙氨酸的含量提高到88~90g/l。但是如用于工业生产,仍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虽然它的初始酶活较高(即8~24h能转化L-天门冬氨酸30w/v%),但是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丙氨酸的制备方法,它对含有L-天门冬氨酸-β-脱羧酶的德阿昆假单孢菌(Pseudomonas dacunhae)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使得P. dacunhae的L-天门冬氨酸-β-脱羧酶的形成及其酶活大大提高,其特征在于筛选条件采用蛋白胨、玉米将、酵母膏作为有机氮源。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