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369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这样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盒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将大部分的碰撞能量吸收掉,降低冲击动能,降低驾驶员生存空间被侵入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乘员安全。中部防撞梁与侧部防撞梁协同作用,防护作用更好,可以对各种碰撞工况进行有效防护,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安全并降低财产损失。

Sectional type automobil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and automobile using the anticollision be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gmented automotive front bumper beam and the use of the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beam, segmented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includes central and side anticollision beam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beam anti-collision beam, side anticollision beam includes energy absorbing element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frame, the middle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crash for the energy absorb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suc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frame, such as frontal collision, the energy absorbing box can be through its collapse will absorb most of the collision energy, reduce the impact energ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urvival space invaded, occupant safety the car within the maximum prote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iddle anti-collision beam and the side anti-collision beam has better protection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all kinds of collision conditions to maximize the safe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loss of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
技术介绍
客车正面碰撞是目前发生频率较高的客车事故,特别是当客车与乘用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乘用车高度较低,此时乘用车会“下钻”到客车底部,因此需要在客车前段下部位置设置相应的防撞吸能装置,吸收碰撞中的能量,降低客车乘员位置处的结构变形,保证客车车内乘员生存空间不被侵入。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除了正面碰撞以外,偏置碰撞、小角度碰撞以及行人碰撞等也成为考核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授权公告号为CN201761455U,授权公告日为2011.03.1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客车前防撞梁,该前防撞梁是一种分段式结构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总成、安装在中部防撞梁总成两侧的侧辅助防撞梁,其中中部防撞梁总成的上端与车身前围铰接,侧辅助防撞梁通过车身连接梁与车身前围骨架固定连接,侧辅助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板、安装在前防撞板后侧的两根溃败管柱(即吸能件),吸能件的后端与车身连接梁通过螺栓连接。这种分段式结构的前防撞梁可以对偏置碰撞和小角度碰撞形成较好的防护作用,同时对正面碰撞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而且可以针对碰撞损坏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但是,由于中部防撞梁总成铰接在车身前围上,固定方式非常不稳定,连接刚度较差,在比较颠簸的路面上行驶时,整个中部防撞梁总成有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抖动和摆动,另外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这种连接结构无法承受比较大的正面碰撞力,防护作用差,乘用车很有可能是撞坏中部防撞梁总成后直接钻到客车底部,从而威胁到客车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作用比较好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的汽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位于中部防撞梁的朝向车身骨架的后侧,中部防撞梁上还设置有朝向前侧的用于防护行人碰撞的泡沫块。所述吸能盒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中部防撞梁的左右两侧且分别正对车身骨架的纵梁设置,所述泡沫块也有两个,两个泡沫块与两个吸能盒在前后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侧部防撞梁还包括L形防撞梁,中部防撞梁位于两个L形防撞梁的竖边之间,所述吸能件设置于L形防撞梁的竖边与车身骨架之间,L形防撞梁的横边呈弧形并与车身骨架相接,L形防撞梁与车身骨架之间构成大灯安装空间,L形防撞梁上固定有大灯防护板。L形防撞梁的竖边的朝向中部防撞梁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中部防撞梁的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固定板固定相连。本技术中汽车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骨架和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位于中部防撞梁的朝向车身骨架的后侧,中部防撞梁上还设置有朝向前侧的用于防护行人碰撞的泡沫块。所述吸能盒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中部防撞梁的左右两侧且分别正对车身骨架的纵梁设置,所述泡沫块也有两个,两个泡沫块与两个吸能盒在前后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侧部防撞梁还包括L形防撞梁,中部防撞梁位于两个L形防撞梁的竖边之间,所述吸能件设置于L形防撞梁的竖边与车身骨架之间,L形防撞梁的横边呈弧形并与车身骨架相接,L形防撞梁与车身骨架之间构成大灯安装空间,L形防撞梁上固定有大灯防护板。L形防撞梁的竖边的朝向中部防撞梁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中部防撞梁的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固定板固定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这样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盒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将大部分的碰撞能量吸收掉,降低冲击动能,降低驾驶员生存空间被侵入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乘员安全。中部防撞梁与侧部防撞梁协同作用,防护作用更好,可以对各种碰撞工况进行有效防护,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安全并降低财产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汽车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中:1.中部防撞梁;2.车身骨架;3.L形防撞梁;4.压溃式纵梁;5.第一封板;6.第二封板;7.泡沫缓冲块;8.吸能盒;9.第一固定板;10.大灯防护板;11.凹槽;12.连接纵梁;13.纵梁;14.第二固定板;31.横边;32.竖边。具体实施方式汽车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身骨架2和与车身骨架2相连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1以及对称位于中部防撞梁1左右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中部防撞梁1安装在车身骨架2的前端与保险杠(图中未示出)之间,宽度约占整车宽度的60%,可以对大重叠率正面碰撞形成比较好的防护。中部防撞梁1采用高强度冷轧钢板冲压而成,具有强度高、重量小、占用空间小的特点。中部防撞梁1的截面呈“目”字型,位于中部防撞梁1内部的两道平行的横板相当于加强筋,增强了中部防撞梁1的强度,另外,在中部防撞梁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凹槽11,使得中部防撞梁1具有一定的缓冲吸能功能。中部防撞梁1的朝向车身骨架2的后侧固定有两个吸能盒8,吸能盒8采用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型,两个吸能盒8分别位于中部防撞梁1的左右两侧。吸能盒8为内外双八边形薄壁结构,通过中间连接薄壁连接在一起,吸能盒8的前端与中部防撞梁1满焊、后端焊有第二封板6。吸能盒8的靠近中部防撞梁1的前部开设有圆形切口(图中未示出),该圆形切口可以诱导吸能盒8在碰撞中发生规则的“褶皱”变形,避免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弯曲变形,从而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降低驾驶员生存空间被侵入的可能性。车身骨架2上焊接有与第二封板6大小相同的第一固定板9,第二封板6和第一固定板9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固定板9的位置正对车身骨架2的纵梁13,也就是说两个吸能盒8的位置是正对两个纵梁13的,这样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8可以将来自前方任何一个点的撞击力尽可能平均分配到纵梁13上,通过吸能盒8自身的溃缩变形吸收掉一部分撞击力,降低冲击动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乘员安全。中部防撞梁1的前侧设置有两个泡沫缓冲块7,两个泡沫缓冲块7的位置与两个吸能盒8的位置前后对应,泡沫缓冲块7上开有3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与中部防撞梁1连接在一起。由于中部防撞梁1略微呈弧形,因此泡沫缓冲块7呈锥形,以右侧为例,它的左端薄、右端厚,刚好适应中部防撞梁1的形状,这样泡沫缓冲块7的前侧面是一个平面。泡沫缓冲块7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对此处的偏置碰撞形成一定的加强保护作用,另外当客车与行人在此处发生碰撞时,可以产生弹性变形,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泡沫缓冲块7不但可以对行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在面对低速轻微碰撞时,还可以对中部防撞梁1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如果碰撞力不大的话,泡沫缓冲块7就可以将能量吸收掉,从而避免中部防撞梁1和吸能盒8发生变形,从而也就免于更换,降低维修成本。侧部防撞梁包括L形防撞梁3,两个L形防撞梁3对称设置在中部防撞梁1的左右两侧,即中部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其特征在于: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其特征在于: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位于中部防撞梁的朝向车身骨架的后侧,中部防撞梁上还设置有朝向前侧的用于防护行人碰撞的泡沫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中部防撞梁的左右两侧且分别正对车身骨架的纵梁设置,所述泡沫块也有两个,两个泡沫块与两个吸能盒在前后方向上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防撞梁还包括L形防撞梁,中部防撞梁位于两个L形防撞梁的竖边之间,所述吸能件设置于L形防撞梁的竖边与车身骨架之间,L形防撞梁的横边呈弧形并与车身骨架相接,L形防撞梁与车身骨架之间构成大灯安装空间,L形防撞梁上固定有大灯防护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L形防撞梁的竖边的朝向中部防撞梁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中部防撞梁的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固定板固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国朋崔崇桢司俊德孙明英武帅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